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强省看山东|势起风至,山东机床破局开路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先进制造业强省看山东|势起风至,山东机床破局开路

如果山东能在机床产业创新走在前,那么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无疑有了坚实的“基石”支撑,甚至对我国制造业自立自强增添巨大助力。

时下,芯片、新能源汽车几乎占据了行业的“顶流”,然而在国家意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点领域,工业母机(机床)与其并列。

这自不是无的放矢,作为生产机器的机器,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生产基础,是关系国家经济的战略性行业,小到手机、电脑,大到高铁、飞机,都离不开机床产业。

相比芯片、新能源汽车行业,我国机床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有辉煌的“十八罗汉”,多年来,我国占据全球第一生产和第一消费大国的席位,但目前“卡脖子”问题依旧存在,中高端领域,基本上是“洋货”攻城略地。

在全国机床产业版图上,山东机床一直占据着重要席位,在机床产业有比较优势,这里不仅有“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机床附件之乡”,还有为数不多硕果仅存的“十八罗汉”厂之一的济南二机床厂,如果将这种比较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势必助推山东的高质量发展。

“传统电盘每人每天仅能装配一台,节点较多且容易接错,机床60%电气故障因此产生,但智能电盘安装仅需10分钟”,在全国最大的数控面板、智能电盘配套企业——山东山森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山森数控”)车间,每年都有十几项专利诞生,其智能电盘属全国首创,占据国内机床行业电盘市场的80%以上。

山森数控正是滕州机床产业迈向智能化环节中的重要落点。

位于鲁南枣庄的滕州有着“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的美名,机床在滕州发展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巅峰时期,滕州境内有各种类型的中小机床企业达上千家,经过几轮市场的“大浪淘沙”,如何在机床产业领域站稳脚跟、掌握话语权,滕州开始了发展探寻,智能制造正是其中手段之一。

滕州因地制宜建设了大数据中心、机床云,依托数据赋能和工业互联网加持,让机床先进制造底色越发浓厚,并通过搭建了三大平台:建设机械工业园,调高企业集中度、组建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引进国家级机床质检中心,打造名牌产品,促进企业快速升级等配套措施,让滕州机械机床企业数量从高峰时的千余家,锐减2成,但产值却翻了几十倍,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滕州中小数控机床区域品牌在全国打响。

借助产业的智能升级,滕州域内的机床制造龙头企业,也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

如今,威达重工滕州高端智能重型数控机床装配项目正施工建设,一幢恒温恒湿的高标准厂房基本完成。

“滕州发展机床产业已有50多年,中小机床企业聚集,难免同质化竞争,陷入低端混战,因此我们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向高端发展的路线”,中国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胜表示,最近威达重工采购了国际一线品牌设备,生产面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这一方面可以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另一方面也能带动拉长滕州机床产业集群链条”。

滕州是山东机床产业发展的代表,却不是孤例,如果仅有滕州的中小机床,那么山东在机床产业并没有多少“闪转挪腾”的空间。

位于济南槐荫区的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济南二机床”)的“基业长青”,无疑让山东在大型机床制造领域占据了一定优势,也间接打通了“大型、中小型”机床的产业链条。

提到济南二机床这无疑是济南人乃至山东人的荣耀,中国第一台龙门刨床、第一台机械压力机就是其研发出来的,也是当时业内称的机床厂“十八罗汉”之一。

发展至今,济南二机床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锻压设备和大重型金属切削机床制造基地,被誉为“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产品广泛服务于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船舶、冶金、模具、工程机械等行业,并远销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

这家有着超80年“工龄”的老国企之所以能成为市场的“常青树”,创新驱动正是关键助力——其早早地建立了数字化研发中心、数控机床恒温装配车间。

济南二机床集团董事长张世顺就提及济南二机床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和制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打通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

这也让济南二机床“老国企”成为行业的“国家队”——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3项,突破了一系列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同步发展,济南二机床出口福特的大型高速冲压生产线,无论是技术、质量、可靠性和服务等,体现了世界级先进的技术和水平。

无论是滕州的中小机床还是类似济南二机床的大型机床,可以这么说,数字赋能制造业并由此推广而来的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山东推动机床产业迈向先进制造业的助推器,并借此助推山东机床产业由比较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仔细梳理山东机床产业,在中小机床产业制造、机床部分附件、大型机床的部分领域制造,山东具有比较优势,但在机床全产业链各环节尤其是高端装备领域优势不明显,这不是山东一个省的问题。

新华社曾刊发《“工业母机”,处在关键十字路口!》的文章就指出,我国在上游设计、制造端,在材料、零部件以及经验等方面基础薄弱,难以支撑我国在高端机床领域实现全面自主;在下游应用端,离开了进口原料,高端机床在我国如同“破铜烂铁”一样无用武之地。

而山东此时加注创新,强化数字赋能,以工业互联网推动机床产业“换道超车”可以说既贴合山东发展实际,也是一种发展探索。

特别是关键时期,在山东奋力“走在前、开新局”之际,具有举旗定向功能的“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让山东机床产业有了更为清晰的发展路径,强化数字赋能正是关键一步。

结合前期山东各地在机床产业上的实践,以及数字强省建设搭建的“数字高速公路网”——截至今年上半年,山东全省已累计培育省级数字经济园区85家,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5个,可以预见山东机床跑出“加速度”,按下“先进”的“快进”键不远矣。

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过程中,山东机床寻求更大的突破——无论是在工业互联网,还是在产业生态链,能够助力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升级,以此加速山东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工业母机”也更名副其实,山东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也有了“强基”。

山东机械工程学会会长、山东省高端装备产业协会理事长、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林江海教授认为,山东传统装备制造业量大面广,门类齐全,占据装备工业产值70%以上。强化机械制造业基础再造,“工业母机”机床的发展至关重要,对装备制造业来说,它具有战略性产业地位。同时,解决机械装备数字化智能化问题,机床更是首要课题。

路虽远,行则将至。机床产业实现更大突破还需要很多路要走,山东机床产业想要实现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迈向先进制造业,需要的不止是数字赋能,产业生态的打造、积极走出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标准化建设等同样至关重要,这不是一时之功,但也将会是山东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机床附件之乡”德州平原县的规模集聚和高质量发展,让山东发展先进机床制造少了些许顾虑——出现了机床部件、附件等机床配套产业生态链。

作为深耕机床附件的平原县龙头企业,我国机床功能部件中机床附件的核心制造商之一的山东征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征宙机械”),其公司党委书记张海清就这样形容机床附件——它就像“工业母机”之“手”,没有它,几乎所有的机床都只是摆设,就像面对着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却没有筷子和勺子,只能“望洋兴叹”。

专精于机床附件,让征宙机械成为我国机床附件细分市场规模最大的专业制造商之一,其80%产品出口美国、德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得益于征宙机械这样的机床附件龙头企业的带动,平原县当地拥有300多家机床附件制造商,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是中国机床小附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集散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机床附件生产制造集聚地之一。

平原县同样把工业互联网融入机床附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且高度注重产业生态建设。

早在2020年11月,平原县成立首家共享工厂,借助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利政策,平原县成立机床工具协会,打造机床附件共享工厂建设模式,抱团式发展,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为了能够持续保持技术优势,平原县还成立了机床附件研究院,通过引进云平台服务商,推进机床附件产业互联网在平原落地,推进“机床附件小镇”申办工作,促进产业集群的提档升级。

前文提及的济南二机床同样是如此,其牵头成立了12家机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开始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项目,掀起一场国产高档精密数控机床的强“基”之战。

滕州则依托墨子科创园,着眼于促进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倾力打造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为一体、国内领先的精密机床全链条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除了以上提及的典型做法,济宁站在了对外合作的前沿,山东首批认定的国际合作园区——济宁中欧国际数控机床产业园,引入欧洲数控镗铣床、数控车床、搅拌摩擦焊等整机企业和上游配套企业,将推动机床产业集群化发展。

目前,已入驻华数蒂德联合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奥地利-辰兴FKD高端立式车床、德国罗特勒深孔钻床、克莱蒙特铸件新材料等多家数控机床相关企业。

越发向好的产业生态、越走越长的产业链条、越来越多的智能应用场景,结合国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可以说,当下的山东机床产业“弯道超车”已势起风至,由此牵引带来的先进制造业动能将助推山东创新“走在前、开新局”。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

先进制造业强省看山东|势起风至,山东机床破局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