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观齐鲁2020 | 聊城崛起: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高地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凤观齐鲁2020 | 聊城崛起: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高地

编者按:

2020年,是一个备受考验的年份,艰难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动面孔,就如奋力开创的城市自信面孔,还有不断寻求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坚毅面孔,以及相信美好生活的个人期待面孔。

2020年,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交汇点,“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启程。在这样关键的时间节点,以实干著称的山东,再次明确了现代化强省的奋斗目标,自信而坚定地迈向新征程。

为拼搏鼓劲,向奋斗致敬。凤凰网山东推出大型年度策划——“考验如火 淬炼真金 凤观齐鲁2020”,关注这一年不同群体在疫情面前艰苦卓绝的努力,聚焦山东不同层面在高质量发展大潮中的瞩目成绩,展现16地市和主流企业在全国新一轮发展大潮中的勇于赶超。

图片

800多年前,元朝重修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南下,取道聊城,直达杭州,串联起南北文明,成为运河商贸枢纽,繁盛长达四百余年。“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历史的车轮前行数百年,运河的繁荣在这里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图片

历史赋予了聊城辉煌。继往开来,新时代的聊城又该如何实现新的蝶变?

现实来看,聊城面临的压力并不轻松。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聊城经济总量并不靠前,优势产业发展不够突出。

如何寻求新时代聊城突破发展的现实路径?聊城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创新驱动上,并将这一战略升格至城市转型的动力源泉,打造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培育扶持 打造优越创新平台

压力是创新精神生长的最佳容器。

当前,聊城与省内其他兄弟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档次不高、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等发展“痛点”。这些因素,成为聊城经济做大做强的掣肘之痛。

然而,换一种角度来看,“痛点”正是创新的出发点和未来的增长点。

如何搭建高端平台,写好科技创新的“剧本”,激发创新创业动力,聊城已经有了新的发力点。

图片

聊城以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示范样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筹建了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聊城九大产业集群开展产业战略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培育和产业提升,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各要素集聚,构建专业研究所—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发展平台。

自2020年6月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以来,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以项目合作为重点,积极开展项目对接活动,先后到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科院下属各研究所、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山东省质检院等处考察调研。目前已接洽项目团队80个,推进12个创新机构建设,拟投资项目7个,参股设立1家科技服务公司,对接聊城企业90余家……

和全省一样,在聊城,传统产业占据了工业比重的7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聊城产研院参与共建的各种创新中心将聚焦聊城产业和技术短板,以创新力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建设创新平台来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些平台中,聊城赤泥综合利用研发中心项目尤为引人瞩目。据介绍,有了这个平台,金属冶炼中的赤泥污染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赤泥,而我国赤泥的综合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全国工业固体废物65%的平均利用水平,造成了赤泥大量堆存。综合利用是解决赤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日前,聊城产研院与聊城大学及安格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建聊城赤泥综合利用研发中心。中心将重点开展赤泥综合利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研究,为信发集团服务。

除此之外,为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聊城还成立市级财政奖励基金,对产品进入国家和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企业,给予不低于100万的奖励。新引进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聊城分院,刚挂牌4个多月,就对接当地90多家企业,推进7个创新机构建设。政策引领下,2020年前9个月,聊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7%,比年初提高10.5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6.3%,增速居全省第3位。

创新平台犹如一个大容器,容器越大,容纳的东西就越多。如今聊城的产业布局日臻完善,发展势头迅猛强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招才引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和未来前途的重要标准。人才存量越多,增量越多,意味着城市的经济越有活力。

图片

在聊城高新区诺伯特智能生产车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子才团队研发的一款非金属五轴机床刚刚下线。这套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了高端数控系统国产化,将编程效率提升了5倍。控制系统是多轴机床的智慧大脑,由于软件开发精度要求高,此前,高端控制系统长期被国外垄断。

王子才介绍说:“在这套设备的生产过程中用了图像信息技术、仿真建模技术、路径规划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所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性能。”

着力补短板,聊城市大力推进智能装备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设立1亿元人才创新发展基金,开展招才引智工作。

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程继锋说:“我们根据企业需求,多次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王子才院士进行对接,建设了王子才院士工作站,并落实了100万政策补助资金,以柔性引才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精准化人才服务。”

引来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产业。如今,王子才院士团队为企业在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未来3到5年,还将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

图片

与此同时,为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聊工作,聊城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软环境、拴心留人的大环境,出台了各类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用真情实意打动人才,用优质服务留住人才。

2017年,聊城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2019年,根据形势发展和人才需求,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补充意见》;根据省、市委关于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推动人才制度改革攻坚的要求,2020年7月份,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印发了《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水城优才”工程激活人才制度效能的意见》。这3个文件和一系列配套细则,构建起聊城全类别、全方位、全周期的高效制度体系。

截至目前,围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聊城市共邀请两院院士1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等260多人,建立国家级创新平台40家、省级创新平台219家,开展技术合作、解决技术难题700多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引擎。

未来可期 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过去的聊城,商业繁盛;现在的聊城,略显沉寂;但未来的聊城,精彩无限。

图片

近年来,聊城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加快打造九大产业集群,即坚持做强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文化旅游、高效农业五大传统产业集群;聚力打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医养健康四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布局日臻完善,发展势头迅猛强劲,为聊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目前,聊城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企业拥有山东省院士工作站6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推动力。绿色高端化工发展全面起势,产业集群内企业共18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2家,发展势头强劲。纺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名牌产品5个,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聊城依托厚重的文化积淀,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具有地区内生力的名人文化、名著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聊城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大力发展粮油、蔬菜、林果、畜禽和水产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201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96亿元,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338亿元。

围绕新材料产业,聊城谋划实施了一系列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有利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2020年以来,聊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规模迅速壮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研发水平稳步提高,集群优势逐步增强,成为了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

积极培育医养健康产业重点项目,聊城以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市为目标,以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统筹全市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及社会各方面资源,推动全市医养结合创新融合发展。

新时代的聊城正处于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国家级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叠加区。随着聊城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将会吸引更多的目光,为聊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聊城,一座即将“掀起盖头”的城市,必将迎着新机遇,实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