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黄河滩,听山东发展的大河滔滔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行走黄河滩,听山东发展的大河滔滔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2021年的金秋,注定成为铭刻山东历史的又一个关键节点。在刚刚庆祝了党的百年华诞,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齐鲁大地,一路深切关怀,一路殷殷嘱托,为山东发展标注了目标定位,指明了前进方向。

“黄河宁,天下平”,九曲黄河从山东入海,黄河之水深刻影响了山东,孕育出璀璨夺目的齐鲁文化,泰山、孔子与黄河在同一地域空间汇聚,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落实好国家战略,既是山东的神圣使命,也是山东的重大机遇,在其中,山东沿黄诸县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着独特担当。

为展现山东黄河沿线县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展示他们新近的成果和大河时代奋斗激情,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5月,历经半年的时间,凤凰网山东深入山东沿黄9市25区县,开始了一段“沿黄大合唱”的媒体走访之旅。

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滩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古贫困黄河滩,如今旧貌换新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九省区,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作出了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山东以昂扬的姿态努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从黄河入鲁第一站东明段的末端溯流而上,沿着黄河大堤,我们追寻着东明的故事,近距离地感受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一个个村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承载着东明县黄河滩区12万群众的安居梦想,也见证着黄河滩区的历史性变迁。

为了让滩区群众“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苦涩生活成为历史,2017年,山东省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

作为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东明县任务艰巨。在全省28个就地就近淤筑的村台中,东明县占24个,其中长兴集乡占10个,涉及30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八号村台则是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的两个试点村台之一。

2019年8月,长兴集乡八号村台正式开建。历经前期摸底、清障、淤筑、村台强夯、涉迁村土地调整、新村工程建设、分房搬迁等诸多难关,2021年3月,四个涉迁村全部完成群众迁建。

这意味着,群众盼来盼去,终于住上了新房子,把“家”稳稳地安在了村台上。

在与村民的闲谈中,他们除了感慨过去的环境是多么无奈、新房有多舒适,谈的更多的是期待,期待更美好的生活。

这种期待的背后是他们没有多说的——在前期迁建摸排意见时对黄河滩有多么的不舍但又希望远离水患的急切,在施工建设时他们的“每日关注”,村台强夯时的“迫不及待”,新村工程建设时的“望眼欲穿”,分房搬迁的“近乡情更怯”……

在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映照下,期待的眼神不只是在东明县,也不止黄河入海口的垦利区,远离水患乔迁新居的黄河滩区民众,迎接他们的必然是值得期待的美好生活。

我们讶异于如今“流金淌银”的黄河发展澎湃动能

曾经的黄河山东段是“地上悬河”、多灾多难等代名词,如今这条滋润山东的“母亲河”正成为发展的动力引擎。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而设立的国家级新型战略新区。

新,代表着一切从零开始;新,代表着一切皆有可能。

山东科佳智能装备城项目位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依托黄河战略和起步区建设的机遇叠加的优势打造汽配全产业链。

“项目以自持运营为主,聚焦汽车配件及工程机械供应链研发生产、总部、外贸三大板块的招商引资,发挥中汽联资源优势,严格入驻企业资质把关,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发展”,山东科佳智能装备城项目董事长方子盛表示。

目前,山东科佳智能装备城项目已签约济南矿用电器、凯润工程机械、山东同鼎汽配等生产型企业,北奔、上汽红岩、临工、华菱等供应链服务平台以及二十余家主做汽配出口的外贸企业,初步完成覆盖汽车配件全产业链条,未来配备有商业综合体,这里将成为济南集大小车配件、工程机械、物流、仓储、综合商业于一体的“一站式”汽车后市场汽配产业集群园区。

这并不是孤例。当前,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基建”。

面对机遇,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垦利经济开发区立足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融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重塑产业新动能。

垦利经济开发区引导宝丰汽配、博马科技、胜通钢帘线、新发药业等企业引进数字化生产线,打造数字化车间。截至目前,宝丰汽配入选了省级“优势产业+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

沿黄工业明珠邹平,近年来,锚定高端制造,聚力推进产业换挡升级,各大支柱产业先后迈上产业链前端,推动邹平经济再上新台阶。

域内的魏桥轻量化基地,轻量化结构件、全铝车身总成、泡沫铝、铝型材、中试基地等5个项目陆续投产,国内生产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汽车制造全流程的轻量化研发、试验、制造基地正加速形成。

一边是项目上马的紧张有序,一边是工地上的热火朝天,黄河岸边崛起的产业动能正让这里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增长极。

我们钦佩于齐鲁儿女治理黄河的智慧和生态保护的毅力

“人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九十九道弯呀几十几只船哎……”,奔腾的黄河从平阴入济,流淌过长清、槐荫、天桥后,来到历城区。

盖家沟险工所在处,是黄河在历城区的起点,也是黄河在济南的第九道急转弯,也正是这个近乎直角的转角,造就了鹊华“视廊”上鹊山、华山、九曲黄河“同框”的壮美景观。

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历城区启动了沿黄15.9公里的生态工程建设,高起点规划策划,深度融合黄河文化,着力打造黄河文旅项目,结合鹊华通道和鹊华景色打造高质量的景观节点,形成独具历城特色的景观地带。

如今,作为黄河旅游风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不仅凭借其“一园一城、一湖三山、一心三廊、一环多景”的秀丽风光,成为历城区新地标,也成为济南市着力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深入推进15分钟健身生活圈的重要标志性区域样本。

作为沿黄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惠民苗木也充分发挥了作用。

惠民围绕高标准打造沿黄生态廊道和黄河生态经济带,实施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工程,新建林带2100亩,全面提升46公里沿黄森林风情带面貌。黄河下游著名的险工地段白龙湾,惠民县黄河河务局对沿岸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建有生态林、防护林,仅苗木品种就达35种之多,这里也成为惠民人的风景区。

守护黄河绝不只是防止水害,对于黄河沿岸生态保护,郓城黄河河务局秉承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定期更新、养护防护林树木,今春,郓城黄河在堤坝、淤背区栽植楸树、国槐、苦楝、白蜡等苗木3.88万棵,除了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同时还能保障防洪安全。

如今,郓城黄河在杨集险工的7坝、8坝、9坝,建设了连成一体的景观花园,市民在绿意盎然的休闲小道散步健身,在法治文化长廊学习保护黄河知识,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理念先行,改变如影随形;水流无声,变革悄然发生。

于是我们看到,从牡丹之都到石油之城,从险工段到黄河畔,山东一幅绿色发展的新画卷正在舒展。

我们体验到黄河文化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

“观罢了纱灯我就观古画啊,东梁上挂古画爱坏佳人啊啦……”,在利津县盐窝镇南岭村村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村头的二层戏台,在婉转悠扬的杨琴伴奏下,曲艺人正在表演。

琴声悠扬,伴随着旋律飘扬在村内古香古色的十里“老街长巷”,当地人开玩笑说,“连狗叫声都带着杨琴味”,移步换景,视觉与听觉都能得到抚慰——琴声伴奏,墙上的壁画,民居内的老物件,旧时的纺纱、织布和宴席,都“动”了起来,令人目不暇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重要一环,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于今年2月印发出台的《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优化文化旅游布局。

“‘老街长巷’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运作模式,沿老街集中建设非遗戏曲演绎、非遗手工制作、民俗文化展演、乡土风情展示等项目,打造集休闲、游览、体验、购物为一体的乡土民情旅游目的地”,利津县盐窝镇宣传委员张培锋表示,老街长巷目前已接纳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了沿黄9个村居环境的整体提升,逐步沉淀老街文化底蕴、打造老街文化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盐窝样板。

近看鱼山下房屋鳞次栉比,远看村落星罗棋布,犹如一幅水墨丹青,使人游目寓足,旷然大观。如今,子建祠、隋碑亭、羊茂台、洗砚池、梵音洞、闻梵处、摹崖石刻、观河亭、仙人脚印、碑林等也为景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大河滔滔,渠道漫漫。东阿县用文旅融合的方式描绘出诗和远方新图景,唱响了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嗨哟,高高举、齐放下,打周正、别歪啦……”一声黄河硪号从山东半岛吹向了渤海湾。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而又信心百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山东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走过黄河山东段这628公里,因为,所感、所知,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是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的主战场,在动能转换、对外开放、文化传承等领域独具优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

“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将黄河情怀映照初心,牢记嘱托,学习贯彻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山东乘势而上聚焦聚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文化“两创”新标杆,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塑造了一代代山东人,又激励着一代代山东人奔向美好——我们热爱自己的家园,就要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与美好同行,记录时代变迁,这是媒体的重要职责。期盼的眼神,澎湃的动能、治理黄河的山东智慧,验证了我们这组报道的意义所在,这是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推动中国前行的动力。

这次“沿黄大合唱”之旅会结束,但关注黄河变化、宣传黄河动态、记录黄河变迁仍是凤凰网山东关切所在。未来,凤凰网山东将继续发挥凤凰能量和传播优势,为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力争上游”做出更多的“凤凰贡献”!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