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音赏乐:聆“央音”青年大提琴家王崇武潍坊独奏音乐会素描

聆音赏乐:聆“央音”青年大提琴家王崇武潍坊独奏音乐会素描

聆听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大提琴家王崇武潍坊独奏音乐会

音乐家柏辽兹曾说:没有任何一件乐器比大提琴更适合表现精致与充满渴望的旋律。

中央音乐学院年轻的大提琴演奏家王崇武副教授携手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钢琴家刘妍慧今年做了一个全国巡回演出,山东的潍坊大剧院那场名为《武动心弦》我去听了,打开节目单,虽然曲目并不是很大,但我担心的是偌大的音乐厅估计一千左右位子,能做满吗?仅仅是一架钢琴和一个大提琴能否压得住?我有点忐忑,毕竟这是个三四线城市,它的观众恐怕连交响乐都没有多少人听过,何况室内乐中的独奏,我在北京和上海这样普及性做得比较好的城市经常聆听,都很难保证上座率,为此一般都在小音乐厅三五百座位举办。

七点半准点开演,舞台的硕大使得独奏家和钢琴家走到台口无疑是显示舞台风度的最好状态,或许这两位年轻的演奏家经过无数次的巡演的磨炼,从从容容,毫无紧张感(至于是否内心紧张我想多数演奏家都紧张,因为每次面对的都是不同的观众,如果不紧张那说明是另一种的说法“懈怠”)

第一首是简单朴素的浪漫派时期的门德尔松D调《无言歌》,门德尔松一生所创作的48首《无言歌》如同是他的“音乐日记”或者说是“音乐素描”,首首都抒发了门德尔松的喜怒哀乐、对人对事对自然的印象。并且和他众多的有歌词的歌曲一样都是些诗情画意的小品。有许多小曲既精美又新颖,比如为人们所熟知的《春之歌》、《猎歌》、《葬礼》等,许多都是广为人知的作品。

年轻一代大提琴家王崇武无疑是目前在教学岗位上较突出的既能教学又能演奏之一,听他对这首作品的演奏我以为融诗意、优雅的精致与高贵的气质和辉煌的技巧于一体,颇显示出他平时的刻苦练琴绝没有懈怠。

第二首为大提琴家大卫•波佩尔(1843-1913)自己作曲自己演奏的也是大提琴音乐会经常上演的《音乐会波兰舞曲》,因为作曲家本身就是大提琴家所以对演奏法了如指掌、得心应手,其高亢的旋律和炫技的手法,也是为后来的得到了许多演奏家的青睐。今天现场演奏无论是对风格的把握,对音准节奏的控制,都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第三首那就是伟大的贝多芬(1770-1827)的第四号钢琴与大提琴C大调奏鸣曲,提到贝多芬,人们当然会承认他是一位具有开创意义的伟大作曲家,但对其开创性和颠覆性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领域。

实际上,单独论及音乐体裁本身,他为大提琴与钢琴创作的五首奏鸣曲才是真正的全新尝试。这里有必要暂时放下“大提琴奏鸣曲”的简称,着重强调“为两件乐器所作”,以此与此前巴赫经典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作表演形式上的区分。或许正是因为没有前人范本的过多约束,贝多芬从作品结构到乐器特性都大胆探索,这一组成果成为后世作曲家争相效仿的模板。

这一作品写作于贝多芬大约45岁期间,应该是处在其盛年状态之下,演奏者王崇武连贯张力和充沛热情在这组作品中显得更为必要。

下半场的第一首也是全场的第四首安排还是聆听贝多芬的《A大调第三号奏鸣曲》,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一生都在思考转型或者说怎么能够更好的突破自己以往的成就。

十八、十九世纪之交,钢琴正在经历着迅捷的改革和变化,贝多芬在年轻时候的写作一如他的老师海顿,要考虑如何能让声量不大的钢琴在重奏中不被弦乐器盖过。而对于百年后的今天的当代音乐家而言,重新使两件乐器达成平衡仍然一直是演奏家的一大课题;此作品已经开始偏离了古典主义时期“快-慢-快”的内在逻辑,以交响思维进行创作的贝多芬也让大提琴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

王崇武在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展现出令人赞叹的控制力,在短小动机连缀而成的持续调性移动中,他手中的大提琴在低音区发出咆哮般的怒吼,旋即切换为绵长的歌唱,由一往无前的紧迫加速变为舒展而富于弹性的从容吟唱。

谐谑曲乐章棱角鲜明的节奏变化带来跌宕起伏的感受,被随后第三乐章E大调上平静抒情的序奏化解。乐器在相互倚靠间巧妙自如的角色转换也充分彰显了这两位中央音乐学院同窗校友非同一般的默契。尤其首乐章以慢板开篇后再转入快板,而承接这个乐章的仍然是一个快板,需要演奏者赋予音乐更连贯的逻辑,将这两个特点变成两个评判维度进行审视,王崇武和钢琴家刘妍慧两位的解读和演绎无疑是令人信服的。

最后一曲原本节目单上是《萨利哈之歌》(作曲:祝恒谦、改编:黄小龙)后来临时改成更有时代性的为大提琴与钢琴改编版的《我的祖国》,显然观众的参与度更让演奏家们激情投入,大提琴与钢琴如同是两位舞者在翩翩起舞,相得益彰。

最后加演的曲目意想不到的是潍坊五六十个大提琴小学员与演奏家们同台演奏《游击队之歌》和《友谊地久天长》,作为大提琴教授的王崇武并没有站在前台领奏,只是与孩子们并排坐在一起演奏,我脑海中仿佛出现了王崇武等演奏家许多画面,回想多年来的采访这些音乐家的童年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一个好的演员看到舞台就有兴奋劲儿,这除了天赋(更多的是需要培养,需要老师带领),转而观众看到舞台上的演员的兴奋劲儿也会受到感染,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台上台下舞台的互动,从而完成一个音乐作品的三度创作(作曲家、演奏家和观众)。

青年大提琴,指挥家,潍坊鸿向文化传媒总经理丁伟国

演出结束后我回到酒店迟迟难以入眠,在朋友圈写下了当晚的感受摘录一下:

一台经典(或称高雅)音乐会,尤其室内乐音乐会衡量成功与否除了票房和演奏家的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度创作是否到位,我个人以为还有观众的状态,多数人以为票房好就是观众好,我不完全赞同,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很多都是以捧场为主,不完全代表听得懂与否。

而我这次在潍坊听的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大提琴家王崇武的音乐会只有他的独奏和钢琴伴奏,而且作品全部是古典的,只有加演的是中国作品,如此“深奥”作品就是拿到一线城市也未必听得懂或者受欢迎,但潍坊的大提琴爱好者在一千余座的大剧院座无虚席,居然全场鸦雀无声,连乐章之间的很容易出现的掌声都一个也没有,三个乐章结束才掌声,这样的听众素质真的值得我赞扬和击掌,说明近年来潍坊的经典音乐普及工作做的相当不错,这和当地的知名度颇高的鸿向文化传媒以及潍坊爱乐乐团等众多的社会培训机构有很大关系,百余人的大提琴台上表演足以证明。

越声/文

鸿向文化传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