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进位看济宁”系列报道之二|制造业强市的济宁答卷:产业“压舱石”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争先进位看济宁”系列报道之二|制造业强市的济宁答卷:产业“压舱石”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编者按:奋进新时代,国内城市千帆逐浪。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济宁,矢志不移推动制造业强市战略,聚力打造传统文化“两创”高地,高质量发展蔚然起势。

5月10日至12日,济宁组织“文化‘两创’担使命 助企攀登促发展”为主题的央媒省媒济宁行活动,凤凰网山东全程参与。

为进一步聚焦济宁在文化“两创”和制造业强市建设中的积极作为,凤凰网山东推出“争先进位看济宁”系列报道,从文化“两创”、制造业强市及发展未来三个方面,生动展现济宁瞩目成绩。

“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山东省工信厅等5部门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外界解读称,制造大省山东进一步觉醒,加快迈向新兴产业强省。

山东有规划,济宁有行动。早在2021年,济宁就提出“制造业强市”战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起势,成为济宁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看点。

国内城市千帆竞逐,奉行制造业强市战略的不在少数。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济宁制造业缘何能够弯道超车?其实现接连突破的硬核逻辑又是什么?

5月10日至12日,凤凰网山东在济宁多个区县调研发现,顶层设计引领下,济宁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的力度空前,先进制造业沿着“新”“强”“数”“融”的轨迹不断向上攀升,形成新时代济宁强大竞争优势。

济宁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5%,增速居全省第三。难能可贵的是,一季度,济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远远领先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成为名副其实“压舱石”。

济宁经济强劲的增长态势,恰恰映照了先进制造业的突破轨迹和向上趋势,更凸显出济宁下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

先进制造业“遍地开花”

在人们的印象中,济宁是一座资源型城市,产业多集中在粗放、笨重的传统领域。很少有人会将济宁与前沿、开放等关键词挂钩。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耐下心来,在济宁走上一圈,这种印象就会彻底被颠覆。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在济宁遍地开花,新型现代化工业已成为济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5月11日,邹城市3公里长的荣信路两端,多个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投资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以这些项目为载体,荣信循环经济工业园拥有了国内最长的煤基化工产业链条。

山东恒信集团是荣信集团的母公司,其副总工程师霍保芝对凤凰网山东介绍,以煤炭为原料,荣信已经延伸出5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覆盖高端化工、清洁能源和新材料。

其中,新材料针状焦产品打破了国外对中国高端电极原料领域的垄断,解决了“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像荣信这样的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登至产业链最高端的故事,在济宁频频上演,这给济宁传统产业的蝶变带来新的机遇。

位于兖州的太阳纸业,世界范围内首创溶解浆连续蒸煮技术;首次从水解液中提取出木糖,填补了世界空白;制造了世界第一张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的“无添加”系列生活用纸,成就了太阳纸业的“三个世界第一”。

凤凰网山东在太阳纸业园区看到了同行业国内甚至全球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污水处理系统。太阳纸业宣传部部长吴新房对凤凰网山东表示,科技推动企业不断质变,2020年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两项国家级大奖,真正诠释了太阳纸业在研发创新领域的硬实力。下一步,太阳纸业将聚力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世界一流高端造纸产业链集群。

类似的还有,位于济宁的华勤橡胶工业集团先后与意大利倍耐力、德国大陆、比利时贝卡尔特等多家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在高性能轮胎、高端工程橡胶和高强力钢丝制品领域走在了全球同行业前列。

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赋能跻身先进制造行业的同时,济宁新兴产业正如雨后春笋,不断拔节生长。

2021年成立的山东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形成纳米银线超大尺寸电容屏、触摸电视、整机代工等业务,为海尔、海信、联想等大客户提供研发与生产配套。

“数智化时代,为我们产业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华科创智整机厂厂长杨波表示,接下来将不断拓宽赛道,在智能教育、会议商显、智能家居等更多场景实现推广,着力打造一个从纳米银线原材料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新材料基地。

在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功能多样的柔性协作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的兴趣。目前,这些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医疗、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

作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其技术总监刘勇志介绍说,公司产品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出口至德、法、俄、日、韩等十余个国家,赢得广泛赞誉。

产业集群“聚峰成岭”

上述这些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是济宁先进制造业突围突破的真实缩影。

自济宁市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以来,其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231”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并最终聚峰成岭,成为济宁实体经济真正意义上的“压舱石”。

高端装备产业是济宁市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产业规模最大的集群。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65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12.9%,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10%。

位于邹城的艾坦姆流体控制技术(山东)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控制高端控制阀,产品已打开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国内多行业市场。

公司负责人对凤凰网山东介绍,其产品满足了国内高端流体控制阀国外产品的替代,有效解决了国内高端流体控制阀“卡脖子”问题,实现替代进口品牌业绩占比70%,其中替代欧美品牌的业绩占比70%,替代日本品牌的业绩占比30%。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目前产品已出口欧洲、中东、亚太等地区。

事实上,针对先进制造业的破题,国内学者就建议,可以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对关键核心材料、核心部件、核心设备、核心工艺、核心算法等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开展重点攻关,真正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

而类似于艾坦姆等企业的积极作为,正是对高端装备制造突破呼声的有力响应。

高端化工产业是济宁市重要经济支柱,目前已形成以煤化工为主导,盐化工、生物化工等融合发展的多元化工产业体系。就如文中所提及的,荣信通过煤炭作为原材料,细化为5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引领省内甚至国内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济宁积极对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统筹优化锂电池发展布局,培育发电装备和绿色能源两个新增长极。去年,“宁王”在济宁的落地,就为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医药产业方面,鲁抗医药等企业与时俱进,从巩固抗生素国内龙头地位,到仿制药、创新药和生物医药齐头并进,在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下,构建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济宁医药产业提档升级。

百阜福瑞达以透明质酸钠为核心,在保持透明质酸钠原料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确立了向透明质酸钠原料药和下游医疗美容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现有产品覆盖医疗器械、食品、消毒产品、药品等多个领域。

事实上,这些知名企业对当地产业形成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太阳纸业、荣信等多家企业均表示,继续夯实实力,尽快迈向千亿级企业。不可否认的是,千亿企业的打造和出现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济宁工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济宁的工业看点并非仅上述这些。5月10日,济宁港航龙拱港码头一片繁忙,全流程自动化设备正在运送刚刚到港的货物。今年一季度,龙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了218万标箱。

龙拱港的繁忙是济宁港航物流大发展的真实写照。2022年,济宁港完成吞吐量5843.5万吨,稳居全省港口第5位、内河港口第1位。

“内河航运的繁荣推动济宁港城融合进一步加速。”此间,多名济宁政府人士表示,济宁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港口+产业+园区”运营模式,打造运河物流特色核心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构筑运河物流产业带。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

作为内陆城市,济宁在内河航运的破题和成绩不断震撼着外界。而上述这些,都汇聚成为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这从济宁的经济数据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主要指标领先全省平均水平。

济宁的制造业,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更具生机与活力。

顶层设计的引领与护航

回过头来,我们再次梳理济宁先进制造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底层逻辑就会发现,企业与时代同频,紧抓产业发展潮流是一个方面,而政府的顶层设计以及推动,则是济宁制造业强市突破的重要保证。

2021年,济宁市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济宁把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作为头等大事、主攻方向。

事实上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济宁深知产业转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济宁以空前的力度推动制造业强市不断走深走实。

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多次在不同会议强调,产业是济宁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突出先进制造业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去年2月,林红玉在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作报告时表示:“今后五年,要强力攻坚制造强市建设,更大力度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

由此可见,济宁对制造业强市战略的重视程度,济宁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实现制造业的崛起,需要创新意识,更需要实干精神和责任意识。

在济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制造业强市战略,济宁政府层面真抓实干,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送政策、解难题、推项目,打通阻碍企业发展的堵点卡点,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山东恒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计划部部长岳洋告诉凤凰网山东,他们陆续开工了多个几十亿元的重点项目,针对这些项目,市里有专班,镇上有专班,园区也有专班,全方位解决企业各类问题,保证了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济宁,这样的服务专班还有很多。5月10日,济宁市工信局副局长张睿对包括凤凰网山东在内的一众媒体表示,济宁市扎实开展“干部助企攀登”互动,围绕231+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按照有重大项目、有创优目标、有上市计划等标准,逐区县开展企业大调研活动,优选892家发展意愿强烈、高成长性制造业企业作为“攀登企业”,组建898个市县助企攀登小组,选派1629名市县干部驻扎企业、靠上服务、一对一帮扶企业谋思路、解难题、争政策、促攀登,赢得企业高度肯定。

制造业是城市经济腾飞的“主引擎”。近年来,济宁坚持力量向制造业集合、政策向制造业集中、要素向制造业集聚,通过建立健全梯次培育、精准服务、部门协同、配套合作、金融保障“五大机制”,形成了“全社会聚力联动”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的良好格局。如今,制造业已经成为济宁经济真正的压舱石。

眼下的济宁,企业心无旁骛谋创新,党员干部全心全意做服务,不断推动制造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真切体现了济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脉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加看好济宁下一步的发展。

(凤凰网山东 张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