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东营·绿|答好生态保护时代命题 绘就发展“最美底色”

五色东营·绿|答好生态保护时代命题 绘就发展“最美底色”

东方白鹳之乡、黄河入海的地方、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鸟类国际机场……如今,提起这些优雅的代称,人们都会想到东营。这座年轻的城市,随着“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越叫越响,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城在湿地中,湿地在城中”

“一廊一脉一堤环、一山两湖三州岛”。位于东营市中心城区东南部的天鹅湖蓄滞洪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红色沥青铺成的马路交叉纵横,串联着几处均匀分布的蓄滞洪区,身着橙色工装的工人正忙着栽种乔灌木,远处隐隐传来游人的欢声笑语。“天鹅湖蓄滞洪工程构建起了城湿湖山网红连廊、环湖游憩生态环线和城市缤纷生态绿廊三条贯穿景区的特色廊带,是解决城市内涝、美化城市环境、打造‘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重要举措。”东营市重点水务工程建设推进工作专班、天鹅湖蓄滞洪工程建设组组长周天奎向记者介绍,天鹅湖蓄滞洪工程涵盖滞洪工程建设、湿地建设以及文旅项目建设三个阶段,目前一期已完工,二期也在做着收尾工作。作为联通河湖湿地、加强滨海湿地修复的重大工程,该项目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东营生态建设中的一座“里程碑”。

东营中心城11条水系贯通工程、33处积水点改造、67个内涝严重小区应急排水工程……环境的改善除去东营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更离不开企业、市民的自觉维护。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滨海精细化工产业园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聘请第三方环保监测公司对园区内地下水、有毒有害气体、地表水、噪声、土壤等定期进行检测,并出具监测报告及时监控和掌握辖区环境质量形势,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城市生态改善贡献了企业力量。

由中国科学院和省林科院联合在东营建设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黄河三角洲森林定位研究站,成为了黄河三角洲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大后方”。开展湿地生态动态监测与评估、建立湿地生态预警与应急防范机制、编制《东营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出台《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滨海盐碱地绿化攻坚、培育耐盐植物新品种、30多项科研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项项举措和成果都在为“城在湿地中,湿地在城中”做足兜底保障。在东营市范围内,经国家和省批准建设的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就有25处,成为真正的全球“天然加湿器”。

现如今,漫步东营城区,随处有湿地相伴,绿树成荫、四季花开靓扮着整座城市的外貌,行进在黄河口生态保护区,扑鼻而来的新鲜空气仿佛为人们在“洗肺”。

鸟儿进城安家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两年,群众普遍反映,东营的雾霾天气少了、“东营蓝”也开始频繁刷爆朋友圈……“环境在不经意间变得越来越好。”三年前,许先生因工作原因选择定居东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相比较之前,冬天的雾霾天气几乎不见了,平日里还能看到叫不上来名字的鸟儿来城区安家。”

而许先生口中的“不知名鸟儿”恰是东营的“市鸟”——东方白鹳。被誉为“环境的指向标”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对环境要求很高,2020年,东营市观鸟协会志愿者例行巡护时,在东营市图书馆附近的高压线塔架上发现了它们的踪影,巢内三只幼鸟同它们的父母一起在城区安家落户,这也显示东营主城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从此之后,源源不断的珍稀鸟类开始融入城镇居民的生活圈,与人们和谐共生,共享美丽家园。

作为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全球第二大白鹤越冬地、全球第二大黑嘴鸥繁殖地,东营获得“鸟类国际机场”的名号绝非偶然。

东营是一座因油而兴的城市,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往往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才能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东营市严格按照“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防治理念,以60家石油炼制企业为重点,坚持先行先治、集中治理,全面提升全市行业VOCs治理水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谋生态就是谋发展。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助力企业改造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为主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入驻东营,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建成孵化面积60.3万平方米,聚集科技项目369个,山东省生物技术与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已编制完成建设方案,与10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中试研发及服务平台5个……一系列新型技术企业在全市控制碳排放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优化生态环境,好似逆水行舟,须臾不可松懈,2020年,东营市聚焦生态环保主责主业,按照“单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创一流”的要求,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生态环保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千秋大计、时代命题,东营市紧扣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扛稳扛牢保护母亲河的时代重任,坚持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生态保护方面再创佳绩。

初夏时节,烂漫的槐花在利津县王庄险工开得格外绚烂,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决溢6次的黄河有名的险工之一。堤坝上修建的复古式凉亭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休息娱乐的去处;沿岸种植的柳树、槐树等树木、花卉随着四季变化呈现不同的风景,吸引了成群的小动物“驻足观光”;穿梭在黄河廊道,还时常能遇到骑行的游客……黄河在此进行最后一次“弯道超车”后汇入渤海,而作为黄河入海的最后一站“检票口”,王庄险工在实现防洪固堤、确保黄河顺利入海的基础上更是成为了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得益于加快建设黄河生态廊道,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目标,东营市牢记“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围绕黄河流域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绿化、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等项目,整体规划北二路沿线及金湖银河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对片区进行整体打造,推进产城融合,高标准建设黄河生态廊道。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建立联动联防机制,推动上下游、干支流综合治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真正将黄河建设成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幸福河。

东营利用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加快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以“挖掘休闲内循环,推进文旅大循环”为主题的2021中国休闲旅游大会于5月24日-26日在东营顺利召开。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是发展休闲旅游的绝佳选择,东营市依托环境改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此次中国休闲度假大会选择在东营召开,既是对东营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认可,也是对东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成效的肯定。

黄蓝交汇、黄绿相映,一幅属于东营的绿色生态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文洁 东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