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河南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发布通告,因亏损十分严重,经营异常困难,拟于2023年3月1日起暂停运营商丘市市区公交线路。商丘是河南省市区人口超过百万的五座城市之一,如果真的停运将影响百万市民的便利出行。
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第一份通告
地方公交亏损,以至于陷入停摆困境,早就不是个例了。据媒体报道,仅仅是今年以来,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黑龙江漠河市等,都曾发出过类似的停运公告。在曝光之后,在政府部门介入下,这些公交公司重新恢复运营。
这一次,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也是宣布将停运的当天,又发布了纸质的最新通告:“将克服困难,确保公交不停运,不影响公众出行,此前发布的公告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同时,商丘市人民政府也做出通报,市财政一直按约定对该企业予以补贴。“市政府工作组已进驻,将依法依规查明情况,进一步纾困解难,确保市区公共交通正常运营”。
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第二份通告
其实,这些经营困难的地方公交,亏损原因大同小异。一方面,人口流失、出行方式多元化、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公交公司客流减少,客票收入降低。
另一方面,公交运营依赖财政补贴,而类似的小城市本就面临财政压力,补贴不到位,公交公司很难填补收支缺口。很多地方的公交公司,都是民营公司,一没有行政级别,二没有编制能吸引人才,现在面临经营困难,员工工资发不出,社保交不上,车辆保险买没钱买,选择停运也是无奈之举。
问题是,公交亏损,是不是只有彻底停摆这一条出路?给民众造成不便,又该如何破解?
公交由民营公司来运营,不等于它就是一个任其自生自灭的市场。公共交通是地方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民众出行便利,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公交停摆这种极端局面本就不该轻易出现。
之所以给公交运营进行财政补贴,正是为了让它维持在一个低票价,满足广大市民基本的低成本出行需求,同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公交停运以后,有条件的可以打车,坐私家车,那些中低收入群体,却失去了基本的出行工具。
在陷入停运风波发酵后,之前一些公告停运的地方公交,很快恢复了运转。地方公交公司的停运公告,更像是昭告外界给地方政府施压。问题是,如此重要的民生工程,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公交公司,岂能拿民众出行便利作为博弈筹码,一纸公告说停就停?
对公交公司来说,客源减少是客观事实,但维系运营并非只有停运一条出路,而且开源和节流并不矛盾。在收入减少的同时,完全可以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比如,既然一些线路乘客少,那不妨进一步优化站点和线路的设置,提高运营效率;再比如,乘客减少,也可以将大型车辆换成中小型公交,降低整体运营成本……而对于地方来说,哪怕财政压力再大,公共交通这样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和民生工程,也应该保证财政投入的优先级,不能因为有财政压力就直接砍掉补贴,或者一直延期不发,让公交公司自生自灭。
不管怎么说,民生工程不能说停摆就停摆,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转,该全力保障。面对经营压力,地方政府和公交公司理应充分协商,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不能把民众出行便利当做可以随意牺牲的代价,动不动就闹到停运这一步。(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