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企业是经济运行最活跃的因子。它们创造着无穷财富,更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前行。
山东,正在经历着动能转换的涅槃时刻,企业的作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蜕变。凤凰网山东今天继续推出“鲁企观察”栏目,聚焦总部位于淄博临淄的蓝帆医疗,关注其转型得与失。
不论是褒扬亦或是质疑,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在这轮发展浪潮中,鲁企能够展现更多精彩,并持续推动山东经济质变。
在疫情冲击严重的2020年,作为全球PVC手套的重要生产商,蓝帆医疗的业绩格外受到关注。
4月28日,蓝帆医疗公布当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69亿元,同比增长126.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258.66%。
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成倍增长,这堪称一份靓丽的年报。不过,横向比较,蓝帆医疗却在这一年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更为严重的是,商誉减值风险仍在威胁着蓝帆医疗的未来前景。早在3月份,蓝帆医疗就公告称,公司拟对商誉减值准备增加计提至约17.6亿元。此前,蓝帆医疗曾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30亿元至34亿元。
伴随着商誉的大幅减值,蓝帆医疗的转型充满不确定性。在市场人士看来,蓝帆医疗丧失了扩张的最有利时机。未来,这家以手套起家的公司能否真正走出令人称道的转型路径,将进一步考验着蓝帆医疗决策层的智慧与勇气。
丧失扩张最有力时机?
成立于2002年的蓝帆医疗,是一家老牌的医疗手套企业,,是医疗器械低值耗材领域的领跑者。蓝帆医疗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淄博市临淄区第一家上市企业。
过去多年,蓝帆集团一直是全球最大的PVC手套制造商,产能超过200亿只。不过,辉煌一度被改写。
临淄区齐鲁化学工业园清田路上,有两家知名的医疗手套生产企业,除了蓝帆医疗,还有在2020年扬名立万的英科医疗。
蓝帆医疗的业务一直领先英科医疗。不过2020年的疫情成为两家企业规模之争的拐点。在产能的不断扩大下,英科医疗跻身全球最大医用手套生产商,成为资本市场耀眼明星,其股价从10多元升至300元附近。
蓝帆医疗与英科医疗的差距在拉大。英科医疗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8.4亿,同比增长564.3%,增幅创7年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70.1亿,同比增长3829.6%。
而蓝帆医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则分别是126.42%和258.66%。
再看今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英科医疗实现营业总收入67.3亿,同比增长770.9%;实现归母净利润37.4亿,同比增长2791.7%。
蓝帆医疗2021年一季度营收约31.67亿元,同比增长253.01%;净利润约17.18亿元,同比增长1086.89%。
数据相较之下,可以看出,尽管都出现了大规模增长,但不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英科医疗已经把蓝帆医疗甩在身后。
市场人士指出,近年来,英科医疗不断扩张,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医用手套市场需求倍增。英科医疗抓住了扩张机会,不断加码投资力度。这种扩张,使得英科医疗业绩爆发。
反观蓝帆医疗,尽管有扩张之举,但力度并不大。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在布局医用手套方面,蓝帆医疗丧失了扩张最佳先机,被竞争对手抢先。
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可能使蓝帆医疗在未来几年内无法追平竞争对手,从而拉低在行业内的地位。
商誉大幅减值
董事会致歉
纵观近些年来的举动,蓝帆医疗一直在谋求转型。
2017年,蓝帆医疗启动了对估值60亿元的新加坡柏盛国际的跨国并购。柏盛国际是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也是心脏支架领域的世界领先级企业,总部位于瑞士,在新加坡和中国设有两个生产基地,海外市场排名第四,中国市场排名第三。2018年10月,蓝帆医疗对柏盛国际的并购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也成为A股历史上最大最复杂的跨国医疗器械收购案。蓝帆医疗此次并购受到资本市场广泛关注,反映在股价上则是多个涨停板的出现。
并购还在持续。2020年7月,蓝帆医疗完成收购武汉必凯尔100%股权及CBCHII6.63%的少数股权后,便成为亚洲最大的急救包产品龙头企业,同时也是特斯拉全球独家供应商。
从手套到急救包再到心脏支架,蓝帆医疗转型一直在路上。
转型也是一项投资,同样存在风险,一系列并购带来了商誉的增加。2017年期末时蓝帆医疗的商誉仅有0.18亿元,而一年之后,也就是2018年末,蓝帆医疗商誉涨至63.79亿元,占净资产的比例高达81.78%。到了2020年三季度末,其商誉账面价值约为74.26亿元,占净资产的74%。
蓝帆医疗的公告称,受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公司CBCHII2020年业绩有所下滑;同时,国家医保局组织的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公司虽然中标,但预计将对未来年度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公司判断前期收CBCHII93.37%股权形成的商誉存在减值迹象。
为此,蓝帆医疗将业绩预告从年初披露的预计2020年净利润“30亿元-34亿元”调整为“15.5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长从“511.88%-593.46%”降为“216.14%-277.32%”。
业绩“变脸”后,蓝帆医疗董事会向投资者致歉。这一度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和猜测,个别投资者甚至对蓝帆医疗转型前景产生担忧。
转型仍然面临考验
客观来讲,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评价一家企业的发展前景,不能单纯看某一阶段的经营数据,即使是同一战略的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不同的时间段,公司也会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因此要将企业的转型置于较长的时间段内,才能看出发展路径的优劣和转型的成败。
时间是最好的量尺。我们不能武断地做出评价,蓝帆医疗因为丧失了发展先机,之后的发展道路就变得黯淡了。蓝帆医疗的转型特别是上下游产业链的构建,对增强公司竞争力有着积极意义。从这一角度而言,蓝帆医疗的转型是必要的。
从实际举措来看,蓝帆医疗是多元化转型,正朝着综合医疗行业进发,这种转型注定需要时间的付出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但是,若要讲到真正转型成功,蓝帆医疗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凤凰网山东注意到,近期以来,蓝帆医疗也有扩张举动。3月31日,蓝帆医疗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共同签署了长期贷款协议,后者将向蓝帆医疗提供首期金额5000万欧元,用于支持蓝帆医疗丁腈手套的产能建设。公开信息显示,蓝帆医疗在山东省淄博市投资的“300亿支/年健康防护(丁腈)手套”、在山东省潍坊市投资的“200亿支/年高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等项目均在紧张的投资建设中。
市场产生疑问的是,在丧失投资先机的前提下,目前的这种扩张是否存在风险。毕竟如果疫情缓解,那么手套的需求量就会下降。而此前,不少企业都加大了手套和口罩等防疫物品生产线的投资。未来会否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从而导致此次投资的不利?
不得不提的是,商誉或仍是蓝帆医疗的一颗“雷”。有市场人士指出,国内对医疗机构高值耗材“零加成”的试点正在推进,这对蓝帆医疗主营的医疗耗材业务或带来一定挑战,并购标的若不能完成业绩承诺,公司商誉减值的风险隐患不容小觑。
需要指出的是,受疫情影响,蓝帆医疗并购的柏胜国际已经的确不能让人满意。受政策和市场双重因素的影响,商誉仍然存在减值风险。
目前,蓝帆医疗的市值维持在250亿元左右,如此的市值能否支撑起商誉的再次减值?这仍然是一个疑问。而且,与英科医疗的股价相比,蓝帆医疗从2020年至今,股价并没有大的爆发,市场究竟在担心什么,这也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转型依然在路上的蓝帆医疗,需要尽快给市场一个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