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融”字,看见“蓝色粮仓”的崛起之道
蓬莱阁上,八仙过海的传说蜚声中外,海市蜃楼的奇景连接古今;长岛礁石,斑海豹在春天里懒洋洋地晒太阳,渔家号子在岁月的深处悠扬且嘹亮;莱山渔人码头不远处,“耕海1号”一期项目犹如一朵“海上花”绽放在碧波之上。
“耕海1号”一期项目
“耕海1号”二期项目
如今,“海上花”华丽转身,成为一束镶嵌在蔚蓝海域上的“宝石项链”——今年五一假期前,“耕海1号”二期项目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游客可乘船登上这条“项链”,感受“蓝色粮仓”+“蓝色文旅”的独特魅力。
每年可养殖优质海水鱼类20万尾、年产约15万公斤,年接待游客可达15万人次以上。养殖、观光、垂钓、住宿、餐饮、科普、科研……“耕海1号”创新性实现现代海洋渔业、海洋工程技术和海洋文化旅游一二三产业深度有机融合,开创了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新模式。
这个“融”字中,不得不提的是烟台海工制造。
制造了“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大国重器的中集来福士,于2018年成立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跨出了“油转渔”的坚实步伐。20余座海洋牧场平台相继投放,“耕海1号”“国鲍1号”“经海001号”以及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养殖工船等装备先后投产,“九仙云”海洋渔业大数据平台上线,成为贡献优质海洋蛋白的“蓝色粮仓”。
在这个“融”字中,不得不提的是烟台“经略海洋”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创新实践。
看,在1071公里海岸线的拥抱里,在1.23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一座座海洋牧场,正进行着“藏粮于海”的大变革,弹奏着“经略海洋”与“乡村振兴”的“双重奏”。
“积极转产转业、促进三产带一产。”在南隍城岛东侧大约3公里处,南隍村和经海渔业深度合作的7座智能网箱平台(“经海系列”网箱)已经拔海而起、投入运营,第8座平台也已列入建设计划。
“截至目前,全市渔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00家,辐射带动渔民2万多户。2022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185万吨,渔民人均收入达到3.7万元。”一座座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拔”海而起,“大渔”带着“小渔”,抒写着新时代“闯海”故事。
在这个“融”字中,不得不提的还有烟台“经略海洋”与拥抱“双碳”的融合创新实践。
“烟台100万亩海洋牧场每年可吸收碳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0万亩。”中国海洋大学测算。2022年年底,一笔来自大海的“呼吸”贷,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海洋蓝碳变成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成功落地。这一信贷产品突破性地将“金融”主体与“海洋生态修复”主题、“碳汇”要素融合,首创“金融+生态修复+碳汇”模式,为海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崛起的“蓝色粮仓”,兴起的“碳汇银行”。烟台在蓝碳研究上先行先试,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域性蓝碳评估中心,落地了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创新开展了区域海洋碳汇指数保险……
从一个“融”字,看见“蓝色粮仓”的崛起之道。目前,烟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46处,其中国家级20处。全市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40万亩,形成了海洋牧场“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的发展格局。
“2023年,烟台海洋发展工作将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国家战略,力争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冲刺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蓝色动能愈加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