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坚持“一河一策一专班”制度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济宁坚持“一河一策一专班”制度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济宁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相关要求,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系统治理水环境污染

坚持“一河一策一专班”制度,全面落实《黄河干流(山东段)水质稳定达标及总氮控制专项方案》任务,确保水环境稳定向好。一是紧盯水质改善提升目标。落实县级领导水质断面包保机制,推动水质断面达标保障落在实处,确保完成南水北调干线优良水体比例稳定达到100%,国、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6%目标。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抓好133个水污染综合整治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督导调度,确保建成一个、验收一个、投用一个、见效一个。三是持续开展汛前面源污染专项整治。以黄河干流、南水北调东线干线、入湖河流为重点,全面排查清理城乡面源污染,确保消除水质隐患。这项工作正在开展,确保在汛前完成。四是开展汛期水质保障专项行动。高度关注雨情、水情,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排涝对断面的冲击,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

综合治理土壤污染

聚焦重点领域,突出源头管控,确保土壤环境绝对安全。一是全面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督促重点监管单位严格落实自行监测、隐患排查等法定义务,严防土壤修复产生二次污染。二是全面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积极推动全国首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建设,完成化工集聚区、危废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三是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以黄河干流10km范围为重点,对全市范围内固体废物非法堆放、贮存、倾倒和填埋点进行拉网式起底式大排查,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精细治理大气污染

紧盯PM2.5、PM10、综合指数、优良率重点指标,针对不同季节污染特点,加强研判分析,强化人防、技防协同发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是深度治理工业源。焦化、水泥等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包装印刷、有机化工等开展低VOCs含量原辅料使用替代,分类治理涉气产业集群,确保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二是深度治理移动源。以重点用车单位门禁卡口为抓手,大力推进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迭代,全面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定位管理。三是深度治理扬尘源。综合运用走航监测,全面加强道路积尘负荷监测考核,推动各条工作线常态长效抓好施工工地、煤场堆场、港口码头、石材加工、裸露土堆、停车场等重点领域治理。

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扎实做好助企攀登。加快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会同工信、能源、交通、农业农村部门,更大力度推进四个结构调整,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快推进沿黄工业园区梳理规范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园区依法依规生产,严把项目准入关口,服务更多更好项目落地,大力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强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创建。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要求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全力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