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照莒县
交通运输局驻阎庄街道阎庄村
第一书记在当地一家废品站
偶然发现了
两门写有“康熙八年制”的红衣大炮
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5月23日,记者从莒州博物馆了解到,近日莒县发现的两门“康熙八年制”的红衣大炮经过省文物专家的鉴定为当代仿制品。
莒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接到了群众的热线,说是从废品回收处发现了两门清代康熙年间的红衣大炮。在确定真假之前为了保护文物,将两门大炮放到了博物馆暂时进行保管,待专家鉴定。
“经过省文物专家的鉴定,通过大炮的铸造工艺、形制和铭文等方面综合判断得出结论,这两门大炮为当代仿制品。”工作人员回复,同时也感谢各界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
据了解,之前莒县也发现过大炮,但是目前馆藏的大炮因为锈蚀严重,看不清楚炮体上的字样,和此次发现的大炮无法进行字体的对比。
莒县博物馆此前收藏的红衣大炮↑
据此前记者采访,莒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发现文物我们是会有奖励的,金额不多,主要用于鼓励。”此次发现的大炮是在废品回收站,一旦鉴定结果为真品文物,那也将会给发现的人员一定奖励。
闲鱼同款“红衣大炮”网售2.68万
标注民国制造
记者在闲鱼检索发现,有店家正在销售山东莒县发现的同款“红衣大炮康熙八年制”。
店家写到,“铸铁红衣大炮一对,用料厚重,博物馆、民俗园、饭店、宾馆、会所摆放,长256 宽90 总高140 口径30,重2200斤一对”,售价“26800元”,但该商品标注的制造时期却是“民国”。同平台另外一个店家也销售同样规格的“铸铁红衣大炮”。
网售“康熙红衣大炮”图
记者放大商品图片看到,炮管上的文字“红衣大炮 康熙八年制”与新闻报道中莒县发现的“红衣大炮”高度一致。记者还注意到,该“红衣大炮康熙八年制”的上架时间是4月19日。
这两门“红衣大炮”的消息在网上发酵
是真是假?众说纷纭
记者联系了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海军史研究的陈悦。
陈老师告诉记者,山东发现的两门“红衣大炮”其实就是件臆造品,也可以说是根据想象造出来的工艺品。
陈老师告诉记者,这门“红衣大炮”有几个地方一看就不对。
一是炮身后的火门孔非常现代;
二是炮身上的各节炮箍分布混乱;
三是炮身上“康熙八年制”的铭文一看就是电脑体;
四是大炮铸造工艺非常现代,炮身上的开模线和过去截然不同;
五是这两门大炮铸造材质太好,炮身光滑。明清之际的大炮,除非用铜来铸造,否则表面斑斑驳驳、坑坑洼洼,绝不可能这么光滑。
陈老师介绍说,红衣大炮是17世纪初期经荷兰人(一说葡萄牙人)之手传入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最初称为红夷大炮,后为书写方便,常写作“红衣大炮”,但这样的名称是不可能出现在铭文上的。
另外,不管明人还是清人,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炮车的问题。陈老师说,炮车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运输问题,便于火炮机动灵活作战;二个是解决火炮发射时所需承受的后座力问题。西方人在十三四世纪就开始逐渐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而从康熙年间一直到道光时期,都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清代的时候,红衣大炮一般都是在固定位使用。小炮则可以架在木架上灵活使用,如下图这架小炮。
而山东发现的这两门“红衣大炮”,作为康熙八年制造的火炮,竟配备了铁制炮车。这明显不符合历史情况。再者,这两门大炮怎么移动呢?是人推着走吗,还是马拉着走?炮车上根本没有拖拽的相关连接装置,而且像它这种结构,大炮如果发射的话,强大的后坐力就会让炮车被反弹跑了。
最后,陈老师又给记者展示了几张福州亭江炮台上红衣大炮的图片(下图)。他告诉记者,亭江炮台上的大炮是道光年间造的,把它和山东的那两门“红衣大炮”做个对比,无论款型还是质地,都有很大差别。
福州亭江炮台的大炮
而就他所知,这两门所谓的红衣大炮,在淘宝或一些收藏品网站就可能买到,一般来说,它用来在风景区展示,或私人镇宅,而在7788收藏网上,也的确有同款红衣大炮在售卖。
某平台上售卖的大炮工艺品
网上售卖的同款红衣大炮
来源:齐鲁晚报、上游新闻、扬子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