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观齐鲁2023丨东营:扬帆黄河口,再战新征程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凤观齐鲁2023丨东营:扬帆黄河口,再战新征程

编者按:

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风雨兼程的2023已经过去,充满挑战的2024如约而至。回望过去的一年,齐鲁儿女勠力同心、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强势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新篇章徐徐铺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显著成绩,深耕文化“两创”结出累累硕果,山东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回升、巩固向好态势。凤凰网山东特别策划《凤观齐鲁2023》,回顾发展变化,细数耕耘收获,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凝聚前行力量,本期推出《东营:扬帆黄河口,再战新征程》。

九曲黄河奔涌不息,自巴颜喀拉山脉一路向东而行,跃身汇入三面环陆的渤海湾,孕育出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东营。

地处黄河口,站位全流域。过去的一年,东营抢抓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高”和“两个高于”,深入实施“两大战略”,全力打造“三个升级版”,强力推进“五项工作举措”,创新实干、事争一流,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一个个势头猛进的产业集群,一幅幅风景宜人的美丽画卷……这座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正一路高歌猛进,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先进制造业强市跑出加速度

新岁伊始,一场项目观摩活动敲响了东营2024年奋进第一声。

1月3日-4日,东营市举行2023年度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集中观摩了各县区、功能区共计30个重点项目。

此次观摩活动中,一批重点项目让人眼前一亮:港坤碳四项目原料产品与周边企业实现“隔墙供应”,二期聚烯烃建成后将填补省内高性能聚烯烃项目空白;新发药业全品类医药级维生素项目投产后实现13种维生素全品类自主生产,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维生素生产基地……

一个个投资总量多、单体规模大、项目质量优的项目,为东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竭的澎湃活力。

2024年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表明,2023年东营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11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是东营市抢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以实干求发展的最好注解。

2023年以来,东营市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百个部门进工地”等活动,建立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联系帮包机制,“点对点”联系帮扶1013家企业和137个重点工业项目,推出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量身定制政策,配备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项目接洽、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与此同时,东营在创优投资环境上持续发力,瞄准500强企业、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等,积极对接服务,促成一批优质项目在东营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展开东营如今的经济画卷,“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链式发展”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东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更有特色、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该区瞄准新能源产业赛道,立足基础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风电装备产业链项目。自2022年4月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开工,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签约落地项目28个,从纤维、树脂到叶片、桩基、主轴、塔筒,再到风电主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集聚,基本构建起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完整产业链条。

这是东营市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的一个生动缩影。一个个项目,一条条产业链……这片热土正不断涌动着“速度与激情”,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打造油地融合发展全国样板

作为胜利油田的主产区,东营是我国石油领域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60多年前,当隆隆的钻机声第一次在渤海湾畔广袤的土地上响起,这座城市便深深地打上了油地合作共建的烙印。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胜利油田,了解胜利油田创新发展等情况。总书记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构建和谐共赢新型油地关系全国样板,是东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而明确提出的目标定位,更是这座新型工业化城市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蓝图绘就,催人奋进。2023年,东营市持续推进油地产业、城建、科技、人才等全方位、高水平融合,奋力开创油地深度融合发展新局面。

2023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链上企业推介会、第十六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校地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东营专题报告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成果发布会……过去的一年,通过开展一场场活动、打造一个个平台、出台一系列政策,油地双方在产业共育、科技共享、人才共用等方面交出了一张成色十足的成绩单。

值得一提的是,东营市积极探索油地校人才交融、产业联动,全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区域人才工作格局,常态化开展油地校干部及科技人才双向挂职交流,蹚出人才交流新路子,建设油地校融合发展新高地。2023年,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签署合作协议9项,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同年9月,东营市举办了“相聚荟萃湖 智汇黄河口”2023石油人才科技周。科技周首场报告会活动上,袁士义、孙龙德等11位两院院士作报告,为推动油地校深度融合发展出谋划策,为东营加快人才集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正如同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在活动致辞中所说,一部东营发展史就是一部油地校融合史,经过长期实践,油地校团结共建已经融入东营人的血脉,成为这座城市的深厚基因。

打造油地融合发展的全国样板,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东营,势必将带给我们更多期待。

书写黄河口生态保护新篇章

时值隆冬,寒风凛冽。而这万物萧瑟的季节,却是东营的最佳观鸟季。白琵鹭、青脚鹬、黑尾鸥……迁徙而来的各类候鸟,在黄河入海口上演着万鸟齐飞的动人奇观,尽显东营市生物多样性的壮美画卷。

位于东营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现已成为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之一,是东方白鹳全球最重要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据统计,每年将近有600万只鸟类在这里穿梭,20多种珍稀鸟类在这里“安家产子”。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从昔日“退海之地”到如今“鸟类国际机场”的华丽变身,是东营生态环境改善最有力的佐证。

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高生物多样性,近年来,东营以“线、带、面”修复为抓手,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维护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2023年,东营市修复湿地14.4万亩,退出确权海域、盐田、养殖坑塘42.4万亩,互花米草分布区地表植株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东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竣工,东营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圆满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即“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标”。历经近两年推进实施,东营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整建制全面完成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的地市。

与此同时,东营市全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统筹生态生活生产布局,着力厚植蓝绿生态本底、创造宜居美好生活、营造宜业优良环境、健全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2023年新建改造泮水公园等公园游园15处,贯通城市绿道80公里。

天蓝、水清、地净成为东营的新常态,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心愿从蓝图愿景变为美好现实。在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道路上,东营正以奋进的身姿书写“绿色答卷”。

大河奔涌,气象万千。

东营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生态优先,牢记谆谆嘱托,勇担战略使命,奋力向着下一个征程扬帆起航,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璀璨篇章。

(凤凰网山东 盛酉优)

凤观齐鲁2023丨东营:扬帆黄河口,再战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