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向千亿级海上风电装备集群进发

海阳:向千亿级海上风电装备集群进发

“我们达到了2天就能产出1台套风机的产能,完全满足今年两个项目的产出需求。”在远景海阳风电产业园生产线车间隆隆机声里,远景海阳风电产业园助理基地负责人张文龙大声向记者介绍产能情况。生产车间外,完工下线的硕大风机主机一字排开,整装待发。

抢抓历史机遇 工业版图添“新星”

时针回拨到2019年,记者脚下这片承载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新工业、新业态的土地,还是海阳核电工业园区北远牛村的一片农田。当年,海阳抓住“省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国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在海阳抢滩登陆,随着海上风电产业风起云涌,海阳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这一新兴产业迎来了萌动生长的第一缕春风。

“发展海上风电产业需要风机供应商,与其费尽周折从外地采购,不如借势招商引资在海阳打造一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既能更好地服务海上风电企业发展,又能拉长做强海上风电产业链条。”海阳市副市长高元华称。

想法很快付诸行动。2019年10月,海阳风电专班招商引资团队奔赴位于上海的远景科技集团总部进行合作洽谈。“我们重点推介海阳丰富的海洋资源,并详细介绍了海阳有关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规划,对方非常认可,对海阳未来发展充满希望,整个洽谈过程非常顺利。”核电工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董德合就是其中一员,回想起当时参与招商的场景,他仍难掩激动。

从双方见面到牵手“联姻”,前前后后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2019年12月18日,全省首个、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建设的远景海阳风电产业园项目在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园区破土动工,海阳工业版图上从此迎来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这颗耀眼的“新星”。

“保姆”全程跟进 项目落地跑出最快“时速”

如何全力服务好项目,助力项目早日开工投产?海阳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分为土地征迁、项目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三个工作小组,为项目提供纵向到底的审批服务,土地征迁组在短短一周内便完成了所有地上附着物征迁,为项目的快速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人员干脆当起了“保姆”,现场办公、全程陪同协调办理各项手续,一边跑住建局、市政府,争请专门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审批办理,帮助项目及早落地;一边协调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研究协商操作流程,在最短时间内为项目拿到了施工许可,远景海阳风电产业园项目更是跑出了历史最快“时速”,成为海阳首个拿地即开工的项目。

短短6个月,项目完成了从建厂到投产再到首台风机完工下线,可谓创造奇迹,刷新了历史速度。如今的远景风电产业园内,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生产,处处都是充满科技、活力四射的生产场景,属于典型的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相融合的新型工业。

细节之处抢时间 向国内亩产效益最高冲刺

“我们在海阳打造了第一个模块化基地,特别是在生产线上采用组装式标准化生产,做到了灵活高效,产能大幅提升。”张文龙说,一期远景能源智能风机制造工厂占地50余亩,主要生产风机主机和轮毂两种产品,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大产能,在日常管理中,推广持续精益管理理念,实现产品降本、制造效率提升。

对于“快”的追求,远景海阳风电产业园几乎做到极致。“不管是一个设备零件,还是一颗螺丝钉,只要能通过改善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随时可以调整并做到标准化。”工艺工程师郭际说,为完成风机主机组装的流程标准化,即便拧螺丝钉这样小的程序,组装工人们都用心研究,及时规范,从细节之处抢时间。

诸如此类的场景在远景海阳风电产业园时常上演。工厂定期举办“持续改善发布会”,让工人们分享提升效率的创新想法,营造提速增效、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一次流程的优化或许只能节省几分钟,但诸多工序合在一起就能节省更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精益求精的生产理念提升了风机生产效率,将大兆瓦海上风机生产时间缩短30%,力争成为国内亩产效益最高的海上风机制造工厂。”张文龙说。

如今,远景海阳风电产业园已具备了年产200台5MW级以上海上智能风机能力,省内开工建设的全部两个海上风电场的所有风机均在这里生产制造。截至今年3月底,产业园已为山东省引进外资1200万美元,贡献税收2677万元。

“海阳将依托现有风电产业链重点企业,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形成链条完善、配套齐全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海阳市委书记刘宏涛说。

大幕拉开,气势如虹。未来,远景海阳风电产业园将借助海阳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和千亿级储能、制氢、能源物联网产业集群,加速推动山东省碳中和及智慧能源体系建设,为推动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海阳力量。

(凤观烟台综合 烟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