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邦智库淄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文化“两创”赋能“精神原乡”最美呈现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政邦智库淄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文化“两创”赋能“精神原乡”最美呈现

历史是精神的故乡,文化是最大的财富。

齐国故都、陶琉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历史为淄博留下的每一张“名片”都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7月27日,政邦智库淄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进入第三天,在参观了齐文化博物院、陶瓷琉璃展馆以及文创企业、文旅景点后,调研组专家们真切地感受到,文化“两创”给淄博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文化滋养和深度赋能。

政邦智库淄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文化“两创”赋能“精神原乡”最美呈现

让文化营养赋能城市

毋庸置疑,走进淄博,“齐文化”自然是调研组专家们讨论的最多的话题。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而齐文化变革、开放、务实、包容的核心精神,也让调研组专家们在调研参观中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政邦智库研究员任君看来,淄博的社会活力、发展动力都很强大,这与齐文化的浸润影响有直接关系,“齐文化在淄博有着很好的呈现,各类博物馆和展馆的物质遗存呈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从许多淄博人、淄博企业身上感受到了齐文化开放与革新的精髓。”

任君补充说,类似肉牛养殖、香菇种植等这些在固有观念中比较传统低端的产业,却被淄博企业做到了极致并取得巨大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受文化的影响。“从文化旧有的壳里找出新的元素,然后将它发扬光大,这也是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任君说。

齐文化作为淄博文化组群的“龙头引领”,融合了陶琉文化、丝绸文化、商埠文化、蹴鞠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文化元素,在山东的文化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山东是文化的高地,在以鲁文化为代表的儒文化广受关注的同时,更应不断拉升齐文化的影响力,让齐文化与鲁文化互融互促,进而丰富齐鲁文化的内涵,促进全山东的发展。”政邦智库研究员、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前主任李少义说。

政邦智库淄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文化“两创”赋能“精神原乡”最美呈现

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当文化“两创”成为文旅融合的尖兵利器,“泱泱齐风,陶韵淄博”正以符合时代的创新表达,散发出独特的魅力风情。

7月27日晚9点,位于淄博博山区的红叶柿岩旅游区依然游人如织、华灯璀璨。过去市区才有的“夜经济”,在博山已经走进了大山中。 这是该景区顺应疫情防控常态下特点,创新文旅融合模式,重磅推出夜游季项目取得的成功案例。

据博山区文旅局局长刘莲静介绍,该景区自2020年10月1日试运营以来,以绝对的黑马姿态持续引爆全省旅游市场,其中关键因素就是搭上了文化“两创”的快车。基于文化“两创”背景,筹建初期,文旅部门和投资方就将“如何把文化展示给世人、怎样打破发扬民族文化和市场之间的壁垒”作为思考的原点。他们最终给出的答案是:保护与开发结合、古今结合、文旅融合。事实证明,正是以旅彰文、以文促旅,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造就了红叶柿岩的成功。

政邦智库淄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文化“两创”赋能“精神原乡”最美呈现

近年来,淄博通过全面实施文化赋能行动,努力推动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淄博市陶瓷博物馆积极顺应数字化时代的潮流,打造成为“智慧博物馆”新高地。颜神古镇项目依托当地13座古窑、老厂房和传统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改造,吸引了国内众多高校和艺术家进驻工作室。

古镇的厚重历史和艺术气息,也吸引了不少曾经在外的年轻人返乡加入。曾在意大利留学工作的张雪出生在淄博一个“陶瓷世家”,在颜神古镇建设启动初期,她就选择回到家乡并成为了项目运营公司的职工。在张雪看来,“家乡就有‘诗’和‘远方’,又何必奔走他乡。希望古镇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吸进和留住更多年轻人。”

政邦智库淄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文化“两创”赋能“精神原乡”最美呈现

让文化与时代产生对话

历史也是资源禀赋,文化更是潜在实力。眼下的淄博,正积极把握机遇,致力于引领全社会合力形成文化“两创”突破的大格局。

今年5月,淄博出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突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六大创新突破”和“24项工程”,聚焦齐文化挖掘阐释弘扬、遗址发掘保护申遗和文旅融合发展,致力推动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奋力争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标杆城市。

“淄博市对齐文化的重视程度我们有目共睹,齐文化节也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八届。这18年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现在更需要一个有效转化。”政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如是说。在他看来,这个有效转化需要发挥这一代人的智慧和才干,以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载体,进行全方位的运营,让文化资源与当下时代产生对话而不是对抗。

高明勇表示,淄博提出主动融入“山东文脉”,打造“尼山淄水”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齐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有利于山东深耕齐鲁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文化高地。

(文|凤凰网山东 张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