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季度山东省人才流动数据发布,三四线城市人才回流现象凸显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2020三季度山东省人才流动数据发布,三四线城市人才回流现象凸显

近年来,山东这一人口大省所遭遇的人才流失窘境和人才焦虑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受疫情影响,2020年山东省人才流动活性有所下降,但由于秋招季的到来,山东省人才流动的浪潮再次开启。应届毕业生的加入为整个山东省的人才流动增添了更多活力,这股年轻"后浪"的流淌方向,不但能体现出各地区当前的就业机遇与发展潜力,也将代表着这些地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质量。那么后疫情时代山东省人才流动状况究竟如何?随着三季度的结束,山东本土求职招聘网站齐鲁人才网利用平台大数据优势,整理了2020年三季度山东省人才流动数据,对山东省人才流动状况做出分析,为您带来详细参考。

注:文中人才流动数据为齐鲁人才网正在发生交易的市场化人才流动数据,并不能全面的代表真实的人才流动情况,仅供参考。

人才跨区域流动加快,三季度省内人才留存占比下降

上图为2019年第三季度到2020年第三季度山东省市场化就业人才流动区域分析,由上图可见,当前省内85.13%的人才选择在省内流动,流向省外人群仅占14.87%;环比19年三季度,山东省人才留存情况出现小幅度回落。选择省内流动的人才较上一季度下降了2.5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了10.4个百分点。

人才的留存与否和相关的时间节点有着很大关系,第一、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动;三季度以来受毕业季和秋季校园招聘的影响,毕业生成为人才流动的主体,部分2021届驻鲁高校毕业生前往外省实习就业。青岛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王通过2021届秋招获得了心仪的实习机会,工作地点在深圳,小王告诉我们:“计算机专业发展前景在山东相对狭隘,毕竟电子信息产业在山东还不是很发达,出于专业考虑我更青睐北上广深的企业。未来可能会回山东吧,目前想趁着年轻多出去闯一闯。”

三季度人才流入比1.58,山东省始终保持人才净流入

注:人才流入比是指人才流入数量与人才流出数量的比值,当数值大于1时,表明当地为人才流入;当数值小于1时,表明当地为人才流失;数值越大,说明当地人才吸附能力越强,数值越小表明当地人才流失越严重。

就上图近一年山东省人才流入比来看,当前山东省始终保持人才净流入状态,其中2019年四季度保持上涨状态,人才流入比为1.27;2020年一季度人才流入比仅为1.04,表明2020年一季度山东省人才流入流出基本持平;2020年二季度人才流入比则创下新高,流入比高达1.79;2020年三季度人才流入比出现回落,流入比为1.58。受非山东籍驻鲁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和秋招应届生外省实习的影响,在外地人才流入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本地人才流出随之增多,最终导致人才流入比出现下降。

“长三角”、“津京冀”瓜分山东外流人才,“东三省”成山东主要人才供应商

从上图2020年三季度山东省市场化人才的省外流向来看,北京、江苏、上海、天津、浙江、河北、广东、河南、安徽、辽宁为主要流向地区,从城市群角度看,2020年三季度长三角城市群对山东省外流人才的吸纳超过京津冀城市群。从省份角度看,北京市吸引能力最强,占比18.18%;江苏紧随其后,占比为17.06%,排名在上海之前。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城市装不下灵魂,“逃离北上广”正在成为现实。生活成本相对更低、节奏更慢、就业机会更多的“新一线城市”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眼中的心仪之地。因此,江苏、浙江等地的“新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迅速攀升。

从省外人才流入方面来看,黑龙江省人才流入量最多,占比高达25.12%;河南省排名第二,占比为17.33%;辽宁和吉林分别位列三、四,占比分别为10.89%和5.26%。东北地区人才回流山东,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山东省十分相似,东三省重工业发达,产业结构长期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科技含量不高。随着大量旧产业的出清,就业人口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也随着外迁逐渐减少,导致当地青年人才纷纷前往外省就业。山东作为北方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省份,自然而然的成为其外流的首选地。河南、江苏、河北等地区也是山东重要的人才流入省份。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对周边省份人才依然具备较强的吸附能力。老张家是东北的,来青岛工作已有五年,“东北的气候实在是太冷了,黑龙江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再一个是东北经济发展太差,我们原来是矿产城市,现在矿采完了,经济一泻千里;还一个就是青岛离着东北近啊,而且很多人祖籍就是山东的,也算是重返故土了。”

济青虹吸优势稀释,“小镇就业”成热点

注:人才吸引指数为当地实际人才净流入量与全省流动人才总量的比值

由上图16地市市场化人才流动轨迹来看,山东省三季度人才流动量最大的地区仍是济南,青岛紧随其后;从全省人才流动轨迹来看,泰安、济宁、德州、聊城、菏泽、淄博与济南的流动频繁;烟台、潍坊、日照则与青岛间的流动更为密切,这表明除当地经济因素外,地理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的流动,济南作为内陆城市,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与泰安、德州、淄博等内陆城市更为相似,而潍坊、烟台、日照等沿海城市则与青岛更加相符,整体来看省内人才流动“就近化”凸显。

人才吸引指数代表着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才吸引指数越高则该城市受人才青睐程度越高。由上图数据可见,2020年三季度山东省两大经济龙头济南和青岛人才吸引指数最高,吸引了全省近4成人才,但环比二季度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潍坊、济宁、淄博、日照等地人才吸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潍坊市人才吸引力大大增强,其人才吸引力位列全省第三。

综合来看,人才争夺已不再是新一线、二线城市的专利,众多三四线城市也纷纷发力,相对更低的生活成本和更加宽松的人才政策也是其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95后的小刘毕业后选择了回到家乡潍坊,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相比于一线城市的年轻白领阶层,我的收入虽然不算高,但房贷压力小、日常开销较低,能够更加自由地支配财产,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不错。”有关数据显示,“小镇青年”这一群体月均工资超越全国起跑线,平均每月收入7000+,且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在城市被铺天盖地的中产焦虑席卷时,“小镇青年”的生活如沐春风,有着超乎大城市同龄人的幸福指数,正在不断地实现消费升级和幸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