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市茌平区文物保护中心《府前广场遗址出土碑刻:于方碑间探寻茌平记忆》文章在聊城晚报发表。
碑刻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献,也是书法艺术的浓缩,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的特点,能比较真实地保存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面貌,是研究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不可或缺、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文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也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山东是孔孟之乡,几千年来人们对孔子非常崇拜,很多地方均有文庙,包括茌平。
5月14日,在茌平区博物馆,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聊城市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茌平区府前广场遗址出土碑刻拓片专题展览”正在展出,此次展览以茌平区府前广场遗址出土的元明清时期碑刻为基础,展示了茌平文庙的旧时情况。
“2020年至2021年,府前广场遗址共出土碑刻16通,其中元代碑刻1通、明代代碑刻3通、清代碑刻12通,基本展现了茌平县文庙重修的历史事实、儒学教育、科举制度和经济发展情况,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对这些碑刻进行了修复和整理,并举办了这次碑刻拓片专题展,也想让更多的人真实全面地认识我们辉煌灿烂的文化历史,”茌平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兴栋说。 重修文庙不光是因儒学兴盛,也是官员升迁的考核标准之一
汉代以来,儒学教育是历朝历代治理国家、整合社会的基本手段,朝廷通过广设学校和各种乡里组织推行儒学教育,政府对儒学教育的组织、人员、经费、场所、内容和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宣明教化,以亲万性,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乎无忧矣”。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对儒学的提倡,广大民众的学习热情高涨,尤其是一些贫寒子弟通过读书科考,最终步入仕宦阶层。立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的《茌平縣重修儒学记》碑文中记载:“高皇帝于四民中所独优遇为盛世臣子荣施无穷非然者岂其剙学立师徒借天下士以荣进诸途而又堇堇以选举数辈遂称得士之效于学宫哉滋足羞也茌平邑儒学岁久而”,碑文不仅证实了这一说法,而且还表明当时茌平县儒学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发展。
明清时期儒学的教育场所就包括学宫,即各地文庙,既是士子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也是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碑文:“国朝学制优于前代袭二百余年治平之庆以征得士之效亦远胜前代名正而实副宜也制系学于儒祀而师者孔子言儒言学折衷吾夫子而已言儒也则进君子退小人言学”,证实了这一点。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文庙儒学教育的关切;而且这批碑刻中,有一通乾隆五十年的《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碑,则表现了政府对文庙学宫作为儒学教育场所的重视。
《茌平縣重修庙学记》碑刻立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时任南京户部尚书张第撰文,此通碑刻主要讲述了文庙重修的原因。一方面是文庙建筑的损坏,碑文记载:“茌平古东剧邑也建学所由来远矣顾其地当午生事尠小吏兹土者往往苦于簿书应酬而不暇留心于学屡坏屡修率因陋就简未有经久之计相沿至今颓坏弥甚”,以此可见,茌平文庙在不停的进行修补,修葺时间没多久又要修,如今已经倾倒崩坏了,因此要重修。再一个方面就是明初朱元璋对学校极其重视,并将学校教育作为官员考核的主要内容,重修文庙成为地方官员政治任务,也是官员升迁的考核标准之一。碑文记载:“圣天子简命来蒞是邦甫下车诣学谒庙覩祠宇之倾圮也喟然叹曰学校重地敝而若是何以报功德育人才而宣教化耶即谋所以新之顾以民苦冲疲比岁饥荒拊循凋”,这说明文庙作为施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关系着地方官员的升迁与官绩口碑。
茌平文庙自金至清修葺二十七次
碑刻除了记录下了明清时期茌平捐资助学的良好风气、地方政府对重修文庙的重视程度和儒学兴盛的局面,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东昌路茌平县重修庙学记》、明万历四十年(1612)(失题名)、清康熙七年(1622)《重修茌平縣学记》和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茌平縣文廟碑記》四通碑刻还记录了元明清时期茌平文庙的设置沿革和历史变迁。
四通碑文分别记载了元至元三十一年《东昌路茌平县重修庙学记》、明万历四十年、清康熙七年、清光绪二十年的茌平文庙重修情况:
茌平文庙唐宋时即已存在,原在县治南,金正隆年间知县孟醇徙县治西北,承安间遂徙于东南,即今文庙旧址所在。
元初县尹张公荣因旧地而作庙,重建大殿两庑、重修神门。元至元二十二年县尹姜居正建讲堂。元至元三十一年县达鲁花赤抹兀、县尹侯永祚重修并置祭器,这些在李谦撰写的《东昌路茌平县重修庙学记》中均有记载。大德十一年抹兀重治,市民宇五楹以处教官,藏书五千卷有奇,庙学有阙者次第修葺之。至大三年,达鲁花赤伯颜、县尹裴珪遵制作东西序于两庑之次,以图十儒像,然而大殿依然不算宽敞。延祐间,县尹魏忠、达鲁花赤沙不丁撤旧改作大殿,泰定间县尹韩士愉重修,这些在梁宜撰写的《重修宣圣庙记》中得到了证实。元末茌平文庙再次毁于兵燹。
明洪武三年知县戴文郁即旧址创建,增讲堂。宣德五年知县黄瓒复建。景泰元年教谕朱信移学门南向,六年教谕罗洪彦谋迁,卜地违旧址西南三十武,知县罗逊经理。成化间,知县徐淮重修……
在明万历二十年张第撰写的《茌平县重修庙学记》碑文中,记录了明万历十二年知县王国弼重修,移敬一亭于大成殿东。《茌平县重修儒学记》碑文中则记录了明万历二十年秋知县萧淳对茌平文庙进行重修。而明万历四十年知县李凤翔重修茌平文庙的事情,则在王国宾撰写的明万历四十年碑(失题名)中被记录。
在清代,顺治八年知县崔钰始修,康熙四年知县邹之璜任时告成,这些都见于康熙七年王曰高撰写的《重修茌平县学记》碑文中。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九年知县王世臣重修,其中康熙四十七年重修崇圣祠,见于王养纯撰《重修崇圣祠小记》、康熙五十年王世臣撰《重修文庙记》。
“茌平文庙自金至清五百余年间,有据可考的修葺就有二十七次,可见古人兴学之心坚,可叹文脉传承之艰难。明清重修文庙碑刻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元明清县域文庙的设置沿革、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李兴栋说。
稿件来源:聊城市茌平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