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湘西某小学组织爱心捐款,因未完成6元捐款“任务”,十几名学生被要求站成一排,老师拍视频发至家长群“请家长支持”。深感愤怒的家长将视频发至社交平台,瞬间引发热议。目前,当地教育局已对涉事老师行政记过处分,该校校长也被就地免职。
爱心捐款,本该自发自愿,即便学生因忘记或其他原因未参与,老师也不应以此为由为难乃至惩罚学生。 然而,涉事老师不仅要求学生罚站,还录视频“公开示众”,行为已然十分不妥;被家长质疑后不仅不道歉,还辩称不是“罚站”是“提醒家长”“德式教育”。 可是,将爱心捐款变成“人人6元”的“强制任务”,这是哪门子的德育?不顾学生幼小心灵、人格尊严,以变相体罚“绑架”家长,又哪有师德可言?
而这名老师之所以有如此违背师德的举动,除个人道德因素外,恐怕也与当事学校有关。视频显示,该老师曾说“今天必须要完成任务”。这短短一句话,暴露出这次学生捐款事件的一个真相——老师之所以强制学生捐款,很可能是因为学校下达了任务指标。而且该老师明确要求每名学生捐6元,数额如此精确,不是任务指标是什么?
因此对于这起事件,批评和要求处分涉事老师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必须明确学校甚至地方教育局的责任。更进一步说,遏制类似的强制学生捐款现象,不能只靠处分一两个涉事老师,更要从学校和地方教育局着手。
首先,最基本的,学校也好,教育局也好,都不能强制学生捐款,也不能强制给老师分派捐款任务。
其次,要防止组织捐款过程中的“层层加码”现象。很多时候,教育局、学校虽然没有强制学生捐款,但到了年级那里,就变成都要捐款;到了老师那里,又变成每人必须捐多少。例如2018年,广东省茂名市推行“日行一善”活动,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为患病家长尽量提供更多的协助。结果到了部分老师那里,就成了必须为患病家长捐款。这种“层层加码”现象如果不遏制,“有违师德”的老师就还会出现。
第三,学校应避免将捐款多少与老师绩效、奖金、各种职称评选等挂钩,更不能将其作为学生道德素质的评判标准。同样的,教育局也不能将捐款情况与学校的德育成绩、学风建设等划等号。
教书育人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让孩子健康成长,如果学校、老师眼里只有一项项目标,只是将学生当成实现目标的“工具人”,为此甚至为难孩子、伤害孩子,那无异于本末倒置。
捐款本是一件好事,能够培养孩子的善心,如果将其变成强迫式,“体罚”未捐款的孩子,区别对待他们,甚至拿学生“绑架”家长,不仅让善心变了味,还会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这并不是教育的初衷。
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一位教育学家曾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以学生为本,言行有度,才能让万千幼苗健康成长。
来源/正观新闻、长安观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