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人物,为什么是这位老师?

年度人物,为什么是这位老师?

10万余字工作日记、4000余条工作日志、1000余份生涯档案、19项省级以上获奖、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开创专属育人模式、4次收到教育部、团中央表扬信、1次全国经验分享……他就是“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文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石勇

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

筑牢“初心”,脚踏实地扎根教

“老师,您怎么比我们来的还早呢?”“老师,教学楼马上熄灯了,今天又加班啊!”这是学生们经常对他产生的好奇。

年度人物,为什么是这位老师?

工作至今18年的时光里,他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秉持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各项工作。凌晨六点的太阳、晚上十一点的路灯,都是他亲密的“老友”,早到晚归俨然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

日常学生工作

日常学生工作

向学生解读政策

向学生解读政策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迅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勇哥”;在负责学生助学贷款等一系列高强度工作时,即使面对发作的痛风,他仍忍受着疼痛拄拐上班,只为能够亲自把关,将工作尽善尽美地完成。

从思想教育到实践活动,从组织活动到学生生活,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亲力亲为,“5+2”、“白加黑”是他的工作常态,他也因此成了学院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学生”,成为了学生们敬重的、信任的石老师。

辅导员工作日志

辅导员工作日志

走访学生家庭

走访学生家庭

他行路万里,走访学生家庭200余户,撰写工作日志8万余字、学生工作案例100余个。从“勇哥”到“石老师”,从一个懵懂“冒失”的青年,成长为肩负责任、牢记使命的人民教师,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17年如一日的初心,更是一名大学辅导员始终肩负的光荣责任。

恪守“匠心”,真抓实干施肥助长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他对学生们的深切寄语。他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只要深挖细琢,因材施教,终能绽放出别样的色彩。

年度人物,为什么是这位老师?

“绿色通道”资助现场

“绿色通道”资助现场

他曾针对1000余名毕业生进行调研,记录并分析他们从入学到毕业再到就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独创“启蒙+成长+发展”一贯式教育模式,为他带过的80后、90后和00后共1300余名学生建立个人专属生涯规划档案,助力学生不断成长进步;他和团队一同打造“资助+项目+导师+科研+竞赛+实践”发展型育人模式,连续7年在山东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班分享典型经验。

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

近年来,他培养的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等省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带领的学生支部、班级荣获“山东省先进班集体”等集体奖项100余次;他高度重视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培训会和“青马工程”培训班40余次,所在学院连续6年荣获学校共青团工作考核红旗团委、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40余个团支部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他深挖青年学生潜能,指导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和文学类学术竞赛中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100余项。

厚植“爱心”,赤诚不渝培育桃李

“谢谢大恩人呀!您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这是一位学生家长对他的衷心感谢。

他深信,辅导员要带着“爱心”走近学生,用温暖关怀学生,才能真正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七个一”诚信教育工程工作方案

“七个一”诚信教育工程工作方案

他对学业、生活、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特殊学生倍加呵护,始终守护在他们的身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为他们带来希望和勇气。他作为聊城大学“馨家园”工作室主持人,全面打造孤儿大学生资助模式,“一对一”对接每位孤儿学生,为他们设置了独特的“个人档案”,事无巨细地关心他们的成长。他筹集30余万元,通过“微心愿”“就业创业训练营”等项目,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资助,他的资助事迹被教育厅网站进行了专题报道。

因个人事迹突出,他被评为“新时代山东向上向善好青年”,曾获“山东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笃行“精心”:砥志研思铸就专业

“看,咱们山东省学生资助界的‘小专家’又来精准施策了!”这是省内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同仁对他能力的高度认可。他坚持走精准化、特色化、专业化之路,用实干打造典型。

《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标准》

《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标准》

他参与制定的《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标准》被教育部主管部门向全国高校推广,多次作为专家组成员,对兄弟院校及地市教育局进行学生资助工作督查指导;他的科研成果被评为全省学生资助工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与其他辅导员合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维透视》被列入教育部高校德育成果文库出版计划。

年度人物,为什么是这位老师?

国学经典“邮递员”课堂

国学经典“邮递员”课堂

所获表扬信、感谢信

所获表扬信、感谢信

他带领国学经典“邮递员”志愿服务团队一路向前,成就了“实践+文化”育人的聊大品牌,撰写的《国学经典“邮递员”——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育人的探索》被评为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他带领并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项目,四次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个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五次荣获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我甘愿做颗雨花石,为学生铺就五彩路,为他们打牢成长的根基!”采访时他这样说到。

十七年来,他将学生工作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学生扣好大学时期的“人生扣子”,不断雕琢无愧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工作业绩,与学生们一起追求梦想,书写人生共同的精彩华章。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制定实施《聊城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聊城大学辅导员队伍考核办法》等,坚持高标准配备,高质量培育,强化辅导员队伍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畅通辅导员发展渠道。学校注重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论坛、辅导员沙龙等辅导员职业发展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和育人水平。

来源: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