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十字方针”擎起强省会“四梁八柱” 济南加快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
核心提要
“为适应济南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推进全域统筹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2020年7月23日,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描绘了济南城市发展新格局。济南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时隔一年,“新十字方针”已经落地见效,放眼泉城大地,一幅壮阔画卷正在徐徐铺展——东部,创新创业的活力日益迸发;西部,医学高地正在加速崛起;南部,“诗画南山”的魅力正在彰显;北部,正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热土;中心城区,正向着“宜居宜业宜行宜乐宜游”的蓝图有机更新。
省会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2003年6月26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济南城市空间布局。时隔17年,2020年7月23日,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描绘了济南城市发展新格局,济南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迎来了发展格局的重要“升级”。
这次“重大升级”内涵极为丰富,把济南由原来的侧重城市空间布局,推向更加注重城市品质、能级的战略方向——做强东部,加快建设科创智造之城;振兴西部,加速建设活力康养之城;做美南部,持续建设绿色生态之城;崛起北部,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做优中部,精心建设魅力品质之城。
新时代新济南志向远大,站在新起点上描绘了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蓝图,开辟了“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开启了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新奋斗。
统筹布局“东西南北中”,城市由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新十字方针”,历史性地拉开了济南全面推进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大幕。
这样的城市空间擘画与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期待要求相一致。2020年4月28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济南调研时提出“着力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这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省会城市的新愿景。济南的“新十字方针”,不仅高度契合省委、省政府要求,在行动方向上更是步调一致。
2020年12月15日,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再次为“新十字方针”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路径和方向——统筹推进全域协同发展,加快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做强东部加快建设“科创智造之城”,振兴西部加速建设“活力康养之城”,做美南部持续建设“绿色生态之城”,崛起北部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做优中部精心建设“魅力品质之城”。
2021年1月7日,济南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提“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明确路径方法。5天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审查、批准了《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2021年2月19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动员大会,印发《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在提升省会综合承载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全面优化城市发展格局,着眼促进全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
这是承前启后的战略擘画——济南在近二十年里持续贯彻落实“十字方针”,城市发展的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品质功能不断完善,当年的布局已然取得阶段性成就。如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济南在全国舞台上被赋予了重要角色。肩负重大使命,面对重大机遇,济南的城市发展格局需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实现进阶突破。
这是系统思考的时代答卷——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的大背景下,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泉城大地,如何支撑打造“五个济南”的重任,如何更好地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如何扛起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新十字方针”,正是把城市发展框架与担负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以系统性思维谋划城市战略布局的成果。
城市框架全面升级,“新十字方针”蓝图令人期待
“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绘就城市发展新格局。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有足够的承载空间、发展空间。“新十字方针”,对济南未来影响深远,蕴含了“大强美富通”丰富内涵和“五个济南”内在要求,体现了济南城市发展格局的优化和升级。
全面优化城市发展格局,“东西南北中”目标明确、优势突出、靶向精准、科学务实——
实现“东强”,就是要做强东部的科创实力和产业能级,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为载体,推促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打造智造济南、科创济南东部隆起带。要加快建设以齐鲁科创大走廊为核心的发展轴,推动章丘区加速融入主城区,加强济淄协同发展,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集聚,形成山东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和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区。围绕临空片区、国际内陆港核心区、新东站片区,加快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加强莱芜区、钢城区、莱芜高新区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加快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业,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
实现“西兴”,就是要加快推动西部提升振兴,充分发挥交通枢纽、高校集聚优势,加快吸纳发展要素,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艺术、特色农业,提升产业厚度和经济密度,形成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发展增长极。着力推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崛起提升”,聚集高端科研、高端医疗、高端康养和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医学科学和医疗健康产业高地;着力推动长清区、大学城、创新谷“融合提升”,实现“校、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人才聚集型、知识密集型、创新引领型的“双创”示范区;着力推动平阴“特色提升”,大力发展以健康食品、医疗康养、生态旅游为主的大健康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高地;着力推动济南齐河“协同提升”,将齐河纳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同步规划建设发展,共同打造济南都市圈一体发展示范区。
实现“南美”,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更大力度推进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做好显山露水、保泉增绿的文章,保护好城市“绿肺”和泉城“水塔”,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统筹南部绵延山体,突出区域生态功能,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保育,强化生态修复,串联泰山、灵岩寺、齐长城、四门塔、雪野湖等景区和重要节点区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提升休闲旅游资源,与泰安市携手打造“大美泰山”生态共同体。
实现“北起”,就是要推动北部建设全面起势,抓住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契机,强力推动“携河北跨”和起步区建设,实现“产城河”三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把起步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主阵地,加快跨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行政、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向起步区布局,引导人口和高端产业加快集聚,高标准规划建设黄河生态示范带,构建黄河穿城而过、城市依河而兴的协调发展格局。加快济阳、商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济阳加快融入主城区,把商河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市组团。
实现“中优”,就是要优化中心城区城市肌理和风貌,提升综合承载功能,加快产业迭代升级,进一步凸显泉城特色,再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独特魅力。加快疏解老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城市有机更新。高标准抓好泉城文化特色风貌区建设,以明府城、天下第一泉、老商埠等优势资源为核心,联动千佛山、小清河,突出历史文化展示、泉水体验、高端消费、创意产业、时尚艺术等功能,打造世界级体验式消费打卡地和独具泉城特色的国际会客厅。聚焦国际金融城、洪楼片区、小清河两岸、二环南科创带等重点区域,集聚高端要素,打造高端载体,发展高端产业,推动城市品质化、功能现代化、业态高端化。
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强省会“四梁八柱”日益夯实
再美好的蓝图也要落到具体行动上。稳扎稳打、扛起担当,济南在推进城市发展新格局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东部,以国家级开发区为载体支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区域发展联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东部城区,科创济南、智造济南主阵地功能日益凸显。“山、泉、湖、河、城”五大地标建筑群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举行集中签约仪式,与法国电力集团、山东省人才发展集团等15家重点企业签约,中央商务区招商联盟成立。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发布实施“链上自贸”保税展示展销试点、特殊物品绿色通道等20条投资便利化措施。以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为代表的一批科创平台载体在齐鲁科创大走廊落地发展,济南高新区、明水经济开发区、莱芜高新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加速奔跑……
西部,发挥交通枢纽和高校园区优势,推动产城融合、校地融合、区域融合,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和医疗康养高地闻名全国。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医疗硅谷、山东大学国际医学中心、齐鲁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围绕“一线、一片、多点”空间产业布局全面启动。总投资近10亿元的北大沙河生态及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有序推进,用生态环境赋能城市发展。玫瑰、阿胶、泉水和文旅产业发展带做大做强,“玫瑰花乡”“玫瑰谷”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不断擦亮“中国玫瑰之都”名片……
南部,以更大力度推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强泉水补给区生态修复保护,增强水源涵养和森林碳汇能力,城市“绿肺”和泉城“水塔”被精心呵护。聚焦“文化南山”,围绕“四门塔、齐长城”等文化遗产,开发红色文化、泉水文化、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聚焦“生态南山”,坚持生态立区,加快推进卧虎山-锦绣川“两库”连通工程,加大名泉村落保护力度。聚焦“康养南山”,积极创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加快培育中医康养,打造康养胜地。“在控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这里被首次提出打造“大美泰山”生态共同体……
北部,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这里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开发力度,黄河北地区正加快崛起。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项目、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项目、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项目等“三隧一桥”为构建“黄河穿城而过、城市拥河而兴”的发展格局,为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打造北部未来希望之城提供坚实交通支撑。绿地国际会展产业园、中科新经济科创园、数字经济和智慧物流产业园、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总部经济区、都市阳台国际社区等六大园区建设初见成效。黄河大道(一期)及有轨电车项目、国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济南黄河体育中心等一批重量级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谋划……
中部,突出泉城文化特色,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聚焦二环以内老城区,推进瘦身健体和减量增效,城市品质化、功能现代化、业态高端化让这里独具魅力。中国移动、联通、铁塔、山东电力、鲁能、重汽、西门子等大型总部及区域型总部企业驻扎,阿里巴巴、SAP、MF等领军企业先后落地生根。中山公园项目将把文保、历史建筑予以保留保护、加固修缮,达到透绿效果,提升片区品质。万紫巷片区、经四小纬二项目也将通过保护利用和适度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迎来升级蝶变。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槐荫区福音里改造项目、历下区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地块征收项目正全面提速推进……
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高低。有较强的综合承载能力,才能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才能更好地带动区域发展。随着“中优”“东强”“西兴”等策划方案陆续出炉与加速落地,城市发展新格局正在为强省会战略的实施不断增强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夯实大城崛起的“四梁八柱”。(济南日报记者 范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