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曲艺事业齐鲁样板

打造新时代曲艺事业齐鲁样板

书会说天下,曲艺唱古今。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持续5天的胡集书会鼓板铿锵、琴声悠扬。

这场始于宋元、兴于明清,800多年历史的曲艺老汤是越熬越香、越熬越“来劲儿”,20余个“曲艺集市”小书场同步开演,各地曲艺艺人现场撂场子说书献艺、轮番亮相,以守正创新推动曲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曲艺艺术焕发新的魅力和风采,彰显出新时代新农村发展的新风貌。

作为根植于齐鲁文化、名扬全国的曲艺盛会,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胡集书会不断创新传承方式、丰富呈现载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强力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两创”。

本届书会,演出时间更长、书会阵地更多、曲艺种类更加多元,可供市民以及曲艺爱好者的选择也更加多样。除胡集镇主会场,还设置了滨州市、惠民县多个分会场,真正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联动。同时,全国、省、市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等文艺演出好戏连台,让群众大饱眼福。

曲艺盛会品牌化,“演”出新春新气象。山东滨州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持续擦亮胡集书会特色文化品牌,乡土不土、民俗不俗,“活态”传承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

强化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弘扬,逐步把胡集书会打造为有特色、有品牌、有人气的文化“两创”样板,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书会上,最大的艺人周金山已有84岁高龄,而最小的艺人贾靖如是胡集小学年仅9岁的学生,文化传承生生不息,势必要加强对传承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曲艺培根铸魂、成风化俗的强大作用。

深入挖掘胡集书会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好“送曲艺进基层”等形式,以高质量文化活动生动讲述书会故事,多彩展示书会形象,唱响文化自信自强主旋律,打造新时代曲艺事业守正创新、百花齐放的齐鲁样板。

来源:滨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