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阅卷组长被质疑卖书讲课“一条龙”,既当教练又当裁判?
从机制上讲,阅卷结果也需要在“阅卷组共识”和“组长权威”之间寻求平衡,如果有人既当教练又当裁判,那显然并不合适。
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所引发的争议还在继续。从最初对文风文字的讨论,如今已经演变成“如此充满争议的满分作文如何出炉”的追问。而当初力排众议给出满分的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则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8月9日,有网友晒出陈建新主编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一书正在销售,同时陈建新还在各处讲课辅导高考作文。故而网友质疑:既当阅卷组长,又出书授课“一条龙”,恐有不妥。有媒体就此事致电陈建新本人,其表示对参与编著高考作文书一事不清楚,随即挂断了电话。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方面则表示收到了有关此事的举报材料,并已联系举报人,了解相关情况。
在这本上架销售的高考作文书中,网友还发现《生活在树上》与去年的一篇满分例文与文风接近、语气类似、引用名人的路数也非常相似。
说实话,当初我看到这篇作文的第一感觉是,“我大学和研究生的哲学怕是白读了,为啥这些名言我在原著里没看到过?”再读又觉得,这篇作文简直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的原著还要晦涩。
古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篇文章的优劣往往见仁见智,优中选优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给高考作文打分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章评析,公平公正是其永恒的底色。如何克服内心的主观偏好,从立意、审题、文字、思想等各个角度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公正打分,是每一位阅卷老师的岗前必修课。
而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则是诸多裁判中的“裁判长”,往往掌握着对作文题目的解析权、评分标准制定权以及满分作文的审判权。责任之重,无须讳言。保持客观中立,尤为重要。否则,便不能杜绝个别考生钻研组长的喜好来搞投机。从机制上讲,阅卷结果也需要在“阅卷组共识”和“组长权威”之间寻求平衡。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陈建新被质疑讲课卖书一事还有待继续调查,但一个应该被承认的常识是,无论是谁,顶着“阅卷组长”的名头各处授课,解读高考作文打分规则,这种“既当教练又当裁判”的做法,并不合适。也因此,无论是陈建新个人,还是当地相关部门,都应该主动站出来,回应舆论质疑。
正如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所指出的:“高考阅卷评分应当有保密性,所有参与阅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阅卷情况,这是纪律。这次浙江满分作文第一时间在刊物上披露,是违规的。”陈建新主持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工作长达20年,不可能不知道阅卷的规矩及其背后的利害。
说到底,教育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而比起客观性较强的其他科目来说,作文又是保证高考阅卷公平公正的“压舱石”。“作文阅卷组长”与其说是一种头衔,不如说是一种责任。
处在这一位置上,自然需要丰富的经验,通过群策群力,去维系高考阅卷公平。在阅卷完成之后,则需功成身退,甘当“无名英雄”;同时也要进一步开拓眼界、追寻写作上的多种可能,以求让评价体系更加多元、更加科学、更加贴近时代、贴近教育的初心。
而回到参与编著高考作文辅导书一事,陈建新本人称“不清楚”。但在白纸铅字的证据之下,这样的回应未免太过单薄。因此,从澄清事实和遵守规范的角度来说,也希望陈建新能够站出来回应舆论的关切。此外,当地相关部门也不妨介入调查,并且以此为契机,厘清并且完善相关的伦理规范。
□思凝(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