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牡丹”名片更要提升消费体验

擦亮“牡丹”名片更要提升消费体验

因为一份“变味”的凉皮,让“牡丹之都”菏泽冲上社媒热搜、陷入舆论风波。不少网友称之为,一份凉皮“干翻”菏泽牡丹会。诚然,网友的愤慨自然是正义感的情绪宣泄和表达,我们也不会因为个别事件的发生,就全面否定牡丹花会、否定一座城市和它的未来。但历经三年疫情磨难的消费市场,正借着消费提振东风快速回暖的当口,更要注重对消费群体的呵护与尊重,让提升消费体验、激活消费潜力有着更牢的基础和更强的动力。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具有韧性。

事件发生后,曹州牡丹园对商户采取了“清退出园”的先期措施。其目的很明确,对于“不文明经营、言语粗暴,严重影响景区形象”的商户,必须先驱之而后快。进而引导景区商户“文明守法经营,热情礼貌待客,共同维护景区良好形象”。但显然,这一措施的采取尚未完全解开网友心中的诸多“问号”。比如,“到底是游客故意找茬,还是店主确实食品安全有问题”“‘温文尔雅’的执法人员是否存在执法不力问题”“对这样的商户是不是仅仅清退了之”等。凡此种种,都需要菏泽市给关爱菏泽牡丹花会、关注“凉皮事件”进展的网友一个圆满交代。

当然,我们也应该相信菏泽绝不会“因小失大”。近年来,菏泽坚持牡丹产业、牡丹文化“两手抓”,连续32年高标准举办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创新举办世界牡丹大会、“花开盛世”等系列节会活动,点燃牡丹文旅事业“引爆点”。毋庸置疑,作为平原地带的菏泽市,优质山水旅游资源相对稀缺,多年来,硬是凭着“一朵牡丹花”让“中国牡丹之都”金字招牌愈加闪亮,也成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节庆城市”。这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辛劳付出和心血汗水。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的是,创立一个品牌不容易,毁掉一个品牌很简单。大到一座城市的“名片”和形象,其建设与维护更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必须事无巨细,更要谨小慎微,把城市品牌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目前,给“牡丹之都”名片抹黑了的“凉皮事件”仍在发酵,但“相关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一步调查处理”的消息也在告诉网友和公众,此事绝不会“不了了之”。

根据最新的消息,针对曹州牡丹园内“凉皮消费纠纷”一事,菏泽牡丹区相关部门对经营者销售不合格食品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并责成备案机关注销其食品摊点经营资格。

我们看到,曹州牡丹园景区“凉皮消费纠纷”事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按照合同约定将该经营者清退出园,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涉事两名工作人员因现场处置不当已被停职检查。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相关食品进行采样检验,依法依规对涉事经营者作出以上处罚。

批评教育,及时送检,行政处罚,停职检查……可以说,事件之后,菏泽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回应社会关切,还原事件真相,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这次事件成为菏泽提升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推手。菏泽市还将深入继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加大监管力度。相关信息表明,当地文旅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正准备启动新一轮巡检行动,以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给消费者更满意的消费体验,展现菏泽发展环境的同时坚定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进一步打造好客菏泽的金字招牌。

菏泽的一系列举动,旨在实事求是处理好“变味凉皮”这一单一事件、给公众一个满意答复的同时,引导更多商户“以此为鉴、引以为戒”,以服务促消费,从而更加优化文旅事业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这起事件也给所有的商户们提了个醒,那就是“顾客是上帝,品质是生命,服务是宗旨”永远是经营者亘古不变的金科玉条。如若不然,消费者自然会选择行使“用脚投票”的权利,即便消费提振的“政策东风”刮得再猛,即便当地把促消费的平台搭得再好,也绝不会给“不尊重消费者”和“消费体验极差”的商户带来半点利好。

我们期待,菏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深入推动文旅产业大跨步的同时,加快提升消费体验升级,进一步擦亮城市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