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未来已来” 济南企业如何拥抱数字化转型?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工业互联网“未来已来” 济南企业如何拥抱数字化转型?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撑,工业互联网正成为席卷全国的浪潮。

2018年至2021年,“工业互联网”作为关键字,先后四次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山东省两会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强做大工业互联网。

作为老工业城市和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正抓住工业互联网的东风,以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契机,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济南企业也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工业互联网正是这一机遇的重要抓手。

助力降本增效 工业互联网正加速落地

工业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它对传统产业的意义何在?在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方案总监陈淑伟看来,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工厂从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制造业企业面对人力资源和成本的增加,利润压力越来越大,如何降本提效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已从前些年的‘概念’成为实实在在的现实需求。”

陈淑伟所在的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济南企业,长期专注于工业联网通讯领域的设备、软件及云平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以“联网”为核心的工业物联网软硬件解决方案服务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工业制造业、农业、电力、共享、消防、智能楼宇、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在有人物联网的帮助下,不少省内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改造赋能,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该企业是山东钢铁行业排名第三的龙头企业。但是这样一家企业也面临信息孤岛、生产计划全流程把控差、能耗环节掌握不清晰、排放攀升管控压力大、设备无法集中联网管控、数据不能实时监测等一系列传统钢铁行业的共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2021年下半年,有人物联网为鲁丽钢铁建设出一套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实现对全厂实时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和监控,严格把控生产计划,提高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排放,实现全厂的信息化、智能化。

陈淑伟表示,对于鲁丽钢铁而言,工业互联网降本提效的效果十分明显:从原来的人工报表统计转变成设备全自动统计数据,仅仅每年节约的纸张费用就达到5万余元;通过对风机、锅炉、空压机等高能耗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平台生产线,车间,厂区由点到面进行能耗分析检验节能效果,及时对节能目标进行纠正,能耗成本每年可降低近百万元。

此外,数据平台将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云,结合ERP,PLM等企业管理系统,MES等生产运营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传输,计算,存储,巡检人员通过系统利用数据作为计量工具,即可与实际生产中的指令,配方进行比对校验把控质量,整个工厂减少了数十名巡检人员,进一步实现了降本增效。

赋能先进制造 济企纷纷推进数字化转型

但是,工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赋能改造,其意义远远不止于降本增效。陈淑伟表示,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济南企业正通过数字化车间建设,实现对车间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科学管控,大幅度提升车间计划科学性、生产过程协同性、生产设备与信息化系统的深度融合度,并在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基础上进行透明化、量化管理。济南永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首套水刺非织造全流程智能制造生产线”就是这样的典型。

“你看到的这条智能生产线我们拥有智能制造系统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经过3年的建设,年生产能力已超过2.5万吨,实现了智能制造生产全流程的打通,在国内同行业尚属首家。”2月25日,永信非织造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语气中的自豪。

王晶介绍,2017年,永信非织造材料集团公司设立济南永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投资近13亿元兴建9万吨生物质纤维非织造材料智能制造项目,一期投资近4.8亿元,已建成三条水刺生产线并投入运行,其中两条线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物资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永信主要面向全球市场供给高品质水刺非织造布。这是一种品质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非织造材料,永信的品质在国内甚至全球也是首屈一指,超过70%的产品出口海外的高端客户。通过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等产学研机构的合作,永信打造了以订单为驱动的全产业链全流程的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实现了低成本、高品质、高运转效率,满足了高端市场的敏捷交付需求。国外高端客户对永信产品的信心与日俱增,疫情以来每年订单量都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增长。“高端产品订单从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现在已达到了千万元,这种变化就是因为客户看到了永信智能产线对品质的高效管控。”

不仅如此,工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让永信实现了越来越少的水、电、天然气消耗,越来越少的烟尘、固废排放,并给予员工更为安全的空间和保障。

王晶告诉记者,永信依托工业互联大数据平台,正在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质量智能控制闭环系统。这意味着未来永信智能制造生产线现场的人工质量控制干预将逐步解除,改由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学习、自诊断、自修正”的非织造材料智能制造,进一步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引领行业发展。“未来我们的目标要做非织造材料行业的灯塔工厂,成为‘数字化制造’的示范标杆。”

济南将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能级

近年来,济南工业互联网领域捷报频传。去年11月24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公示名单,济南市共有8个案例入选,数量占全省1/3,居全省首位。其中,浪潮、万腾科技、双端科技、济南二机床、山东有人、神思电子、驿亭文化等我市工业互联网优秀服务商“走出去”,对外赋能打造了7个典型应用案例。力诺特玻与意大利服务商OCMI-OTG共同打造的智能车间案例一同入选。

成绩的取得,与济南市工信局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济南市工信局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加快推进济南工业互联网发展安排部署,从强化基础网络支撑、加大平台体系建设、促进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加大产业生态培育的力度,不少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星火·链网”超级节点落户济南,作为全省唯一超级节点,建成后将为山东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国家级关键基础能力支撑。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落地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确定性网络。济南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获批建设,拥有10个规模较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已累计建设5G基站设施2.7万余个,居全省首位。

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浪潮云洲连续3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万腾腾云、双端紫菜云、奥太焊接平台入选工信部面向行业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34家企业入选省级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数量居全省第一。

围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场景,济南打造18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入选全省百大典型应用场景。培育5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覆盖电子信息、冶金钢铁、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点-线-面”应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济南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济南市2022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进方案》要求,以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目标,围绕智能经济强市和数字先锋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网络、平台、安全、融合应用、产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聚焦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内网改造、标识解析推广等八大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能级,助力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今年济南将加快“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济南)、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内网改造升级,建设8-10个国家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2-3家工业互联网园区,打造2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示范项目,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水平显著提升,推动全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