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沿黄大合唱丨拥河发展,产业“突围”彰显“实力惠民”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这就是山东·沿黄大合唱丨拥河发展,产业“突围”彰显“实力惠民”

这就是山东·沿黄大合唱丨拥河发展,产业“突围”彰显“实力惠民”

编者按

滚滚黄河,由东明县入鲁,在垦利区入海,惊涛澎湃着,掀起万丈狂澜,一幅宏伟的蓝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缓缓铺展开来。为讲好山东黄河流域的发展故事,凝聚保护黄河的山东力量,凤凰网山东将挑选山东9市沿黄区县,集中报道沿黄区县在“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的探索,为山东走在前凝聚智慧,也为沿黄区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本期推出滨州市惠民县篇。在黄河流经的滨州四区县中,既有能源制造业强县,也有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心城区,惠民是独特的,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苗木、食用菌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加速迈向现代化,带动富民强县,这让黄河之滨的“老渤海精神”诞生地,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惠民智慧”。

大河涛涛,声不断。黄河每年携带着亿吨泥沙缓缓注入渤海,给沿线的区县带来丰富的“宝藏”。

借黄河“馈赠”,有的区县崛起为能源重镇,有的区县成为文化旅游大县,惠民县则以农业现代化破题——打造“粮食+蔬菜、食用菌、畜牧”的“1+3”特色产业体系,以苗木产业助力富民兴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路。

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孙武故里、渤海革命老区,在大河时代正彰显实力……

生态黄河,苗木惠民

从青藏高原远道而来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冲积平原——黄河三角洲,这里是小麦的“天堂”,也是能源要地,更是山东的“储备”土地。

身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惠民享受着“母亲河”的“祝福”——惠民因孙子而闻名,历为州、府、郡、县治所,素有“鲁北首邑”之称,也曾是渤海革命老区机关驻地,孕育产生了著名的老渤海精神。

在“黄河时代”,这份底蕴化为了干劲,让惠民县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2020年10月,惠民成功举办第九届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绿化苗木交易博览会,沿黄流域九省专家领导齐聚惠民,皂户李镇苗木产业成功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作为苗木届的盛会,惠民为何能够连续举办9届?这既和惠民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些举措有关,也有其境内独特的苗木产业直连。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惠民县皂户李镇前找李村引进种植了八里庄杨,作为当时惠民第一个引进苗木种植的村庄,这是惠民绿化苗木种植的发源地,从此揭开了惠民苗木产业发展的序幕。

皂户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秀杰表示,当地一直把苗木产业当做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建市场、举办苗木博览会、加强土地流转、多元化种植等措施,让苗木产业成为特色富民产业。

自动播放

以发源地前找李村为例,截止目前,该村从事苗木销售的有150人,在外流转土地种植苗木25000亩,苗木大户年收入达300万元,该村实现苗木年销售额过亿元,群众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生活日益富裕。

通过多年的努力,惠民形成了以苗木繁育、林下经济、园林设计、园林机械、数据信息、乡村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全县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近百处,苗木从业人员超4万人,年产苗木约1亿株,产值超20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蜡、国槐生产基地和绿化苗木交易市场。

“除了线下的实体交易市场,我们在信息化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王秀杰举例当地通过打造了苗联通等手机APP,北方白蜡网等网站,让苗木价格、存量以及供求信息一清二楚,“我们还努力在抖音等平台做苗木直播,有企业一年成交量达到2000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自动播放

这远没有结束,作为沿黄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惠民苗木也充分发挥了作用。

惠民围绕高标准打造沿黄生态廊道和黄河生态经济带,实施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工程,新建林带2100亩,全面提升46公里沿黄森林风情带面貌。黄河下游著名的险工地段白龙湾,惠民县黄河河务局对沿岸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建有生态林、防护林,仅苗木品种就达35种之多,这里也成为惠民人的风景区。

并且惠民不断擦亮黄河三角洲苗木产业品牌,以黄河文化推动苗木产业内涵不断丰富,突出苗木产业提档升级,与北京林业大学共建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绿化苗木研究所,推动建设惠民县黄河下游白蜡、国槐林草种质资源库……

一棵棵绿色苗木在黄河三角洲成长,小小的苗木,富民兴县的大产业,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先后落户惠民,生态与发展齐飞。

产业“突围”,富民兴县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在惠民县境内流程46.28公里,给沿岸带来了丰富的水土资源,这让惠民在发展农业领域有独特的优势,借势成为产粮大县、农副产品生产大县。

天上是无人机,地下是无人车,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病虫害防治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在产业园的食用菌扶贫示范园里,146个食用菌温室大棚全部安装了窄带物联网生产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监控平台的大屏上报警记录、数据表格、视频监视、发菌车间、气象站等实时数据清晰可见。

食用菌培植实现智能化,这对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食用菌的惠民人而言是一种“跨越”,告别了以往“散小”模式,节省人工的同时,亩均效益也得到提升。

“惠民县是农业大县,近年来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强农富民产业”,惠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寿光表示,通过实行园区引领,推广设施栽培,培育形成了齐发果蔬、冠铭菌业、农业产业园食用菌生产示范园等生产示范基地和香菇、银耳、平菇、金针菇、白灵菇、黑木耳等12个品种,形成了7个食用菌重点生产镇。

并且,惠民以科创支撑、智慧数字赋能,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的院所对接,合作开展了香菇新品种区域试验等一系列的实验。与四川农科院合作,引进了玉木耳、粉木耳等珍稀品种,其中粉木耳将进一步优化调整惠民食用菌产业结构,提升惠民食用菌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自动播放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沿黄区县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食用菌产业发展是惠民农业现代化的“突围”的一个“窗口”。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惠民重点培植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995万平方米,年产量达到16.8万吨,带动10余万人就业,在助力当地人致富增收、产业兴旺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领域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

惠民县也因为“小蘑菇”大产业,先后被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食用菌特产基地”“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成功举办2021年山东泰山科技论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有此基础,又有当地的绳网产业发展做参考——惠民是全国最大的化纤绳网生产基地,全县绳网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全县塑料绳网生产及加工业户达到7000多个,产能规模200万吨,产值220亿元,形成了集原材料供应、研发设计、成品加工、品牌培育、市场销售、应用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集群体系,食用菌产业的现代化之路还在加速“奔跑”,并引领了惠民农业的其他领域。

突出特色、放大优势、深挖潜力,惠民以三产融合为路径,以粮食安全为根本,打造形成了“粮食+蔬菜、食用菌、畜牧”的“1+3”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了瓜菜与食用菌周年栽培,四季供应。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惠民推出县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惠民原耕”,并且培育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已达到20.5%,年产值41.4亿元,其中食用菌、花木主导产业产值26.7亿元。

长在黄河岸边的“小菌菇”,牵动着惠民农业“大跨越”的现代化路。

厚重的历史,往往伴随着悠久的农业,特别是黄河流经的区域。当前,我们已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当中,黄河沿岸的农业发展也迎来新契机。

浩浩荡荡的黄河,滋润着惠民这片红色热土,惠民人民栽植的生态绿化树木,宛如一条条“绿色飘带”洒落在河边,一河之隔的产业园里粉色的菌菇正在成长……“实力惠民”正以农业为突破口,让黄河安澜,也让“母亲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