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也能玩?!热播剧情节被点名批评,剧方道歉后,再遭网友怒怼……
近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人间烟火》,由于剧中出现男女主角在使用灭火器时嬉笑打闹的情节,引发争议。被消防部门官微点名后,该剧出品人发文道歉,网友却不买账……
热播剧中出现不当使用灭火器情节
遭消防官微点名批评
在该剧中,男主角宋焰(杨洋 饰)的身份是一名消防站站长,但他却在教女主角许沁(王楚然 饰)使用灭火器,将干粉四处喷射,引发吐槽。
对此,潮州消防发布视频,点名此情节不妥,强调“灭火器不是玩具”。
@潮州消防 在视频中,详细指出该段情节关于灭火器使用的错误:“上下喷射”“密闭空间”“粉尘吸入”“随意挪用”等。
@潮州消防 还表示“玩灭火器是违法的”。根据消防部门提示,私自挪用消防设施、器材属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章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个人将被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另外,玩灭火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工具,一旦发生火灾或者出现意外事故,如果灭火器丢失或失效,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潮州消防发布视频指出灭火器使用问题后,该视频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剧方道歉:
灭火器系自费购买的私人物品
7月20日下午,《我的人间烟火》出品人贾士凯发文道歉,称该情节中使用的灭火器是男主角自费购买的私人用品,而非挪用公共消防设施。全文如下:
《我的人间烟火》自播出以来,我们关注到网络上的各种声音。作品的创作初衷,是希望通过展现真实的救援场景、叙述日常情感故事,让大家关注消防员群体,看到他们身上坚韧的意志、日常生活的点滴,以及丰富的情感内心世界,这一点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
近日有关大家热议的男女主使用车载灭火器情节的讨论,剧中由于许沁曾遇暴雨、地震等危险情况,故宋焰购买车用应急包,讲解并教其使用安全锤和车载灭火器。被大家反复讨论的车载手提式灭火器,适用于汽车自燃的紧急情况。是宋焰自费购买的私人用品,而非挪用公共消防设施。看到大家的留言和讨论,我们深知艺术创作应更加谨慎,对造成的争议我们也感到非常抱歉。同时在这里我们也再次呼吁,倡导大家正确使用灭火器。
我们始终怀有敬畏之心,为尽可能展现最真实消防群体,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入一线消防团队调研采风,全程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拍摄,现场有4至5位消防员指导救援细节。诚然,剧中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我们接受大家的意见并引以为戒。
电视剧是由集体创作完成的作品,感谢这些不完美但有血有肉有烟火气的角色。感谢观众的每一份关注和讨论,都是对制作团队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会认真吸取大家真诚的建议,再次诚挚致歉,谢谢大家!
剧方出品人道歉截图
但道歉却再次引发争议,有网友评论:“私人灭火器就能随便玩”?
救援专家释疑:
为什么灭火器不能玩?
“很多人说灭火器不是玩具,不能拿来玩,但它究竟为什么不能拿来玩呢?”救援专家、广东蓝天救援队队员温廷杰对广州日报记者解释,“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干粉灭火器属于一次性的用品,把保险栓一拔、一给压力,哪怕只喷出了一点点,下一次再用的时候也会发现压力不足,无法使用,因为压力会泄气。”
“我国消防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消防设施、器材。之所以严禁个人随意使用灭火器,就是因为个人在‘玩’灭火器的时候,就已经用掉了该灭火器的使用寿命,玩完再放回去,没人知道该灭火器已经失效,已经成了摆设,而不是救命工具。万一之后真的出现火灾,真正需要该灭火器发挥作用的时候却无法使用,便可能失去救火的最佳时机,酿成大灾。”温廷杰严肃地指出,“火灾的初期是可以灭火的,火灾的中期只能降温隔离,到了后期,可能就已经酿成财产损失、生命逝去了。公用灭火器必须保证应急时能用,因此个人绝不能当成玩具使用,这是核心原因。”
“电视剧中不应出现拿灭火器玩闹的情节,以免对青少年产生误导。”救援专家指出。
锐评:
自己买的灭火器就能在戏里玩吗?
面对质疑,该剧出品人、制片人发文致歉,称灭火器是自费购买的私人用品,而非挪用公共消防设施,回应还算及时,但话里话外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这是私人物品,想怎么玩怎么玩,胡“喷”一气旁人也管不着。缺乏诚意的道歉,不出意外又在网上招致新一轮批评。
灭火器是具有公共安全属性的产品,是居家、公共场所防火安全的“后盾”,尊重和正确使用这一器材,跟是不是自己购买的没有关系。作为面向大众的影视作品,男主又是消防员身份,如此“耍”起来抖机灵,无疑会起到错误示范。
事实上,使用灭火器看似简单,但不少人并不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为此,相关方面一直在做各种推广宣传。然而,费尽力气科普,很可能没有热门剧一个片段影响来得大。消防安全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相关方面及时指出其中谬误,严肃纠偏,正当其时。
值得一提的是,对种种批评声,也有人认为不必上纲上线,甚至认为这是对电视剧及演员的诋毁。
创作者也好、粉丝也罢,若是自恃拿的是正能量剧本,就听不得批评,这未免太玻璃心了。更有甚者,竟然放言,“没有这部剧,大家都不知道消防员是谁”,更是离谱至极。这就和大家讨论的问题不再有半毛钱关系,而是落入了饭圈极化思维中去了。
剧本有错漏不可怕。好好讨论,认真对待,才能及时止损,才能配得上“正能量”标签。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何若),部分综合@潮州消防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