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系列开篇|让好生态成为山东的代名词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人不负青山”系列开篇|让好生态成为山东的代名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山水海岱间,济南的泉、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还有泰安的山,“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让你流连,“东方太阳城”给你风情和浪漫,细赏国色天香的牡丹,看那滚滚向前的黄河入海,好一副山河壮丽之景。

图片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来源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

谁不想要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绿水青山的“一颦一蹙”,让我们脸上带着笑容,那绮丽的山、秀美的水让我们顿生澎湃之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下,那碧水、蓝天、青山是山东转型升级成色的“检验员”——山水海岱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还是传统模式的“涛声依旧”,以决战之姿力求取得突破的山东给出了答案……

深秋入东平,划着小船,开阔水泊两岸,嬉戏的青头潜鸭,俯冲的三色喜鹊,与金黄色的芦苇相映成趣;白色的水波浪花勾连起朵朵涟漪,摇桨声和着夕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常年水面208平方公里,作为黄河中下游唯一重要的蓄滞洪水库。

前文描述的东平湖美景在几年前还是另外一幅情景——乱圈乱占的网箱网围一度占到水域一半以上,过度投饵养殖导致水质恶化,湖内采砂船昼夜轰鸣,搅动湖水浑浊不堪,湖边餐船将垃圾倒入湖里,臭气熏天,种种现象令人担忧。

但就是这种发展并没有让东平湖生活的居民走上幸福路,不少当地人表示,“渔民比狠比快,渔网直接拖湖底,就是这样,收入也并没多大增长”。

人与自然一体,破坏环境就是破坏自己的家园,即便是“竭泽而渔”也并不能赚个“盆满钵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随着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还是泰安市委、市政府都把眼光放到了东平湖,既是因为其对黄河安澜的重要作用,也是因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于是,在84公里的湖岸线可视范围内,东平县全面打响东平湖生态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关停污染企业、清网净湖、取缔水上餐饮、建设环湖生态隔离带、修复破损山体、清理砂场、拆违清障、清理菹草、治沿湖环境等九大行动陆续展开。

如今东平湖生态效应显现,湖水常年保持Ⅲ类水质标准以上,芦苇荡成了鸟儿的天堂,栖息着上百种水鸟。

同时东平也发起了另外一场攻坚战,“守着好风景,不能让群众过穷日子”。

一水之隔的水浒影视城是东平县吃上“生态饭”的例证。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东平县成立了文旅集团,大力发展以东平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引导渔民转产旅游业,吃起了“旅游饭”。

图片

东平水浒影视城演出现场(来源:东平县人民政府)

并且以生态防护林为基础,东平县因地制宜发展“林+中草药”“林+旅游”等模式,引导沿湖群众走“林上有产品、林中有旅游、林下有经济”的经营之路,推动生态效益变成群众福利。

东平县的实践表面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溢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但东平不是个例,实际上,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再到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正在实现。

作为济南“南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态村,但在之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芦南村在十几年前是偏远、荒凉、贫穷的代名词,因为临近山,村民一度以采石、放牧养殖为生”,芦南村党支部书记贾虎平表示,“我们认识到采石、放牧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已经不适合我们村发展,如果继续下去,后辈哪里有绿水青山?”,从2005年开始,芦南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封山造林行动。通过连打“三年山体绿化突击战”和每年不间断地补种,目前共栽种各类树苗120多万棵,荒山绿化率超过80%。

并以封山造林为始,芦南村又相继发起“村庄迁移”“打造田园综合体”等攻坚,实现了“从落后农村到现代社区”“村民由传统农民到新型农民”“村里从单一农业到三产融合”三大转变,民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如今站在芦南村云台山半山腰,远处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进展有序;山楂产业研发中心又迎来一拨新游客,他们聊着“楂啤”,动手制作山楂枕头;转身山中漫步,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伴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声,身心放松……

图片

芦南村云台寺一角(来源芦南村)

“人不负青山”,是我们当代人的“守土有责”,也是面向未来的最大发展潜力。

黄河在这里入海,登泰山而小齐鲁,沂蒙山勾连起鲁中与鲁南,黄渤海潮涌齐鲁海岱间,山东生态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口众多,生态平衡易遭到破坏,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考验着山东人。

2月12日,省委书记李干杰来到德州市,深入企业、园区、水利枢纽、基层单位等,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并调研安全生产、安保维稳等工作。

在调研中,李干杰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持续改善。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好生态环境”既是山东的发展理念,也是现实所需,认清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关系,对于打造好生态,山东不遗余力。

2022年新年第一天,山东即发布《关于表彰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除了表彰先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号召全省人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同样是其目的。

图片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是我们的愿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的行动。

济南市历下区发展和改革局等100个集“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以及张小滢等100名“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个人”是推动山东生态环境保护涌现的典型,只是,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典型与努力。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万千个呵护力量,能让好生态成为山东的代名词。

未来一段时间,凤凰网山东将聚焦山东“人不负青山”的政府、企业、个人行动。

从先进集体出发到参与的普通个人,既关注其成果——山东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展示他们为人民“绿水青山”事业的奋斗激情。也展示他们的改革攻坚——面对传统发展模式如何绿色转型,已发生的环保安全事件如何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又如何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这是我们落脚点,也是社会的关注点。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讳疾忌医”,面对环保安全问题置之不理、敷衍塞责既无法打造好的生态,也无法让人民满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谐的大自然亦是我们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让我们携起手来,构建起“呵护”环境的力量,保护我们的家园……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

“人不负青山”系列开篇|让好生态成为山东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