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长,我赶时间,能开快一点吗?”近日,关于山东航空的段子在网上引起关注。3月15日,山东航空发布声明称,部分内容属于“戏谑”“调侃”,山东航空始终严格遵守民航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把控飞行标准、严格遵循运行规范。
原来,此前乘客赵先生发布视频称,搭乘山东航空的客机前往济南转机,因为飞机起飞延误1小时,他担心无法转乘下一趟航班求助机组人员,“麻烦机长开快点”,最终航班提前20分钟到达,乘客5分钟极限转机。一些网友、自媒体由此将山航调侃为“闪电航空”“中国俄航”“硬核山航”,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山航的声明多少显得“姗姗来迟”。面对网络上热传的各种段子,山航先前表示出不置可否的暧昧态度,甚至有网友质疑,山航是否出于提升自身知名度的考虑,“故意”不回应。不过,正如山航在回应中所言,“一些偏离客观情况的网络信息大量传播,恐致公众对航空安全和航班允许的严肃性、严谨性产生认知偏差。”
作为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交通运输行业,民航业与旅客之间本就天然存在着一道技术沟壑,这使得在日常出行中,很多旅客不太了解航空公司符合安全规范的相关操作,也因此造成了不少误会。
最直观的案例就是,旅客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肉眼可见良好,但航空公司却表示因天气状况原因,航班不得不延误放行。此类案例并非航空公司有意延误,而是可能存在航路天气状况差或航班抵达时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转差,抑或机场天气看似良好,但存在着肉眼不可见的风切变等危险因素。
至于航班“提前抵达”,是因为航空公司通常的计划飞行时间,都会留有余地,实际飞行时间比计划要快,也是很常见的情况。旅客切不可以为这是机长“开快点”抢出来的时间。
但是,旅客可以对航空专业知识不了解,但航空公司不能不始终树立专业的形象。这不仅是为了获得旅客信赖的基础,更是航空公司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所谓“山航的到达时间是指机长到家的时间”之类的段子根本就不应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这不仅是对山航专业水准的贬低,更有可能造成公众对中国民航业的错误认知。
虽然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旦飞机发生事故,其带来的后果和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因而自飞机成为人类交通工具以来,包括飞机制造商、民航行政管理机构、航空公司等在内的全球民航业始终致力于修改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始终致力于研发改进各种机上设施系统。
民航业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让飞行安全可控且有足够冗余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同时在最大限度上限制“人”这一影响飞行安全的最不可控因素。因此,任何逾越航空安全准则的个人行为,不管是“空中狂飙”还是“提早回家”,都是不可能被允许的。
对所有民航从业者而言,确保飞行安全不仅表现为安全地驾驶飞机,更应该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之中。只要是与飞行有关的事,就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哪怕是与乘客的交流,也不该有任何不合适、不专业的表现。
无论是山航还是其他航空公司,想要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且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保持航空安全、提高服务品质。总而言之,“闪电航空”“中国俄航”“硬核山航”之类的段子一点也不好笑,网友也别再拿航空安全来调侃了。(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