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烟台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夜幕中,灯火通明的“钢铁森林”,一望无际而又璀璨夺目……近日,万华烟台工业园的夜景视频在网络媒体被广泛传播。

工业之美,震撼人心。产业之势,令人振奋。

在烟台经济版图中,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产业是重点培育的千亿级产业,也是重点打造的16条产业链之一。沿着渤海南岸一路向西,烟台化工产业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依次布局,共同形成了黄渤海南岸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烟台市现有化工生产企业370家,其中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25家。“龙头带动、园区承载、链式聚集”的发展模式,让烟台石化与新材料产业有了向更高目标冲击的信心和底气,那就是对标美国休斯敦、德国路德维希港、日本东京湾等世界级化工基地,打造全球一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黄渤海南岸产业基地加快崛起

产业链强不强,龙头企业是关键。在烟台,石化与新材料产业中,万华化学、裕龙石化是当仁不让的两大龙头企业。

万华化学是世界聚氨酯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MDI供应商,山东省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入选全国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裕龙石化由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南山集团、省属企业山东能源集团任两大主要股东,致力于打造山东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板。

龙头企业引领下,烟台石化产业捷报频传——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去年,万华化学22个项目延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14个;泰和新材4万吨纤维绿色化处理技术产业化项目、嘉信二期项目在蓬莱正式投产;万润工业园二期C01及配套项目、道恩12万吨/年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项目等17个项目试生产;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2#常减压等核心生产装置实现中交;万华(蓬莱)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项目;万华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基础施工基本完成。

龙头企业就像火车头,带动着产业链企业高速行驶。烟台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辐射影响力,梯度培育出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家省级独角兽企业、1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3家瞪羚企业、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今年,我市将持续强化产业链“延补强”。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狠抓大项目投产,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万华高端精细化学品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完成万华乙烯二期中交;全面启动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二期、国药医药产业园、中节能万润产业园一期、中欧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建设;着力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要件审批,加快崛起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石化产业基地。

三大千亿级园区动力澎湃

园区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我市布局建设裕龙石化产业园、蓬莱化工产业园、烟台化工产业园三大千亿级园区,让石化与新材料产业链涌动着澎湃动力。

裕龙石化产业园,规划面积51.48平方公里,由七个离岸式人工岛及岛外毗邻区组成,园区领建龙头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项目一期核准投资1168亿元,全面投产后,将形成2000万吨/年炼油、300万吨/年乙烯、300万吨/年混二甲苯产能,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以上。同时,项目二期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及配套工程也在规划中。

蓬莱化工产业园,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园区领建龙头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总投资1260亿元,重点发展丙烷脱氢、聚醚、聚丙烯等高端产品,目前一期建设进度过半、二期工程压茬实施。同时,延伸布局投资110亿元的中节能万润新材料、投资120亿元的泰和新材新材料、投资22亿元的山东嘉信染料及中间体等重点项目。

烟台化工产业园,规划面积32.92平方公里,2023年园区产值1280亿元,在全国638家化工园区中综合排名17位。园区领建龙头万华烟台产业园,占地12.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550亿元,已完成投资1200亿元,未来两年计划再新增投资350亿元,加快建设120万吨乙烯二期以及柠檬醛一体化、二元醇等高端精细化学品项目,建成万华全球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综合效益最优的产业基地。

三个千亿级园区沿着黄渤海南岸布局,计划到2026年末,三大园区在建拟建项目投资突破4000亿元,产值突破5000亿元,前景令人期待。

“三链”贯通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

生产车间马力全开,研发车间又有新产品下线,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这个春天,石化新材料产业奏响了令人振奋的“春之曲”。

今年,我市将发挥三大千亿级园区集中布局优势,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交通链“三链”贯通融合,构建纵向关联、横向耦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形成绿色石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产业链”融合发展。到2024年底,三大园区将在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游形成520万吨/年乙烯、448万吨/年丙烯、300万吨/年混二甲苯三大原材料生产能力,其中乙烯产能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创新链”集聚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锻造人才链,全市拥有化工领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1个,近5年累计开展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00多项,攻克了尼龙12等30多项“卡脖子”技术。重点打造“三大创新平台”,聚集化工领域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交通链”互联互通。按照“一铁串联、两廊衔接、三港支撑、四路连通”的思路,加快构建三大园区间集疏运体系。“一铁串联”:通过德龙烟铁路,自西向东串联三大园区。“两廊衔接”:建成投用全长约55公里的蓬莱化工产业园至烟台化工产业园管道、全长约105公里的裕龙化工产业园至烟台西港区管道,实现各园区间原材料、产品互通。“三港支撑”:依托烟台西港区、栾家口港区、龙口港区三大深水良港资源禀赋,实现各园区大宗货物通畅进出。“四路连通”:利用现有的G18、G228、S304三条国省道和规划改建的G228牟平-开发区-龙口段,形成四大公路运输通道,实现园区间便捷高效联通。

迈向全球一流,朝着这个伟大的目标,无数奋斗的故事,已经、正在和即将发生。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郑素素 王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