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系列丨黄河岸边崛起的山东“呵护”力量(三)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人不负青山系列丨黄河岸边崛起的山东“呵护”力量(三)

编者按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为讲好“人不负青山”系列故事,凝聚保护生态的山东力量,未来一段时间,凤凰网山东将聚焦山东政府、企业、个人的生态“呵护行动”,尤其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方式推动保护生态等领域,挖掘这些行动背后的故事,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贡献“智慧”,献礼党的二十大。

本期推出第三篇——黄河岸边崛起的山东“呵护”力量(三)。无论是相比济南、菏泽、东营3市做好水文章、呵护好生态,还是泰安、德州、淄博更为聚焦、严厉的生态措施和打好生态、文化牌,济宁、聊城、滨州既有前几个地方的围绕水的“守土有责”,也有更被凸显的黄河文化传承,更为明显的是三地都在探寻让黄河安澜造福人民新路径……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济宁、聊城、滨州,在历史上均是声名赫赫,运河故都是济宁的名片,山陕会馆见证着聊城过去的荣光,孙武故里诉说着滨州人的智慧与气魄,虽发展各异却因黄河串连。

以水做魂、文化做根,济宁、聊城、滨州三市因黄河从过去走向未来,在“呵护”黄河生态中因地制宜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用黄河安澜推动人民幸福……

携黄发展,运河古都的“自觉”

3月4日,由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和济宁城投等部门联合主办的“黄河岸边是家乡”济宁青年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行动集中活动在梁山县举办。

前期,济宁多部门已在梁山县黄河沿线开展巡河护河、水质监测、植树造林、黄河阻泳等志愿服务,取得良好成效,并发布了“青力绿滩”生态提升、“黄河力量”红色赓续和 “幸福家园”助力滩区群众安居等3项富有济宁特色的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项目。

这既是当下济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举动,也表明了济宁的“黄河文章”聚焦——梁山县以及“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这一点同样可在近期的“梁山行动”看到——3月12日植树节,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梁山县黄河淤背区土地,携手同植一片绿,并肩共护母亲河。

这并非是梁山县社会各界首次在黄河增绿,也并非仅有增绿项目。

植绿黄河,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久的任务,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植树期间,梁山河务局等多部门分别举办了“大手牵小手 共护母亲河”“植绿黄河岸 济宁在行动”等亲子植树活动,培养守护黄河、植绿黄河的“接班人”。

在黄河梁山堤防,与如火如荼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同步进行的是一场针对在黄河工程违规种植、偷盗黄河“三林”的专项联勤联动行动。

以梁山县为依托,近年来,济宁市以项目建设的新作为、新成效,保护好黄河、治理好黄河。

例如济宁市在梁山县展开的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湿地修复与生态保护工程,重点实施黄河沿线湿地水系净化、水污染综合防治、生态渠道建设等工程,建设8.6公里绿色生态保护长廊和1260亩外围缓冲带。

保护好黄河文化同样是其中关键一环,济宁市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领域的优势,深挖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统筹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发展——保护修复贾堌堆等黄河人家、黄河滩区、黄河遗风景观,打造行走黄河体验基地,串联微山湖、南阳古镇、太白湖、十里画廊等文旅综合体,全力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黄河生态休闲廊道。

尤其是作为黄河流域内的文化承载地之一,水泊梁山传承《水浒传》的忠义元素内核,携带自身浓厚文化烙印,引领区域文化发展,这让梁山县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比生态环境修复、文化创造性发展的项目为引,济宁用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呵护”黄河岸边的滩区居民。

自2017年该工程启动以来,济宁市历时4年,总投资22.43亿元,通过外迁安置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滩区百姓频受黄泛之苦的世纪难题,让18723名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不仅要挪出“穷窝”,还要拔除“穷根”。迁建过程中,济宁市以“高标准建成居住社区,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社区内,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商业街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并且探索实施了“三区同建”模式解决迁建民众的“后顾之忧”。济宁市依托黄河滩区土地成方连片、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一产为主、接二连三”的思路,在滩内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区,滩外建设家居产业园区,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促进产业振兴。并且通过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开展多工种多班次培训等手段促进群众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

保护、治理的“守土有责”,让运河古都济宁的魅力超出了山东,闪耀在黄河沿线,更多的“黄河行动”伴随济宁的高质量发展将在“十四五”期间逐一落实。

黄河安澜,水韵聊城力争上游

“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这是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承诺和对自己的要求,如今这承诺和要求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如果描写鲁西明珠聊城市,水是绕不开的话题。聊城特色就是“水”: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环抱着独一无二的宋代古城,黄河、京杭大运河、徒骇河都从聊城经过。

其中,聊城境内黄河河道长59.51公里,主要流经阳谷、东阿二县,黄河支流金堤河长80.8公里。

从黄河出发,近年来,聊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长治久安,高效节约集约水资源,全面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聊城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水是聊城的城市之魂,在聊城的“黄河文章”中生态优先同样是把水安全保障放在优先位置。

以黄河干流、蓄滞洪区、支流河道和引黄干渠为架构,聊城市加强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全力保障黄河聊城段长久安澜,并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构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防洪安全高效保障、生态环境持续健康、景观功能丰富多样的现代水网体系。

尤其是2020年以来,聊城市实施了一批引黄灌区节水工程,通过健全完善渠系和管网工程,补齐计量设施短板,连年实施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骨干和末级灌排体系、田间节水体系,有效促进了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某种意义上讲,水是聊城的魂,文化是聊城的根,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聊城也处于“大运河文化带”与“黄河生态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在文化保护、传承领域有丰富经验——境内遗留文物古迹400多处,有6处遗产点和2段河道被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有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等书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这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奠定了基础。

通过推动法治化保护、活态化传承、大众化弘扬黄河文化,聊城市深入挖掘和阐发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调查梳理沿黄区域文物点353个、文物保护单位419个、实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3个、《阳谷寿张黄河夯号》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十三五”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艾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王道口民俗村提升改造项目、位山黄河公园项目阳谷陶城铺和东阿艾山卡口被命名为山东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策划了黄河+康养旅游、黄河+生态旅游等产品……数据、项目和荣誉既在说明聊城对做好黄河文化这篇文化的做法,也在说明渐行渐优的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

而千年古县东阿坚持生态立县、多元化发展、非遗传承,用文旅融合的方式描绘了诗和远方的新图景,实现了从“沙尘漫天”到“绿水青山”的蝶变。阳谷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融合作为工作重心,打造黄河、金堤河生态旅游、生态采摘、农家乐等项目,发展沿黄地区生态旅游,打造具有阳谷特色的黄河文化……在述说着聊城黄河故事的县域篇章。

整体与部分联动,水与文化交融,聊城“力争上游”正加速成为黄河岸边的“水上明珠”。

因黄而兴,渤海雄邦的发展跃升

渤海之滨,黄河之州。

黄河从青藏高原走来经山东半岛注入渤海,因携带大量泥沙、河流速度放缓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滨州正是黄河三角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素有“渤海雄邦”之称。

94公里黄河在滨州穿城而过,滋养了滨州9660平方公里的大地。千百年来,从老北镇到新滨州,这座城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用滨州百姓一句话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滨州这座城市。

正是因为对黄河的这种感情,“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黄河力量支撑着滨州因黄河而美、而富。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滨州虽然依河傍海,土地却并不肥沃,越往北,土地盐碱性越大。如何在盐碱地里讨生活?“治黄、用黄、兴黄”三步走这滨州成为生机勃勃之地。

1946年人民治黄从滨州起步,70多年来,矢志不渝地开展黄河治理保护,坚决守住黄河安澜这一底线。

如今的滨州,建有引黄水闸14座,拥有万亩以上引黄灌区13处,灌溉面积580多万亩、补源面积20万亩,多年年均引黄河水12亿立方米,引黄供水范围覆盖全市95%以上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在北部重盐碱地改良和河湖水系生态用水调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黄河水的滋养下,滨州打造千亿级粮食产业集群有了水源保障,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的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

并从2017年开始,滨州市紧盯黄河滩,打造新样板,实施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大力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和高效生态农业,圆了沿黄群众的“安居梦”和“致富梦”。

在拥河发展过程中,滨州始终把黄河沿线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这是滨州“林水会战十年行动”的经验,也是让黄河安澜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滨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治理,综合整治,坚决守牢黄河生态“底色”。同时,以黄河为轴线,滨州规划建设黄河中央生态公园,全面打造河美水秀、城河一体的生态长廊。

如今黄河在滨州已成为生态之河,但这并没有让滨州止步,围绕打造黄河流域“明珠城市”滨州还做了诸多努力。

例如,滨州以“智者智城”文化品牌塑造为主线,坚持文体旅融合并举,系统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大力传承弘扬孙子文化、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海洋生态文化,加快打造独具滨州特色的黄河旅游目的地和沿黄城市会客厅。

同时,滨州黄河流经的区县的“不约而同”,不仅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些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也加速了滨州向“黄河时代”迈进。

黄河小街湾是滨州市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处,滨城区打造集文化传承、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黄河生态体验区,展现“城市亲近黄河、黄河融入城市”特色魅力;惠民县围绕高标准打造沿黄生态廊道和黄河生态经济带,实施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工程,全面提升46公里沿黄森林风情带面貌,并因此发展起特色富民产业苗木产业;邹平黄河水利风景区依托黄河工程和水土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一带三区”工程,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学习宣传于一身,已成为周边自驾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滨州的幸福河,滨州制定了更长时间的制度安排——构建了“10年规划+5年方案+1年要点”的制度体系,组建了“领导小组+指挥部+研究院”的工作机构,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板”。

随着第二个十年绿化行动深入推进,滨州因黄河而兴,也将因黄而美,发展跃升。

……

山东沿黄9市——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虽聚焦不同,有的城市以做好水文章为主,有的城市注重呵护生态、滩区民众,有的城市在黄河文化的推陈出新上有实绩,但目的均是一致,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并通过努力让黄河安澜进而造福沿线居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9市的不负黄河必以“幸福河”来呼应……

下一期:人不负青山之加注环保,山东国企的“不约而同”,看水发集团、华鲁集团、山东能源等国企在环保领域的新举动,在《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指引下,山东国企又会在哪些领域聚力突破,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将扮演重要角色……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

人不负青山系列丨黄河岸边崛起的山东“呵护”力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