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山东如意之一:明星企业缘何债务压顶?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三问山东如意之一:明星企业缘何债务压顶?

编者按:

作为省内的明星企业,山东如意在过去多年赢得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不断并购国际知名时尚品牌的战略,更是将其推到了行业的聚光灯下。

与前几年的风光无限相比,眼下的山东如意似乎黯淡了不少。无形的债务压力让这家企业显得有些前途未卜。

原本极具成长性的企业为何突然遭遇债务危机?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困局待解的状态下,山东如意又将何去何从?

凤凰网山东从今天起陆续推出“三问山东如意”,深度解读这些问题。

诚然,任何企业的成长都非一帆风顺,我们期待在这场危机的化解中,山东如意能够给出正面答案。

总部位于济宁的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如意)眼下过得并不如意。

这家以纺织起家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今被债务阴云笼罩,并且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虽是传统行业,山东如意却不乏工业荣光。2010年,旗下公司如意集团与国内高校联合攻关,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国纺织工业60年来首次获此殊荣。

山东如意生产的高端面料,专供全球知名时尚品牌,山东如意成为全球最早一家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传统纺织企业。

按道理讲,这样的优质企业,本该前景广阔,如今为何深陷债务泥潭?

三问山东如意之一:明星企业缘何债务压顶?

先来看一下有关山东如意的几个片段:

截至2019年6月末,山东如意的总有息债务为317.75亿元,其中短期有息债务为149.84亿元,占总有息债务的47.16%。

承受巨大债务压力的山东如意在今年6月失去了强有力的资方背书:由于双方存在分歧,山东如意最终未能获得济宁城投35亿元输血。原本,济宁城投将通过股权收购成为如意集团第二大股东。

济宁城投为何没有在关键时刻对本地支柱企业“伸出援手”?外界有分析认为,这一事件或透露出,山东如意的财务危机可能要比想象的严重。

屋漏偏逢连夜雨。山东如意旗下A股上市公司如意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下滑40.03%;净利润781万元,同比下滑22.78%。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大幅减弱。

债务压力巨大、融资失血、企业造血能力不足,山东如意的境况的确不容乐观。

山东如意的债务危机与多年来的频频并购大有关系。

探寻山东如意的扩张轨迹就会发现,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山东如意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杠杆、大举发债、借债,募集了近400亿元进行全球大并购。

收购型的财务战略、过度依赖短期借款,随之而来的则是高企的财务杠杆及现金流风险的上升。

有市场人士指出,山东如意之所以能“以小博大”,主要是善于利用当地政商关系背书带来的产业基金、银行贷款以及发债融资,其本身的自有资金并不多。说到底,山东如意的并购也只是一场资本游戏。

然而,在中央政府去杠杆的大潮中,很多裸泳的企业开始浮出水面。

山东如意便是其中之一。一方面,用来收购的杠杆资金本息陆续到期。另一方面,并购的时尚品牌并没有给山东如意带来业绩的支撑,相反许多百年品牌更是一度拖累了山东如意的业绩。

鉴于山东如意因流动性脆弱且债务杠杆高企、再融资能力受限等原因,国际几大评级机构先后调整其评级。

在它们看来,山东如意的现金流承压、债务偿还能力面临问题。

于是,一时间,舆论关于山东如意“债务压顶”甚至“山东如意或破产”的评论袭来。客观来看,这些评论或猜测有夸张的成分,但在这样的舆情环境中,山东如意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