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行动”吹响天桥奋进号角
站内

“三强行动”吹响天桥奋进号角

开局之年,定有开创之举。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济南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一年。

4月22日,济南市天桥区召开“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三年行动暨2023“筑基赋能年”活动部署会。根据部署,自2023年至2025年,天桥区将按照“一年筑基赋能、两年巩固提升、三年全面过硬”的规划分步实施“三强”行动。行动将聚焦党建引领、制度机制、工作作风、干部能力、基层基础五个方面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天桥区正努力跑出“加速度”。

“天桥号角”已然吹响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近年来,天桥区踔厉奋发、实干图强,在积极融入“强省会”建设发展大局中,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此时启动“三强”行动,正是天桥乘势而为、顺势而上的具体举措。

通过“三强”行动,如何让天桥更强?天桥区委书记孙战宇对此有着相应的阐释。他指出,“强基层”要重点抓好区域化党建,抓好网格化推进,抓好多元化协同,抓好法治化治理,抓好数字化运行,抓好精准化赋能。“强作风”要把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把规范优化制度流程作为执行的最强抓手,把担当尽责作为履职的最大本分,把奋勇争先作为发展的最亮底色。“强能力”,要重点提升政治能力、学习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专业化能力、实操能力等能力。

天桥区委书记孙战宇讲话

毋庸置疑,“基层”“作风”“能力”这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先决条件。这也当然成为天桥区的主要发力点。

根据部署,天桥区“三强”行动自2023年4月开始,持续3年。从“筑基赋能”到“巩固提升”,再到“全面过硬”,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次跃升。

其中,2023年为“筑基赋能年”。天桥区将围绕落实全市“项目突破年”工作任务、推进全区“23155”工作体系,以健全“三项机制”为关键,梳理存在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效果初显。

2024年则为“巩固提升年”。在夯实出的前提下,这一年,天桥区将在抓好整改成果“回头看”的基础上,对照各领域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继续查找基层基础、工作作风与干部能力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暴露的新短板,确保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

而2025年则定位为“全面过硬年”。天桥区通过完善“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行动成果,努力实现基层基础全面增强、干部作风全面转变、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为推动“三强”行动扎实落地,天桥区成立了“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并建立领导包挂机制、例会汇报等制度,每一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天桥区还完善考核督导机制,对“三强”行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暗访,强化激励和问责,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天桥行动”正当其时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是天桥区“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三年行动实施的“筑基赋能年”,是夯实基础、积蓄后劲的一年。

如何筑基,怎样赋能?对此,天桥区有着明确的“施工表”和“路线图”。

天桥区制定的2023“筑基赋能年”活动任务清单,将“三强”活动细化成55项任务目标,每一项目标还拟定了具体内容和责任单位,内容涉及了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城市建管、民生福祉等各领域。

心中有目标,脚下就有力量。紧紧围绕主线、紧扣中心大局确保“筑基赋能年”活动落地见效,天桥区要求各单位全面动员部署、全力组织实施,加强学习研讨,深入查摆问题、推动任务落实。

窥一斑而知全貌,细观天桥区2023“筑基赋能年”活动任务清单中“强基层”部署。不难发现,“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是天桥区给出的答案。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天桥区“强基层”的首要目标任务就是科学高效“强体系”,通过“三个第一时间”工作机制这一体系优势转化为优化基层治理效能、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立足提质升级“强建管”的任务目标,天桥区细化四大项任务清单:城市更新大突破、基础设施大提升、环境面貌大改善、持之以恒强教育。

“三强行动”吹响天桥奋进号角

立足实际发展,天桥区还从务实求效“强民生”、安全稳定“强治理”、示范引领“强党建”多方面发力“强基层”。

蓝图绘得好,更要干到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天桥区聚焦“23155”工作体系,确定了2023年度重点事项24项、重点工作50项和重点项目183项,将全区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季度,确保“三重点”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

坚持问题导向,天桥区要求各单位按照全区“23155”工作体系和重点事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三重点”工作要求,把开展活动同本职工作、推动发展紧密结合,拉出配档表,制定学习和调研两个计划、列出调查研究问题整改和重点任务落实两张清单、组织“我为基层做什么”和“破题立制促长效”两次研讨、落细调查研究“回头看”专项督导和任务落实“回头看”专项督导,建成务实求效、上下贯通、具体科学、区域创新的长效机制。

“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开展‘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行动放到全区‘23155’工作体系中来推进,切实把行动成效转化为凝心聚力强基层、赋能增效强基层、团结奋斗强基层的强大动力,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贡献更大力量。”天桥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庆国表示。

锚定重点任务,精准推进实施。天桥区正是通过逐条逐项研究梳理、细化任务,确保切实把行动成效转化为凝心聚力强基层、赋能增效强基层、团结奋斗强基层的强大动力。在“三强”行动上,天桥区做到落点精准有力、整体贯通联动,一体推进该项行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三强行动”吹响天桥奋进号角

“天桥答卷”不负时代

事实上,“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三年行动不仅是天桥区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一项具有极强“聚焦度、穿透力、管长远”的工作安排,还是天桥区自身主动谋创新、谋发展、谋福祉之策。

开展“三强”三年行动不仅是时与势的驱动,更是天桥区高质量发展的迫切。

通过实施“三强”三年行动,对标“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其中“高”就是要实现治理水平高,“三强”行动中的“强基础”便是提高天桥区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通过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努力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努力让基层运转更高效,努力让城市运行更安全”的目标,不断提升区内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好作风是战斗力、凝聚力、生产力,与天桥区发展相适配,需要不断强作风建设、提高干部能力。持之以恒推动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破解难题的本领、服务群众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

开展“三强”三年行动不仅是发展所需,更是天桥区使命担当。

作为济南市地跨黄河两岸的中心城区,当前,天桥区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城市能级提升的突破期、民生福祉持续提高的普惠期。面对战略机遇交汇叠加,抓住黄河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大局中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独特优势,加快重塑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彰显天桥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也是担负起新时代赋予天桥区的新使命。

“三强行动”吹响天桥奋进号角

近年来,天桥区主动对标对表、融入融合、服从服务“强省会”建设发展大局,不断放大发展格局,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在不断崛起图强中,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区之路。

如今,天桥区也迎来了“赋能赶超、跨越崛起”的大好机遇。“奋起行动”的天桥,正以“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三年行动彰显着信心和底气。

当然,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强省会”战略持续深化,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速建设,省会“新十字”发展格局纵深推进,天桥区大发展的重大机遇正扑面而来。而眼下,乘着这份发展势头,天桥区正用实干书写着创新发展的“天桥故事”,努力交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区的“天桥答卷”。

(凤凰网山东 能子菲)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