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由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山东大学合作发展部、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山东大学工会、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山东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山东大学团委主办,山东大学文学院承办的“斯文在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型系列图文展”正式开展。本次图文展的时间为9月2日至11月1日。
本次展览出品人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徐超。展览作品中《汉字溯源》章节共展出100幅金文单字书法加解释。《字瓦心声》章节共分安、乐、富、寿、美五题,展出文字瓦当拓片140幅。《图瓦风华》章节有60幅图像图纹瓦当拓片现场进行展示。《铜镜影像》章节共展出100幅从战国到宋代的铜镜拓片加解释。《宋诗集句》章节宋诗集句行书书法40幅,宋诗集句金文书法30幅,并蒂联30幅。《花笺山大》章节展出花笺100幅等六题,共600个图片加解释。
徐超,字逾之,斋号为三摩帝书屋、静斋、三籁堂等,1945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196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读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书法与书法文化。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山东《书法艺术报》特聘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等。
徐超曾独立出版《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有四个版本的12次印刷本,曾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8个奖项)、《崧高维岳——蒋维崧和他的书法篆刻艺术》(2012年获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对联艺术》、《宋诗集泉》、《古代汉语语法》、《大美汉字》(被评为2022年中国“最美的书”)、《纸上瓣香》、《介尔景福》(花笺)、《古汉字通解500例》等。二人合著《贾谊集校注》、《贾谊文选译》、《书法教程》(初版书名为《全国通用书法考级教程》)等。曾编译《礼记》《中庸》等文化经典,主编《九流十家》,参与编写《法学语文基础》《实用语言学词典》《大学语文古文今译》,参与主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汇典》《中华文化精华文库》《孔子文化大典》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书法》和《篆刻》等多部丛书和教材。书法和书法研究得益于启功先生和蒋维崧先生,曾任蒋维崧先生工作助手多年,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二等奖等。
针对此次图文展,徐超创作了一副对联:“裁云作锦,学术艺术原非二术;接竹引泉,心花文花本是一花。”而本次展览的最初名称即叫做“心花文花”。“意思是说,无论是我的学术还是艺术,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来自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徐超表示。
谈及此次展览,徐超表示,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得益最多的是汉字文化。“我看到神奇的汉字,三千多年来,它始终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叫‘智’,一条腿叫‘美’。透过这次展出600多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贯穿着造字、用字、写字这根主线。从这个角度说,这个展题也可以叫‘汉字:智与美的足迹’。”
展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引发了参观者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提及此事,徐超表示:“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约言之,就是朝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创造这个方向努力”。在徐超看来,对传统说法的补充是“创造”,学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创造上。而创造的前提是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想象力,所以马克思赞扬想象力是促进人类发展最伟大的天赋。
徐超提到,汪曾祺在谈到沈从文的文物研究时说,他研究的是物,但“他看到的是人,人的聪明,人的创造,人的爱美心和坚持不懈的劳动”。徐超认为,在艺术研究乃至学术研究中也应该如此,“数笏石存山意思,一帘花得月精神。”
“我希望通过我对祖先造字、造物的一点揭示,让观者能从中获得智、美、奇、趣的文化感受,体会先民充满创意的设计力和想象力,一起礼敬祖国伟大的文化传统,并进而去挖掘美、创造美、传播美,让美的文化、美的艺术给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灵魂,增添绚丽的光彩。艺术教育的意义在此,美育教育的意义在此。”徐超说。
(凤凰网山东 张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