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进博乘风起势,精致威海打造产业合作新高地

相逢进博乘风起势,精致威海打造产业合作新高地

编者按

“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勾勒了威海城市风光和地域特色,海洋塑造着威海,也深深影响了威海人的性格——包容、开放。以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核,威海着力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开放格局,打造产业合作新高地。

步伐不停,一直前行。

相逢进博乘风起势,精致威海打造产业合作新高地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威海一直站在山东乃至全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前线。即将于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简称“进博会”),威海自不会缺席,除了组织企业、投资者参与,还将于11月4日在上海举办“相逢进博 相约威海”2020威海市产业推介会。

进博会作为国际采购平台、投资促进平台、人文交流平台和开放合作平台,威海借此契机主动推介,其目的不言而喻。实际上,近年来威海一直在打造对外合作新高地上发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进博会恰是威海“走出去”寻求合作“大展身手”的机会。

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

打铁还需自身硬。

威海敢于在进博会主动推介自己,这背后有极强的自信心,这自信来自于威海厚实的产业——构建了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产业集群、康养旅游产业集群。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为例,“威海市新信息产业集群”入选2018年山东省级主导产业集群,获得省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

近年来,威海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重点打造6大专业化产业园区,推动各类平台要素向园区聚集,强化政策引领,支持技术创新,推动协同合作,拓展集群规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零距离”“保姆式”服务,持续推动产业“链”式发展。

威海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是其代表之一,园区以“科技引领,核芯制造,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基地”为总定位,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海工装备等高技术产业。以美国惠普(HP)、国家级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检测平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等五所大学为核心优势,并配套引进了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工信部直属七所大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等国家级审批和技术支持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审批和技术支持。

千里海岸线上,不仅集聚着重点发展区域、高端产业园区,还串联着众多研发资源、创新企业,以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引出威海的创新链——威海正致力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2019年威海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0%,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9.0%。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区和双创示范基地“双区合一”的先行先试区的威海高新区,以三条链——产业链、科技链、生态链为抓手,主动融入链条,率先集聚要素,在威海创新发展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区双岛湾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正昂起威海创新链龙头。

作为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不仅是威海的创新龙头平台,更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威海双岛湾科技城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郭东海说,“将来国家创新中心建成之后,主要通过招商以及整合现有的创新平台资源,进驻包括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内的一系列这种创新机构,研发机构,孵化机构,推动我们产业技术的创新升级,推动我们创新成果的技术转化,推动企业孵化发展”。

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办公区作为整个项目的智慧大脑,小到一块砖头的摆放,大到整个中心框架的指挥实施都在这里进行。整个项目采用了很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PPP项目工程部经理毕建祥就提到,“根据项目的现场情况,不断创新推广一些快速建造的清单项,比如轻质隔墙,整张大板在工厂生产,能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将近一半以上”。

对标一流 建设营商环境标杆

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搭配创新链给威海“走出去”的信心,而在“软实力”方面,威海亦有足够的吸引力。

8月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威海荣膺2020“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奖项,威海能从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在营商环境改善上的努力,这一点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威海城市的一个缩影——环翠区细窥一二。

环翠区围绕18项指标推出了90多项具体措施,并出台《环翠区提标提速提效推动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实施方案》,力争2020年度环翠区营商环境评价跻身全省县(市、区)第一方阵。

为优化企业开办流程,环翠区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全程网办”,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社保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0.5个工作日办结,同步启动银行开户在线预约、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线运行,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申报材料由各相关部门共用共享,以此压缩办理建筑许可流程;在政务服务方面,在提升网上服务能力的同时,在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分大厅)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推行“容缺受理”,此外还将建立区级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

对标一流,全面改革创新道出了标杆为何是威海。聚焦营商环境的堵点卡点,威海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和国内国际先进城市最优水平,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减费用,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

同时,借鉴上海、深圳、杭州、重庆等地先进经验,威海研究制定《威海市提标提速提效推动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实施方案》,将225项重点攻坚任务细化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建立任务台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持续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远不止如此,威海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确定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打造对外开放制度创新高地、高端产业融合发展高地、科技创新合作高地、国际地方经贸合作高地、人才集聚发展高地、区域协同开放高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方面,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

将亚洲首条工业4.0四位一体生产线引入威海文登区的德国KHS集团亚太区总裁克里斯坦就曾感叹道,“比空气更清新的,是这里的营商环境”。

构建精致城市,提升开放能级

得开放风气之先,威海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站在开放的前沿,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取得了多个第一,威海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威海曾属烟台市代管),设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通了第一条中韩海上黄金通道,是第一个写入国际双边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还是第一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试点城市……

近年来,威海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着力做好“红”“绿”两篇文章,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并从宽口径和窄口径两个维度,系统谋划和推动精致城市建设。

“我们把精致城市作为威海发展的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从窄口径宽口径,从理念、乡村振兴、经略海洋、城市国际化、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各个领域,都是用精致的理念去推动。比如,窄口径指的是在城市的设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增长等各个方面都要精美、精当、精细、精心、精准、精灵,来实现整个城市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发展”,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就曾提到,威海下一步的发展已经很明确,就是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结合自身优势所在,威海以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作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推动威海城市国际化和开放型经济建设,进一步提升“威海服务”品牌国际影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目标。

今年1-9月,威海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现逆势上扬,达到1147亿元,同比增长7.3%,比山东省增速高3.1个百分点。

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印发威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方案的通知》,威海将开展期限为3年的全面深化试点,试点期间,全市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均增速10%以上,高于全省、全国水平。

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引,威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有了长足发展。

以打造高质量的开放平台载体跨境电商为例,威海成立了“四港联动”+“一带一路”+综保区物流新模式工作专班,助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启用综保区跨境电商多模式监管中心,吸引菜鸟物流等企业选择威海开展业务。培育玖罗保税商品体验中心,建设以“线上集成+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跨境电商体验基地。

1-8月,威海全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15.4亿元,同比增长60.3%,占山东省的45.7%。

并且在今年,威海发起对外开放新高地攻坚突破,提出要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持续用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高”“新”特色,发挥毗邻日韩优势,做透东北亚文章,加快实施“四港联动”,努力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全方位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动开放合作。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进博会是威海寻求开放合作的一次推介良机,但更多的努力在后头,抓好落实,奋力拼搏,“精致城市·幸福威海”这张名片也会越擦越亮。

……

走遍四海,还是威海。让我们期待11月4日“相逢进博 相约威海”2020威海市产业推介会的到来,更寄语“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