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我心中的太阳

陈光:我心中的太阳

1988年,根据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雪城》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雪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刘欢演唱的歌曲《心中的太阳》,是电视剧的片头曲。

歌词是:“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哪个更圆,哪个更亮。山上有棵小树,山下有棵大树,我不知道哪个更大,哪个更高。下雪啦,天晴啦,下雪别忘穿棉袄,天晴别忘戴草帽。心中有个恋人,身外有个世界,我不知道我应该属于哪一个,哎嗨哎嗨呀!”

《雪城》以20万下放到北大荒的知识青年返城为起点,以醒目的浓墨重彩,再现了广大知青在逆境中的奋斗与抗争、失落与痛苦,以及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从独特的角度证明了勤劳勇敢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只要龙的传人还在,这些品质就将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可能是与电视剧中的人物有着相同经历的缘故,我对《心中的太阳》这首歌有着独特的喜爱。30多年过去,不知道有多少次反复收听这首歌,每当歌声响起,便感到热血沸腾。不知道有多少次大声唱起这首歌,每一次都唱得热泪盈眶。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生活中感到苦闷的时候,就听这首歌、唱这首歌,它激励我正确面对人生、面对事业、面对颂扬和鲜花、面对非议和指责,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勇敢地向前走。

人生在世,其实就是被一口气撑着。所谓的“心中的太阳”,说到底就是这样的“一口气”,就是一种价值取向,就是对那些在逆境中勇于挣扎、在困境中坚持拼搏、在事业上不懈奋斗、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的人的一种崇尚。

理想的太阳照耀着心坎,即便在茫然中,也难以按捺得住对理想的向往。只要生命还在,追求就不会停止!心中有向往,人生自然就有力量,前进就有方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个时代必然有被崇尚的不同凡响的一群人,他们就是当时最耀眼的太阳。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是一个崇尚和平、崇尚英雄的时代。我和绝大多数国人一样,最崇尚作家魏巍笔下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队,直扑我鸭绿江边。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联合国军”进行了近3年的浴血奋战。

这是一场多国参战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战争双方,一方是以美国为首,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17国部队,参战兵力120余万人。一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参战兵力为180万余人,战争范围被限定在狭长的朝鲜半岛范畴之内。

这是一场极端惨烈的现代化战争。美军实施的是现代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拥有绝对的装备和技术优势,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当时现代军事技术的一切成果,占有绝对的制空权、制海权。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装备非常落后,充其量是大炮加冲锋枪。战争前期既无空军,也无海军,后期虽有空军参战,也只能掩护后方交通线,不能直接支援地面作战。装备和技术上的悬殊差距,使得志愿军几乎没有任何取得胜利的可能。

事实是残酷的。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组数字:死亡:美国54246人,联合国军628833人。失踪:美国8177人,联合国军470267人。被俘:美国7140人,联合国军92970人。受伤:美国人103248人,联合国军1064453人。近70万人被用最落后的武器击毙;近48万人失踪,与死亡是一个意思;10万多人被俘;近117万人受伤。上述几项加起来近250万人。这是美国官方数字。

在亲临这个地方参观之前我真的没有想到朝鲜战争是这样一个结果,看完后感慨万千。我们的父兄以近乎原始的装备,给予当时堪称最强大的国家集团以沉重打击和严重教训,向全世界展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崛起的经典之战,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它是一座丰碑,凝聚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维护和平的民族精神,也镌刻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世界和平而建立的丰功伟绩。19.7万名志愿军烈士长眠在朝鲜土地上,他们用生命换取了三千里江山的和平和祖国的安宁,祖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们。

解放军就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就是人们“心中的太阳”。它激励着全国人民踊跃支前、竞相参军,以“最可爱的人”为榜样,以忘我的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新中国添砖加瓦。

抗美援朝胜利之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那是一个崇尚劳动、崇尚奉献的时代。各行各业的优秀建设者、先进工作者和著名劳动模范,理所当然地成了“最可爱的人”。

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时传祥,山东齐河县人,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的掏粪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共和国主席亲手把大红花戴在他的胸前。

还有一个王进喜,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共和国总理亲自给他授奖。

还有两个来自山东的大姐,一个是郝建秀,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挡车工,十六岁创造“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国推广后,每年可为国家多生产4.4万件棉纱,相当于供400万人一年用布的棉纱。毛主席亲自批示给予表扬。后来成为共和国纺织工业部长,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2012年,我有幸陪同她回青岛参加“郝建秀工作法”发布60周年纪念活动,虽已年近八十,依然风采依旧。

再一个是徐建春,山东省莱州市西由镇后吕村的农家女,高小毕业后回村务农,带领村民创高产,任互助组组长、初级社社长、人民公社社长,成为全国知识青年的优秀代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一生17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曾经到她的合作社驻村蹲点。她是山东省的老领导,今年已经86岁,身体依然健康。

他们是千千万万劳模的代表,他们是我一生敬仰和崇尚的“心中的太阳”。我就是学着这些先模人物的事迹长大的。“劳动光荣,奉献最美”这一理念从小就根植于我的脑海之中。

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到建筑工地观察建筑工人的劳动和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群人啊!夏天顶着40多度的高温、冬天冒着零下二十几度的寒冷,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劳动强度很大,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同样的动作,建起了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眼看着一群又一群人搬进了新居,而他们,一辈子永远住的是简陋的工棚,吃的是简单的大锅饭。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我也曾一次又一次地近距离考察筑路工人的奉献。崇山峻岭之中、茫茫戈壁滩上,凡是没有路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是的,这里本来没有路,是那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开山劈岭,遇水架桥,修出了一条又一条路。每当新路开通的时候,也是他们转移的时候。世上的道路千千万,而他们,却永远走在没有路的地方。他们这一生,注定就是为他人而生、为别人而活,这是何等的高尚!

我深深地知道,离开一群群这样的人,这个世界将无法生存。我也曾默默地下定决心,自己今生也要成为这样的人。为他人幸福而活着,自己应该是幸福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潍坊市做共青团工作。有一次到一所大学做演讲,讲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扫大街,我也要扫出一个劳模来”,下面有人递条子问:“你怎么扫?”我未加思索,毫不客气地回答:“别人清晨5点上班,我3点就开始干。别人扫一遍,我至少扫三遍。总之我一定比别人扫的更干净”。

我说的是真心话。那些劳模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就像灿烂的阳光,照耀我一生前行。

历史进入了“特殊年代”,那是一个崇尚造反、崇尚疯狂的时代。成千上万的“红卫兵”穿着绿军装、扎着武装带、戴着红袖章、呼着口号、唱着红歌、罢工罢课、到处串联,也一度成为时尚。

看着这一群群雄赳赳、气昂昂的时髦人,我的思想曾经一度陷入迷茫。说他们的行为不对吧?他们也是积极响应领袖的号召,好像无可非议。但让我崇尚这些人,的确心有不甘。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学生就该上学,工人就该做工,农民就该种地,售货员就该按时开门卖货。不论哪年哪月、哪朝哪代,成天不干活光闹腾的人绝不是好人,打人骂人整人的更不是好东西。

心中的太阳永不落。但有些时候天空中也会乌云密布,地上也会大雨倾盆,前进的道路也会遇到曲折。

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生产力爆发、科学技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崇尚改革、崇尚开放、崇尚发展、崇尚科学的时代。

感谢上苍,让我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与人民群众一起参与改革与建设,见证了改革开放大潮的波澜壮阔,见识了勇立潮头的一大批弄潮儿,看到了更加壮丽的风景,迎来了更加灿烂的太阳。

我崇尚勇于探索创新的改革家。记忆中,蒋子龙笔下的“乔厂长”上任不久,一大批类似“乔厂长”、勇于改革创新的国有企业改革家便喷涌而出。

首先是马胜利,1984年承包石家庄造纸厂,被称为“国企承包第一人”。他先后承包全国100家亏损造纸厂,组建“中国马胜利纸业集团”,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模称号,并当选中共十三大代表。2008年在北京参加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见到老马,他戏言“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老马老了,但不管怎样,人民已经把他铭记在了改革 开放的史册上。

同时出现的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在全厂推行“联产计酬制”,企业利润连续几年成倍增长。

还有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他创造的“满负荷工作法”风靡全国。

至于曾任深圳蛇口开发区管委会书记的袁庚,他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深圳速度”“蛇口经验”,培育出了赤湾港、中集集团、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大型企业,大声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

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我专程来到深圳看看今天的蛇口。斯人已去,但当年立于海边的袁庚塑像还在,涛声依旧,大海作证,人民心中的这杆秤,永远公平。

我崇尚为国家发展稳定做出巨大奉献的民营企业家。

杭州万向节厂厂长、后任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的鲁冠球应该是第一个,他把一个乡镇农机修配厂发展成了中国第一个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供零部件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一个世界闻名的现代企业集团,他被誉为“中国企业常青树”。

巨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玉柱,多次跌倒又重新崛起的故事,突显出“毅力与执著”的魅力和价值。

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行,用光彩点亮人们的致富梦想,让新希望扎根新农村。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第一个闯入中国汽车业的民营企业家,后来又跨洋兼并世界知名汽车公司,体现了一个企业家对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创造并捍卫了“娃哈哈”这一民族品牌,被称为中国企业家中的“民族英雄”。

诸如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在全国不胜枚数。

至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他对企业目标的界定、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对智力价值的承认,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之先河。坚持数年,“瞄准一个缺口猛攻”,积累了人才,创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终于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政府打压和企业围猎中立于不败之地。巨浪淘沙,方显出英雄本色。试看今日之华为,举全国企业,包括我们的国企、央企,能与之抗衡的有几个?

2018年,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写了《中国民营经济四十年:从零到“五六七八九”》一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深入探讨了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之道,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民营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活力与创造力。

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创造了超过五成的税收、六成的GDP、七成的技术成果及转让、八成的就业岗位、九成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就业创业的“主渠道”,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已是毋庸置疑。

改革进程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经济建设中不管遇到什么艰险,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民营企业、保护民营企业家。

我崇尚那些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最熟悉的当是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还有近几年通过媒体认识的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24年,8000多个日夜,心无旁骛,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1998年9月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扎根戈壁荒漠52年,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铸造中国核盾牌,倾注了毕生精力。

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首批驾驶飞机飞临西沙永兴岛, 2016年4月27日在驾驶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突遇飞机故障,不幸殉职。

这个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他们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工作,有名声显赫、被人熟知的,也有身居幕后、默默奉献的。

时代需要英雄,有了他们,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崇尚与学习。

国家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新一轮的“爬坡过坎”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更多有眼界有胆识、有激情有韧劲、有思路有办法、有本事有担当的改革者,需要更多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与现代经济社会相交融、体现创新理念和市场价值的企业家,需要更多思维独特、自信严谨、锲而不舍、乐于献身的科学家。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保护改革者、支持鼓励创业者、颂扬讴歌奉献者的浓厚氛围。

心中的太阳永不落,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