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林:身着汉服,她向世界展示中国美

张思林:身着汉服,她向世界展示中国美

2024年央视春晚节目《年锦》,巧妙结合古代纹样与现代舞台,打造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从汉代到明代的纹样变迁,仿佛是一幅跨越千年的文化长卷,在观众眼前缓缓展开。在这群身着精美汉服的佳人中,有一位熟悉的面孔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莘县一中55级校友——张思林。

张思林:身着汉服,她向世界展示中国美

张思林的妆束为武周时期风格。她头戴单刀髻,横扫阔眉,面部绘有斜红与花钿,身穿红地团窠五色对鸟锦半袖,红衫子,着大红石榴裙,佩花绶结和珍珠宝钿腰饰。

《年锦》16位汉服表演者定妆照

《年锦》16位汉服表演者定妆照

本套复原汉服由陈诗宇学者(扬眉剑舞)团队参照陕西历史博物馆懿德太子墓壁画等及北服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唐代织锦复原,目前在洛阳博物馆展出。

张思林:身着汉服,她向世界展示中国美

张思林,莘县一中55级毕业生,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北师大-阿联酋大学“未来媒体与创新研究人才项目”首批联合培养硕士生,于2023年8月至12月赴阿联酋留学。

从邂逅到热爱:与汉服的不解之缘

六岁学筝,练习书法,张思林从小就对传统文化颇感兴趣。大一时,受社交媒体上汉服达人的影响,她买下人生第一套汉服,并穿着它在学院2019届毕业生晚会上演奏。张思林坦言,自己最初接触汉服时单纯是被它精美的绣花和翩翩的衣袂所吸引,也只有在参加活动或游玩拍照时才会穿。随着对汉服的热爱不断加深,她逐渐对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汉服形制、妆发和配饰等产生兴趣,开始探究其文化内涵。

张思林年度汉服“皮肤

张思林年度汉服“皮肤

在张思林看来,汉服无关性别、年龄、身材和样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适合自己的汉服。“汉服并没有门槛,毕竟古人就如此穿着,只是有些时候我们将其视为‘阳春白雪’,缺乏行动的勇气。”她认为,汉服的大门一直对所有人敞开着,何不大胆体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韵味和风采呢?

从服饰到文化:自媒体的探索之路

2022年是张思林正式“入坑”汉服的一年,她开始尝试不同形制的汉服,并在社交媒体平台记录自己的汉服日常与写真作品,用作“存档”。“但既然赶上了自媒体时代,何不试试看呢?”抱着尝试的心态,张思林于2023年初开启了国风自媒体之路,分享自己的汉服“皮肤”和学习笔记,如今已拥有全网3万多关注。“我希望大家在欣赏汉服外在美的同时,关注服装的形制和妆发的风格,感受‘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

杨贵妃复原图

杨贵妃复原图

“接触越多,越觉得自己知之甚少。”张思林表示,对汉服文化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华夏衣橱:图解中国传统服饰》到《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我在明朝穿什么》《明鉴》,从《布衣中国》《国宝档案》到国风区达人的知识分享类视频,她一点点揭开各个朝代服饰文化的神秘面纱,也对历史复原产生日益浓厚的兴趣。每一幅古画、每一件文物,都会成为她灵感的源泉和学习的对象。

从中国到世界:跨国界的传播推广

张思林(左四)参加驻阿联酋使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

张思林(左四)参加驻阿联酋使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

2023年8月,她以北师大-阿联酋大学“未来媒体与创新研究人才项目”联合培养硕士生的身份,和室友贾红一起踏上留学之旅。学习之余,她们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汉服、书法和民乐之美,被阿联酋大学的师生称为“中华文化的使者”。

张思林(右一)与护航编队女兵合影

张思林(右一)与护航编队女兵合影

汉服妆造工作坊

汉服妆造工作坊

“他们对我们的传统服饰和文化充满兴趣,也愿意分享他们的传统,探索文化的异同。”交换期间,张思林向当地朋友介绍不同朝代的汉服款式,并邀请他们体验汉服,切身感受汉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她坚信,线下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尊重至关重要,而海外华人正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

鸣谢: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稿件来源:莘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