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禁带手机入校,需要师生同破手机依赖症
山东
山东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小学生禁带手机入校,需要师生同破手机依赖症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图片

《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已是普遍现象。家长为孩子配备手机,大多出于随时联络的需要。因为工作原因,接送孩子时间上不能完全保证,上学放学路上需要掌握孩子的行踪,也便于孩子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随时寻求帮助。

但是,手机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各种危害,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且不说由此引发的视力严重下降趋势、沉迷网络游戏之害,单就对正常课堂秩序造成的影响,常常令教师头疼不已。

无论是禁止中小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还是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其实都并非新规。早在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此早有明确规定。

然而,从过去两年多的具体实践看,一些地方的落实情况并不好。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进教室,学校、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引发家校矛盾、师生冲突的事件一再发生,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而从深层来看,禁止学生把手机带进教室的规定得不到执行,也有些学校自身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很多中小学在进行教育创新时,都把利用电子产品教学作为创新的指标。在这种评价导向下,一些教师动不动就布置电子作业,或者要求学生下载某款APP。

图片

一边是禁止学生在教室里用手机,一边又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进行教学,这也让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矛盾做法不理解。在这种语境下,教育部专门出台关于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规定,并进一步细化配套措施,减少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就很有现实必要性。

令人欣慰的是,通知并没有简单地一刀切,一律“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捍卫了教育教学秩序的严肃性,“原则上”不得带手机进校园又照顾到了特殊情况。

落实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还需结合实际出台更为细致规范的规定,同时老师带头、家长配合,共同摆脱师生手机依赖症,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来源/新京报、新时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