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收入不升反降,科兴制药海外商业化“雷声大雨点小”

外销收入不升反降,科兴制药海外商业化“雷声大雨点小”

近期,科兴制药发布了公司2023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9亿元,同比下滑4.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亿元。

这已经是科兴制药连续第二年陷入亏损,2022年科兴制药虽然实现了13.16亿元的营业收入,但是却亏损了9029.52万元。

此次年报披露的信息也显示,科兴制药吆喝多年的海外商业化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下滑,“雷声大雨点小”的海外商业化何时贡献收入还是个未知数。

多个引进产品尚未实现上市销售

年报显示,公司内销收入为10.70亿元,外销收入1.38亿元,2022年科兴制药的外销收入为1.61亿元,同比下降了14.28%。

2022年,科兴制药外销收入为1.61亿元,占整个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23%,2023年科兴制药的外销收入为1.38亿元,占整个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至10.96%。

海外销售收入以及占比不升反降也给科兴制药吆喝多年的海外商业化泼了一盆冷水。

2021年4月27日,科兴制药表示公司引进白蛋白紫杉醇,并取得白蛋白紫杉醇的技术及除美国市场外的商业化权益,然而三年时间已过,该药品生产线才刚刚获得欧盟GMP认证,有效期3年。

不过,白蛋白紫杉醇距离在欧盟国家上市仍然需要欧盟上市许可申请(MAA)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吆喝了三年多,科兴制药虽然引进了多个产品,但是其海外商业化之路何时能贡献业绩还遥遥无期,公司在2023年年报也透露,多个产品还尚未实现海外销售。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就引进的十二个产品已同40余个国家与客户签约并陆续提交了引进产品的注册申请,英夫利西单抗、贝伐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等多款产品相继完成埃及、巴西、印尼、欧盟等国的现场审计,有望在2024年实现上述产品的海外销售。”科兴制药在2023年年报里表示,在2022年年报里科兴制药也几乎有着同样的表述,“预计部分产品2023年可陆续实现上市销售。”

研发投入越多,亏损越多

对于公司亏损原因,科兴制药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而科兴制药如今也陷入一个研发投入越多,亏损越多的怪圈。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突破创纪录的3.45亿元,为上市以来新高,同比增长78.3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攀升至了27.4%。

但是即便是将近营业收入的三成投入到研发之中也未能逆转科兴制药的亏损局面,2023年科兴制药亏损1.9亿元,也创下上市以来的亏损记录。

即便是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相比,科兴制药的研发投入也遥遥领先,然而科兴制药却是其中亏损最多的。

科兴制药2023年年报显示,特宝生物、四环生物、三元基因、万泽股份、凯因科技五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3.33%、14.42%、20.65%、16.68%、12.22%,而科兴制药2023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已达27.4%,较上述五家公司中最高的三元基因还要高出近7个百分点。

而上述五家上市公司中除了四环生物亏损外,其余四家均为盈利状态。

“如未来公司继续维持相当规模的研发投入,或者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下游需求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存在继续亏损的风险。”科兴制药表示。

(凤凰网山东 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