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守正创新,经方惠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守正创新,经方惠民

“守正创新,经方传承”。第三届全国名医经方大会,4月29日在山东沂源开幕。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黄煌应邀出席。大会期间,凤凰网山东与黄煌就经方的传承及守正创新等话题展开交流。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守正创新,经方惠民

经方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医学流派。经方之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所谓经方,是经典方的略称,也是古代经验方的略称,主要是指记载在东汉医家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里的药物配方。黄煌有着50年从医经历和20多年经方推广经验,他对经方的传承有着自己的看法。

黄煌认为,经方具有规范性、便于学习和传承,“不空讲道理,切合实用,治病见效快,而且安全,对于大病重病,更有临床应用价值。”而且,经方少则二三味,多则八九味,通常六七味,常用药多,因此价格便宜,更适合老百姓使用。在医疗负担相对较重的现代社会,经方的推广对普通群众更加实惠。

黄煌对当今中医界大方贵方横飞的现状很反感,“一张大处方,开到20甚至30多味中药,就是治好了病,也无法总结经验”“大处方价格贵,不仅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也加重国家医保的负担。”

提及经方的传承创新,黄煌并不避讳地说,目前经方的传承还有障碍。比如,经方的教学在中医高等院校尚没有被广泛重视,《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教学被淡化和异化。中医专业教学内容过多过繁,这让“中医变得臃肿,变得拖沓”,这对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员是不利的。黄煌说,不学好《伤寒论》,用不好经方,是不容易成为大医的,这是历史的经验。黄煌苦笑说,不少医务人员没有开经方的积极性,因为经方赚不了大钱,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关心。

黄煌告诉凤凰网山东,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人就开始研究和生产经方的颗粒剂。现在,德国、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也对中国的传统经方越来越重视和感兴趣。他的著作《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曾被译成英文、德文和日文等外文出版。不过,这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医界也开始重视经方了。经方的出版物好销,有经方的学术活动人气旺,特别是广大基层医生学习经方的热情高涨,社会上经方爱好者越来越多。

凡此种种,充分说明了经方推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黄煌认为,经方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经方蕴含了古代中医学认识人体、处理疾病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思维。他认为,经方推广有市场价值,随着经方社会知名度的提高,经方产业必然兴起,国际市场份额也会逐渐扩大,黄煌笑着说:“经方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聚宝盆。”

虽然经方的推广还存在诸多困难,但黄煌对当前的形势和未来发展依然抱有乐观态度,“本来是星火点点,但是现在已经接近燎原之势,我还希望进一步影响到大医院,甚至影响到中医高校,促使大规模的教学改革。”黄煌同时认为,经方的背后是一个很大的中华文化复兴行动,“从我这几十年的推广来看,形势是越来越好,他们说我是国际经方的点火者,我确实到处煽风点火,但是我点的火,是我们的经方之火,煽的风是一个惠民之风,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想我一定能做好。”

如何真正做到“传承经方,守正创新”,黄煌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面向公立医院和高校教师重点群体的推广普及,让他们先懂得什么是经方,知道经方的优势所在。其次,要面向广大基层医生普及推广经方,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价格低廉且有效的经方医疗保健服务。再次,要坚持经方在海外的推广传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打开经方国际市场。最后,要探索经方大众化的路径,“经方是生活化的医学,是来自厨房的方。”“把经方还给老百姓,把经方藏在民间,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经方惠民!”黄煌如是说。

(凤凰网山东 贾明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守正创新,经方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