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运动,“体育+”引领日照城市风尚

全民运动,“体育+”引领日照城市风尚

从清晨阳光海岸绿道上的骑行者,到夜晚在学校操场打卡的锻炼者;从在社区的太空漫步机上悠闲“漫步”的老者,到在网球公园干脆利落挥动球拍的稚童,体育正在赋予日照这座海滨城市一种全新的活力。

日照,一座新兴的体育运动之城。目前,全市各类健身设施7200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77平方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3%以上。

把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日照正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9月16日,日照市委书记张惠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代表日照作了交流发言。

打造家门口“10分钟健身圈”

全民健身,首先要解决的是“去何处健身”。

对这个问题,日照市民安超有不一样的解读:“以前是问答题,‘哪里能锻炼’;现在是多选题,‘今天选择去哪里锻炼’。”

9月15日20点15分,日照市青岛路中学的体育场地还没有静谧下来。自从去年日照市100所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对外开放,这儿就成了安超夫妇晚上锻炼的好去处。“环境好、空间大,离家还近。”安超说,“学校的体育场,白天是孩子们的欢乐场,清晨和晚上是附近群众的健身场。”

向东,10分钟到海边;向南,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里网球中心、足球公园、篮球公园、游泳中心等体育设施应有尽有。

健身举步可就的不光是安超。以足球运动为例,目前,日照市已建成各类足球场地317块,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04块,建成社会足球场地49块,每10万人拥有1.66块。

近年来,利用“一场多用”等方式,日照市在城区10亩地以下的“金角银边”“街头绿地”等处配建健身器材,建设了97处绿荫健身工程,改造提升159处老旧小区健身设施,打造了城市十分钟健身圈。城乡一体,全市乡镇体育公园、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和301个省市贫困村扶贫工程全覆盖。

去年,着眼于山海联动,日照市又高标准建成61.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山海风情绿道,贯通了1500余公里的登山健身步道和城市慢行系统。一个“大海边运动、花海中休闲、绿荫间呼吸”的生态长廊,成了日照市民及游客不花一分钱就能畅游其间休闲健身的场所。

今年年底前,由政府和社会等多元投资54.7亿元新建改建的22处大型体育场馆,又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可同时满足开展全民健身、举办重大赛事和赛后产业运营需要。全市12处省运会新建场馆有9处可与学校共建或共用。

一年近三千场赛事 带动约一百万人运动

体育设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日照人也开始被赛事带动着,从“运动小白”变“健身达人”。据统计,去年日照体育赛事活动达到2800余项,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赛、季季有国际比赛”的生动局面,带动了约一百万人主动参与。近年来,日照每年创办、承办的省级以上重大赛事有60余项。将于明年8月份开幕的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日照亦是承办城市。

“长流水、不断线”“大型示范、小型多样”,在日照市委副秘书长、市体育局局长孟凡香看来,这正是日照体育赛事的特点。“大型体育赛事对推动全民健身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而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又能为大型体育赛事成功举办创造良好氛围。”孟凡香说。

“硬件”之外,还要有科学锻炼的“软件”。日照市积极发展壮大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加强对群众体育的专业化指导。目前,全市已实现市县镇村四级体育组织全覆盖,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9万人、体育志愿者11.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2‰和3.9%。

90%以上赛事活动由社会力量参与承办

在日照,健身是全民动起来,体育也是全社会的体育。统计显示,目前日照市90%以上的赛事活动是社会力量参与承办的。

为什么日照体育产业备受社会力量拥趸?

市场需求是“反应堆”,政策就是“催化剂”。围绕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日照市委、市政府推出了近20个“政策包”。比如,对获得省以上重大体育赛事金牌的企业俱乐部,社会力量举办省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引进和培养国家、省级高层次文化体育人才,都给予相应奖励和补贴。这些政策,有力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办体育就是办发展、办民生、办生态。日照作为一个年轻的海滨开放城市,必须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创立和打造彰显自身魅力而又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日照市委书记张惠认为,日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备开展体育运动的天时地利人和。

通过体育打造城市名片,日照市委、市政府由此确定了打造“活力之城、运动之城、健康之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并明确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而借助体育的超强渗透性,“体育+”正在成为拉动日照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驾马车。(吴宝书 丁兆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