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黄河滚滚奔向东南,由东明县入鲁,在垦利区入海,惊涛澎湃着,掀起万丈狂澜,一幅宏伟的蓝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缓缓铺展开来。为讲好山东黄河流域的发展故事,凝聚保护黄河的山东力量,凤凰网山东将挑选山东9市沿黄区县,集中报道沿黄区县在“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的探索,为山东走在前凝聚智慧,也为沿黄区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本期推出博兴篇。“大米饭,小鱼汤,群众心里喜洋洋”,一只虾让荒碱地变成“黄金池”,近年来,博兴县以产业兴旺点亮乡村振兴,靠着勤劳奋斗、不断创新,乔庄镇成功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实现了“激活一个村,带动一方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
一泻千里的黄河,流经鲁北平原,在博兴县乔庄镇水势得到控制,有着“黄河都江堰”之称的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就坐落在这里。
在黄河战略备受关注的当下,沿黄区县均在探索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以更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博兴县深入挖掘现代渔业发展潜力,探索出“135”二荐接续养殖等种养模式,加快推动水产养殖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型。
一只虾,让几万农民从温饱走向富裕,让“鱼米之乡”乔庄从产业空白跃升为“养虾第一镇”。
深挖历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依托区位优势探索种养新模式,博兴已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奋力起航,并由此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黄河上的“都江堰”:
深挖历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
成方连片的淡水养殖虾池状如棋盘,金色稻浪在金秋时节翻滚……在打渔张灌区北部,这既是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是灌区生态改良的见证。
借灌区而盛名的打渔张,源于黄河岸边的百户小村,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上世纪50年代,为开发利用黄河和滨海盐碱荒地资源,解决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畜吃水、农业灌溉问题,国家兴建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
规划、建设、复灌、调整、改造、发展……1956年建成的引黄闸,依然屹立在黄河岸边,蔚为壮观。它默默见证着灌区60多年的风雨变迁,成了灌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现在看来,打渔张的引水布置和引水条件,可与四川岷江上的都江堰相媲美,可谓黄河上的“都江堰”。
如今,在山东大地奔流60多年的打渔张将黄河水源源不断地引进田间地头、千家万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促进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
森林繁茂,河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位于博兴县乔庄镇境内的打渔张森林公园,地处黄河入海口西60公里,因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而得名,极具北国水乡特色。
近年来,博兴县注重深入挖掘放大文化资源,把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抓手。依托10.6公里黄河风情带,提档升级打渔张森林公园,发展黄河生态游。
走进黄河文化生态长廊,特色鲜明的灌区文化扑面而来。艰苦奋斗、团结治水、科学实践等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灌区人民。
打渔张灌区的开发为油田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水源保障,加快了黄河三角洲的兴旺开发。灌区耕地亩产达到了吨粮田标准,产量、效益增长了几十倍。“大米饭,小鱼汤,群众心里喜洋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博兴县人民种稻改碱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如今,打渔张森林公园以集观光、垂钓、科普、农业采摘、黄河文化体验为一体东省知名户外休闲旅游目的地阔步前行,成了博兴县一颗闪耀的明珠。工作人员介绍,每到周末、节假日,都有会附近城市的居民到此休闲游乐。
打渔张灌区先后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水利名片、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近几年来,博兴县以文旅融合为主线,突出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品质提升、精品打造、布局优化,加速文旅产业升级步伐,开创了区域内文化和旅游建设的新局面。
探索种养新模式:
荒碱地成了“黄金池”
距离打渔张森林公园核心景区2.5公里处的黄家村,是乔庄镇省定扶贫村之一,也是山东省旅游扶贫重点村之一,更是乔庄镇齐鲁样板示范区的中心村。全村共有人口120户,410人。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这个美丽的村子显得分外宁静。
行走在黄家村的大街小巷,整齐干净的房屋映入眼帘,显然一幅美丽乡村的新景象。这是乔庄镇用了20年,走出的一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20世纪九十年代,黄家村家家户户在低洼地里养鱼。可多年后,一只虾改变了这里的生态,让荒碱地变成了“黄金池”。
乔庄镇地处沿黄,境内低洼涝碱地比较多,粮棉产量比较低,盐碱化程度比较高。乔庄镇水产办主任程玉华介绍,2001年,镇上外出考察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产业致富项目,带回虾苗,开始了南美白对虾的试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盐碱地也有盐碱地的活法。黄家村3个养鱼池全部改成虾池,2004年又把村里300多亩地建成虾池。2007年,又新挖了200多亩虾池,扩大养殖面积。这才实现了家家户户有虾池。
2008年,村“两委”借助政府扶持资金和小额贷款资金,深入实施“生态渔塘改造与标准化渔池开发”双推进项目,改造新建虾池1500亩,形成了全镇最大的标准化淡水养殖基地。
沿黄河大堤东行,路两边方方正正的虾塘,一个接一个,一片接一片,颇为壮观,这就是乔庄镇绵延数里的虾塘。
乔庄今天的成绩,与紧邻黄河的区位优势密不可分。取水相对便利,水质洁净、矿物质充足,适宜养虾。地下水离子成分与海水接近,而且没有受到污染。经过配比、兑水,比较容易形成适宜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水环境。
在乔庄镇,养虾还有个专门的“135养殖法”,就是10天的淡化标粗、30天的中间暂养和50天的外塘养殖。90天的时间,实现虾的上市。
同时,在外塘对虾捕捞前1个月进行二茬虾苗暂养,使得外塘第二茬虾养殖周期缩短1个多月。一年养两茬,效益当然成倍提高。
水好,土好,生态好,乔庄镇养出的虾也备受市场青睐。“每到收虾的季节,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来我们这里收虾。”黄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志远介绍,“销售的重点城市主要有青岛、烟台等,上海、河南等地的客商也有。”
如今,以黄家村民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统一购买虾苗、虾药、虾料,统一淡化水质,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的“三统一”服务模式,淡水养殖质量和效益连年攀升。
说起养虾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乔庄镇水产办主任程玉华喜笑颜开,“产量由当初的每亩300来斤发展到现在的平均亩产600公斤,效益由当初的每亩1000余元发展到现在的每亩15000余元。现在乔庄镇总共有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3.5万亩、1.2万个,产值在10亿元以上。”
目前,乔庄镇“135”养殖模式已在全省推广,独具特色的地域优势,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乔庄。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实现高质量发展,乔庄镇探索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这个位于黄河南岸的小乡镇,在盐碱地上摸索着水产养殖,并最终依靠养殖南美白对虾,成功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成为乔庄人靠着勤劳奋斗、不断创新实现小康的时代注脚。
聚焦黄河国家战略
争创区域发展新名片
乔庄镇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在盐碱地里创造出了奇迹。一只虾,让乔庄镇从产业空白走到“养虾第一镇”。
作为“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乔庄镇南美白对虾也成为博兴县淡水养殖的优势主导品种。为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打造叫响全国的对虾品牌,博兴县注册了“博兴”和“黄河”两个对虾品牌。
近年来,博兴对虾品牌效应日渐凸显,“博兴对虾”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
以虾为美,以虾会友、以虾招商,为沿黄农业高质量发展给予新动能。基于此,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冷链物流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打响博兴对虾招牌,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乔庄镇贡献着应有的力量,擦亮了“生态乔庄,鱼米之乡”名片。
一手念好发展经,一手打好生态牌,博兴正不断吹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黄河水资源优势,博兴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打造滨州沿黄河风情带博兴段暨打渔张乡村旅游集群片区项目,积极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新体系,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紧邻黄河,对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博兴县乔庄镇有着更为准确、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黄家村随处可见文化墙,这也成了新农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兴农,以农促旅,乔庄镇形成了“乡村旅游+”集群发展模式。
渔趣园、农家乐、手工作坊等新业态,是黄家村在农旅融合路上的显著成果。其中农家乐项目和渔趣园项目,当年实现村集体增收3万元,带动就业100人,让博兴天更蓝、水更美,让群众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乔庄镇黄家村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以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为切点,打造新时代宜居、宜业、宜游的黄家模式特色品牌,成为乔庄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市级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重要支撑。
产业的底子越厚,群众的底气越足。成功举办博兴乔庄第三届对虾节,以节庆活动展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成果,乔庄镇实现了“激活一个村,带动一方人”。
纵横交错的渠网,富泽了这方热土沃地。产业兴旺、虾农富裕,“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实至名归。
从“看河吃饭”到“借河致富”,产业扶贫项目在黄河流域贫困地区遍地开花。全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县……
博兴未来成长的潜力有多大?发展前景有多美?
其实,一只虾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凤凰网山东 宋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