共同富裕“不落一人”“一老一小”实事办好 济南用民生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共同富裕“不落一人”“一老一小”实事办好 济南用民生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今年以来,济南市通过举办“选择济南·共赢未来”驻济高校系列双选会,搭建起供需平台。

“换床单看似简单,其实有许多窍门,要帮助老人侧卧在床边,背向护理人……”在济南市钢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实操教室内,一场形式新颖、内容实用的社区“微技能”养老护理培训正在进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是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从带动劳动者增收,兜牢民生底线,到“家门口”享受一流优质医疗服务和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济南办的桩桩件件民生事,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

学了技能鼓了腰包

“听说社区里有技能培训,我第一个报了名。几天下来,我出去打工心里更有底了!”钢城区新兴社区居民齐丽丽参加了养老护理培训之后,有了一技傍身,让她心里感觉很踏实。

过上美好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期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让腰包“鼓起来”,离不开技能培训这条路。

“看,这是我用萝卜雕刻的‘龙头’,大家瞧瞧怎么样?”“还是尝尝我这道‘爆三样’,是不是正宗鲁菜味儿?”在济阳街道银山社区,居民们展示着自己亲手做的菜品。在鲁菜培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很快掌握了步骤和要领。

挖掘岗位释放市场活力、培训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是稳就业的一剂“良药”。作为济南市“社区微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居民可以通过培训夜课、周末课堂、社区培训点等多种灵活方式参加“微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新职业领域实现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同时,我市鼓励在社区提供养老、托育、物业、健康等服务的机构吸纳社区未就业人员;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今年以来举办“选择济南·共赢未来”驻济高校系列双选会25场,6218家(次)企业参加,提供岗位24.1万个。

老有所乐“夕阳红”

上午9点,65岁的唐淑娟和往常一样,来到历下区千佛山街道佛山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卡”。该中心推出的长者食堂、中医理疗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把她从家里的沙发上“拉”了出来。更让唐淑娟满意的是,从家到这里只需步行5分钟。

日间照料中心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个新名词,对高龄、空巢、独居且生活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来说,则是“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居家养老服务新场所。唐淑娟和老街坊们聚在一起听听戏、拉拉家常、打打牌,气氛十分融洽。

让更多老年人就地就近得到便捷温馨的生活服务,安享幸福晚年,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济南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济南聚焦保民生、兜底线、救急难、促稳定,11项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高5%以上;入户评估3255名留守、困境未成年人生活状况,救助临时遇困人员2796人次;新建成区县养老服务中心4处,新建家庭养老床位2524张,完成适老化改造934户,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出台社会组织助力强省会建设措施20条,推动慈善组织增至115家,发起“幸福家园”慈善项目943个。

“国字号”专家来到“家门口”

“太好了!像我们家这样有脑神经方面疾病的患者,再也不用往北京跑了!”近日,在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1号楼4诊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济南医院院长焦力群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王红霞的丈夫不到40岁,脑血管出现严重问题,多次到北京找专家诊治。如今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接连在济落地,再也不用奔波“抢号”就能看上“国字号”专家门诊,这让王红霞感觉压力小了不少。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眼下越来越多的济南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优质医疗服务。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是我省获批的首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同样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就诊,截至目前已惠及患者近10万人次。

作为全省拥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最多的城市,济南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目前第四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建成后将有效降低疑难危重疾病患者跨省就医率,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优质教育资源“朋友圈”扩容

下课铃声响起,西营街道中心小学新校区的学生们从宽敞的教学楼内鱼贯而出,整个校园迅速热闹起来。这所学校设计新颖、设备齐全、环境优美,在南部山区乃至全市乡镇小学中都堪称一流,除了教学楼、艺体楼以外,学校还配建了宿舍楼和食堂,新增的1080个学位让周边多个村庄适龄儿童入学更加便利。

济南始终把孩子的教育作为“头等事”。为了兑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庄严承诺,济南一手抓学校配建,一手抓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创新实施集团化办学、城乡一体化发展、减负提质、产教结合等系列内涵发展举措,力促教育“高位优质均衡”。

仅2023年,济南就投资40亿元,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完工中小学16所,新增学位4万余个。今年济南将继续开工新建改扩建60所中小学、幼儿园,规划投资约2.88亿元,不断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与服务水平,打造更多“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民生福祉,久久为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检验着民生改善的“含金量”。济南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托起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作答“人民至上”的时代考卷。

(济南日报 记者:王晓菲 兰萃 邱天 史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