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街角的理发摊

陈光:街角的理发摊

最近在青岛小住,每天清晨早起,去海边和八大关的街巷散步。 虽然已是盛夏,但岛城的清晨依然凉爽,比较舒适。

这天早上6点,走到太平角公园北门,忽然看见马路对面的街角处,有七八个人集聚,走进一看,是一个路边的理发摊点。理发师是一位女士,身着蓝色连衣裙,外面罩着白底红格的围裙,胳膊上套着白色套袖,头发扎成一个马尾巴,大概三四十岁年纪,正在熟练地为一位老者理发。老人坐在小凳上,身上围着红色披巾,很是惬意。只用十几分钟,一个头理完,没有水洗,用毛巾擦拭一下便万事大吉。接着有人坐下,又是一个开始。

陈光:街角的理发摊

周围的人一边看着,一边小声交谈。 一辆小巧的电动车停在墙边,应是理发师的坐骑。 一只棕色的小狗趴在墙上,不知主人是谁。 旁边的马路上不时晨练的人走过,有小汽车缓缓驶过,好一幅和谐幸福的画面。

这种场面已经多年不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在沿海开放国际大都市的街头上见到这一景色,我感到很是惊奇。

看到这一场景,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半个世纪前。五十年代那会儿,在我的老家寿光农村,就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那时不叫理发,叫剃头。

记忆里,村子里定期会来一个剃头匠。剃头匠用短短的扁担,挑着剃头挑子。挑子的一头是一个小火炉,火炉的上面是一个烧热水的铜盆,炉子固定在四条腿的架子上。

盆架上竖着一根木杆,上头有一横杆,横杆上挂着两个四指宽二尺多长的飘带。这飘带又名“篦刀布”,帆布做的,长期使用后,油露露的,铮光发亮。

挑子的另一头是凳子。凳子的四条腿嵌着两个抽屉,抽屉里放着理发工具:刀子,剪子,木梳,篦子,磨刀石,手巾,围裙等,扁担上系着毛巾。

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看来出处就在这里。

理发匠进村,把挑子放下。晴天,放在树荫下,阴雨天放在场院屋里。然后,到附近人家里舀水,把铜盆装满,生火烧水,准备开张。

村子不大,理发在那时是件大事,人们奔走相告,大家围拢过来,与剃头匠寒暄,亲亲热热,说说笑笑。一切安排停当,剃头匠请人落座。按照长幼之序,长者先剃。年龄相仿者则互相礼让。一番推让之后,德高望重的长者落座。

老人多是理成光头。小孩则有一些造型,有的是整个头剃得光光,只在前面留个信门,有的只在后脑勺下面留一撮毛。理发匠跟大人们很熟,一边理发,一边说笑。手艺娴熟,价格便宜,一般是一角钱理一次。回忆起来,一幅故乡的风俗画面,温馨又和谐。

随着时代的变迁,剃头一词已经渐渐隐去,理发成了正宗。 但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对剃头念念不忘,每到理发的时候,回味起当年剃头的情景,会向年轻人叙说以前有关剃头的故事。

一连几天,我都按时来到街角处观看,路边的理发摊每天生意红火。终于有一天,我起早来到理发摊,成了这天的第一个顾客。

理发期间 ,我与理发师做了简单交谈。知道她的老家是山东菏泽曹县魏湾镇,十年前来青岛打工。现在的主要工作是附近一家疗养院餐厅的工人,每天上午八点半上班,为人理发是她的副业。为了增加收入,她每天五点起床,骑电瓶车来到这里给人理发。每天接待十几人,收入一百多元钱。只要天不下雨,天天按时营业。虽然很辛苦,但日子过得还可以,她对生活很满足。

十几分钟理完,我用微信扫码付了十元钱。回住处的路上,我觉得天高云淡,浑身清爽。风吹树叶,哗哗作响,蝉声更加高亢,好像在说:真好看!真漂亮!

这是几十年来我第一次坐在街头的小摊上理发,不禁浮想联翩。

记忆中,这一生中给我理发最多的是母亲。家里有一把手动的理发推子,从记事一直到高中毕业,大致每月一次,都是母亲给我和弟弟理发。母亲的手艺很好,干活非常仔细。每次理发前,都是先给推子上点油,免得夹头发。冬天,则是先把推子放到火炉边烤热,免得太凉。母亲总是把我们兄弟俩收拾得漂漂亮亮,同学们很是羡慕。

后来,我当知青下乡,离家远了,理发只能自己解决。我们知青组八个男青年,开始学着互相理发,无奈水平太低,把头理得“像狗啃得一样”。后来,索性全部剃光头。

剃光头,那可真的是“顶上功夫”。 先用清水把头发洗透,然后,用磨得飞快的剃刀,从头顶一下子刮到发际,一大片头发应声落地,一道青青的头皮应声而现。 先是顺着刮,然后再逆着刮,反复几次,脑袋上便一片铮亮。

顶着八颗光光的脑壳,我们一起下地干活,那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引得路人哈哈大笑。我们一点也不在乎,觉得非常自豪。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农民打成了一片。

真是乐极生悲!一个晌午头儿下来,八个人的头上全部被骄阳晒爆了皮。村里的赤脚医生给我们抹上了“二百二”,就是红药水,煞得生生地疼。没办法,自己酿的酒只能自己喝。

第二天公社召开全体知青大会。没法掩盖,我们八个人顶着红色的光头前去参会,大家还以为我们是成心出洋相呢,真的很囧!快五十年过去,那件事却难以忘记。

再后来,参加工作,走南闯北,我大都是在空闲的傍晚到住家附近的理发店去找熟悉的师傅理发,这样不用担心等候的时间,理发后也便于回家收拾洗整,而且熟悉的师傅更容易剪出令自己满意的发型。

现在,城市里的理发,大都进了高楼大厦,理发成了一种奢侈! 大的理发店,有不少是连锁店,规模宏大,队伍整齐。 至于收费,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元。 当然也有小规模的,在小区里面,租一个门脸,一个师傅,整个理发的流程全管。 我居住的小区里就有个这样的小理发室。 年轻的理发师很敬业,精雕细刻,因头而异,精益求精,用自己辛勤劳动享受着人生的过程。 这是一种工匠精神,是一种实用的美,也是一种艺术的美。

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要理多少次发。从黑发顽童到白发老人,从茂密黑发到稀疏白发,头发越理越少,越理越白,这是生老的规律。“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小小理发店,漫漫人生路啊!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城市越来越漂亮,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一个街角理发摊依然红火,这说明老百姓真的需要。既然是好事,国家就应该支持。

我觉得,老百姓需要的不仅是街角的理发摊,也需要街角的、路边的、小区门口的蔬菜摊、修理摊、小吃摊、瓜果摊,还有社会需要的其它摊。不仅要支持待业人员干,也应该允许在职人员干,允许离退休人员干,允许农民进城干。还要办好职业技术教育,让每一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如果这样做了,不仅方便群众,而且创造财富,富裕百姓。

国家振兴,民族复兴,共同富裕,归根到底,还要靠亿万百姓的辛勤劳动!

(2021年8月25日于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