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第一部分 学校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学校现有26个学院,20个校级研究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省级一流学科。学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已逐步形成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拥有70个本科招生专业,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3700余人。

学校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则,按照“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人文化”的建设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雄厚、办学设施齐全。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07.36万平方米,网络多媒体教室335个,运动场面积13.2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3万册,电子图书、期刊(含学位论文)78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9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0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建设方针,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现有教师2179人,其中教授264人、副教授69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05人。双聘院士5人、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1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19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泰山系列人才19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5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特聘教授50人。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4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1个,获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获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省优秀教材15部;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点面结合、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十二五”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500余项,其中,国家级及国际奖励30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监督和控制体系。“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63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36项;荣获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研究生优秀成果奖45项、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5篇,获评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术团队,选定主攻方向,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设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设在我校,拥有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基地、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工程实验室。学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了110余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0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5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近300项,其中2006年、2007年各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9年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9年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独占许可使用费高达5.2亿元,创全国最高纪录;2017年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额位居全国高校榜首。2019年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国际化推进机制,已与美国、英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9个国家的10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开展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2019年度来华来校留学生1000余人。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和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多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实施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着力提升校地融合发展能力,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二部分 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坚持依法治招,确保山东理工大学2020年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学校招生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山东理工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四条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工作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五条学校全称:山东理工大学。

第六条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第七条办学层次:本科。

第八条招生代码:10433。第九条学校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第十条办学特点: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学校占地3600亩,现有26个学院,20个校级研究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省级一流学科。学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化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已逐步形成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拥有70个本科招生专业,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3700余人。学校现有教师2179人,其中教授264人、副教授69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05人。双聘院士5人、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1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泰山系列等省级以上人才80余人。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点面结合、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监督和控制体系,获评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术团队,选定主攻方向,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06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独占许可使用费高达5.2亿元,创全国最高纪录。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国际化推进机制,已与美国、英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9个国家的10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2019年度来华来校留学生1000余人。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山东理工大学设立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

第十二条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山东理工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山东理工大学纪委、监察处对招生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监督电话0533-2786400 2787105)。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

第十五条山东理工大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通过山东理工大学招生简章、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在线网等多种渠道公布并按时报送到相关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办公室)。

考生填报志愿时,以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办公室)正式公布的计划为准。

第五章 录取

第十六条山东理工大学2020年实行按专业(类)招生,分类培养。

第十七条提档比例: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高招办有关规定比例提档。

第十八条普通类专业录取规则:综合改革省份考生所填报的专业(类)志愿需满足该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山东、浙江实行“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档考生只要体检符合要求,均予录取;北京、上海、天津、海南等四省份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和专业级差的原则分配专业,择优录取,志愿间专业级差为2分,只要考生体检符合要求,且服从调剂,原则上不预退档。非综合改革省份进档并符合体检要求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和专业级差的办法分配专业,志愿间专业级差为2分,只要考生体检符合要求,且服从调剂,原则上不预退档。数学类、物理类、外国语类专业在分专业录取时同时参考相关科目成绩(数学类和物理类专业为数学,外国语类专业为英语)。对于高考文化投档成绩(含政策加分)相同的考生,若生源地规定了位次确定原则,从其规定;若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文史类依次按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理工类依次按数学、外语、语文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成绩高者位次在前。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十九条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条音乐类、舞蹈类专业录取规则:山东省:音乐类、舞蹈类专业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按照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加分)由高到低录取;湖南省:音乐类专业进档考生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江西省:音乐类专业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成绩高者,若文化成绩也相同,则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数学和综合单科成绩,优先录取成绩高者。

第二十一条美术类专业录取规则:山东省:进档考生按综合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江苏省:进档考生按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综合分相同时,则依次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山西省:进档考生按美术类专业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专业成绩平行时,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高者。安徽省:进档考生按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考生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排序,专业成绩仍相同时按文化总分(不含政策加分)排序,若仍然相同则按普通文理类单科成绩(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综合)排序。江西省:进档考生按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则依次按文化成绩总分、语文、外语、数学、文理综合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黑龙江省:进档考生按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如综合分相同,按专业课成绩排序;如专业课成绩也相同,再按文化课成绩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成绩排序确定。

第二十二条如以上录取规则与生源省份艺术类专业招生文件规定不一致者,以各生源省份最新公布的文件为准。

第二十三条山东省内体育类专业进档考生,按照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工作,按上级有关政策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英语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爱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爱合作办学)等三个专业应试外语语种须为英语,其余专业对考生的应试外语语种不作限制。

第二十五条招生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其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除专业招生计划中特别注明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对男女比例均无特殊要求。

第二十七条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录取结果将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规定的渠道和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在线网及时公布,请考生注意查询。

第二十九条新生入校后,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资助政策

第三十条我校是山东省学分制改革首批试点学校,收费标准执行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优化完善山东理工大学学分制收费政策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19】933号)文件收费标准,按照学分制收费。若政策有变化,执行最新文件精神。第三十一条学校建有一套完善的奖、贷、助、补资助体系,用来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七章证书颁发第三十二条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规定的总学分,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颁发学位证书。如果修读第二专业,按相关规定颁发第二专业学历和学位证书。

第八章 其它

第三十三条招生咨询联系方式山东理工大学主页:https://www.sdut.edu.cn/招生在线主页:https://zszx.sdut.edu.cn/联系电话:0533-2780673传真:0533-2780673邮编:255000校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E-mail:zsb@sdut.edu.cn

第三十四条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录取相关事宜,不收取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费用。对以山东理工大学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三十五条本章程若有与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上级政策为准。本章程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本章程由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第三部分 答考生问

1、2020年贵校招生规模及录取批次?

2020年我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8690人,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专科招生计划为100人。部分本科专业在河南、吉林、甘肃、宁夏、江苏、重庆、江西、四川等8个省本科一批录取。招生计划及录取批次以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办公室)正式公布的计划和批次为准。

2、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

按专业(类)招生,按大类培养学校按专业(类)进行招生,分机械、电信、生化材料、土建、地矿、数理、经管、文法、艺体、外国语等10个大类进行培养。继续完善三级教学平台建设,第一学年设置通识教育教学平台,第二学年按学科类设置学科基础教学平台,第三、四学年设置专业教学平台。实行学分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学分制改革,培养“五有”人才。正在执行或逐步完善的主要内容有:①弹性学制,3至6年;②选课制,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选课,决定学业进程;③双学位、双专业教育辅修专业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达到双专业修读要求的,颁发辅修专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两个学士学位,双学位教育辅修专业学位证书与主修专业学位证书为同一证书;④转(选)专业制,为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向两个专业提出申请,但是只能转一次专业;⑤学分制收费:根据国家和省政府关于高等学校收费的有关规定,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学校专业培养成本,采取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⑥导师制,为学生安排导师,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并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面指导;⑦实验室开放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预约进实验室做实验;⑧学业警告制:根据《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学业预警、学业警告和降级三级管理。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学风严谨,学习环境优良学校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紧紧抓住教与学两方面,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文化育人工程”、“社会实践工程”, 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衔接与融合。在全校形成了“学生以成才为志,教师以授课为业,学校以育人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外化为学生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拥有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机械工程三个省级一流学科;在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专业评估中,我校电气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经济与贸易类、农业工程类、社会学类、统计学类等7个专业类位居第1名,36个专业类(基本涵盖我校主要专业)全省前10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为核心专业的专业群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电气自动化、车辆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3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采矿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为核心专业的5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自筹经费立项建设专业(群)。

3、贵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设立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分别设有“新能源汽车”“智慧医疗仪器” “绿色制药”等创新实验班,面向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德才兼备的工程科技人才。实验班学生从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大学习潜力或特殊专长的学生中选拨(音、体、美等除外)。学生可根据报名条件自愿报名,所在学院初审,教务处根据报名人数和个人条件确定进入复审学生名单,所在学院组成考核小组进行复审,根据复审成绩择优录取。实验班实行3—6年弹性学习年限,基本学制4年。实验班低年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基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高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育,旨在强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训练。万哲先数学实验班采用虚拟建制,在执行正常的专业培养方案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导师科研课题训练与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大赛的锻炼,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使其逐步成长为数学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优秀人才。在第二学期初,从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方向)、统计学等四个专业中,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选拔20人进入实验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主动服务国家“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和“走出去战略”需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试点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各个专业均采用新生入校后在本专业考核选拔的方式。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实行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两段制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本科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4年制本科,“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硕士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2年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即“1+1”模式。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保送或考试攻读工程硕士,在校累计学习1年,在企业累计顶岗1年,同时完成学位论文。2013年,山东省教育厅在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推出了“省级卓工计划”,我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能源动力与工程、土木工程三个专业顺利入选,自2014级学生开始招生培养,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分别与济南网融创业服务有限公司、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开创盛世网络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招收金融学(服务外包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移动互联应用方向)、物理学(微电子方向)、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五个专业;学生第一、二学年在学校上课,需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教学实施以学校师资为主,并由合作企业的行业专家强化职业素质教育;第三学年学生分方向,引入企业课程,以合作企业师资为主;学生在3年内修完本科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课程;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内按照企业的项目开发模式进行企业开发实战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合作企业方负责双方合办专业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2010年,学校与鲁泰集团合作设立了鲁泰纺织服装学院,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此外,我校还在CDIO工程教育、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请介绍一下贵校与国外友好学校间的校际学生交流项目?

(1)交换生项目我校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汉阳大学(安山校区)、建国大学、檀国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根据国外高校选拔条件,我校二、三、四年级学生可在国外高校交换学习一学期或一学年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在国外高校学习期间免交国外高校学费或学费及住宿费。我校承认其在外所修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获得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2)“3+1+1”本硕连读项目我校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商科相关专业及法学专业)、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法学专业)以及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高校开展“‘3+1+1’本硕连读项目”。相关专业三年级在读本科生可选择赴国外高校学习相同或相近专业,完成本科最后一学年的学习(须达到国外高校入学条件),我校承认其在外所修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获得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达到国外高校硕士入学条件的,可继续攻读国外高校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合格,满足学位授予要求的,获得国外高校硕士学位证书。

(3)海外学习项目我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杨斯敦州立大学、拉脱维亚里加工业大学、日本上智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海外学习项目”。我校二、三、四年级学生可在国外高校交流一学期或一学年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须达到国外高校入学条件),我校承认其在外所修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获得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4)学位互授项目我校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工科相关专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布鲁姆斯堡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经济学专业)、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商科相关专业)、 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土木工程专业)、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英语语言和文学专业)、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及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开展学位互授项目。相关专业学生在国内完成两至三年学业以后,可选择赴国外高校学习相同或相近专业,完成剩余本科课程(须达到国外高校入学条件),学生完成双方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后,获得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国外高校学士学位证书。

(5)本升硕项目我校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三一圣大卫、美国杨斯敦州立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本升硕项目”。四年级应届毕业生达到国外高校入学条件,可选择赴国外高校相关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课程。

(6)短期学生校际出国交流项目我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杨斯敦州立大学、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以及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央大学、汉阳大学、建国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短期学生出国交流项目。我校在籍全日制相关年级学生可选择在寒假或暑假期间赴国外高校进行短期交流学习(须达到国外高校入学要求)。更多详情请登录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网站“海外学习”栏目查询,网址: https://oice.sdut.edu.cn/hwxx/list.htm,咨询电话:0533--2782380。

5、请介绍一下贵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我校目前与2个国家的3所高校开展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3个本科项目,1个专科项目。具体情况是:

(1)与韩国建国大学合作开设环境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我校与韩国建国大学合作举办的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4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始招生,学制为全日制四年,招生计划数80名,学费为27000元/生·年,教学过程全部在山东理工大学实施(4+0)。

(2)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我校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项目分别于2013、2014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始招生,学制为全日制四年,招生计划数均为160名,学费均为19500元/生·年,教学过程全部在山东理工大学实施(4+0)。

(3)与韩国嘉泉大学合作开设应用韩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科项目。我校与韩国嘉泉大学合作举办的应用韩语专业专科项目学制3年,招生计划数100名,学费15600元/生·年,学生全部在我校学习,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我校专科毕业证书。毕业后,学生如赴国外合作高校继续攻读本科学位课程,相关合作高校承认学生在我校所修学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执行山东省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如有变动,按照新的标准执行。项目及各合作高校详细情况,请登陆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网站“合作办学”栏目查询,网址:http://oice.sdut.edu.cn/2105/list.htm。

6、贵校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情况如何?按照国家、省以及学校有关资助政策,学校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以社会资助、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辅助的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奖助学金我校现行的奖助学金主要包括以下形式: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我校主要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内助学贷款两种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信用贷款,学生可在开学前向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校内助学贷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无息、短期、小额贷款,以解决其生活问题,最大贷款额度为3000元,贷款最长期限为6个月。勤工助学学校设有勤工助学专项经费,每年提供约2500个左右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提供600余个校内临时勤工助学岗位,争取6000余个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爱心基金针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突遇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通过“爱心基金”予以资助,根据实际情况,每人每次资助金额一般不超过人民币5000元。

机械工程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建校初期最早设立的学院。经过几十年砥砺奋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特别在传统机械与计算机、激光、微电子等现代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方面和在CIMS、CAD/CAM/CAPP、数控机床、精密模具加工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办学实力雄厚,具有卓著的社会声誉和深远影响。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省部级以上专家20人。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前31%。建有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近3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5项。学院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70篇,授权发明专利35项。在校本科生31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人。学生培养突出体现智能制造、新型智能材料、机电光信息感知一体化、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特点,注重工程设计能力训练,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近3年,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等重大比赛中成绩斐然,获得国家级奖励400余项,省级奖励300余项。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以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历经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车辆工程学科为龙头,以道路交通运输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为两翼,以力学学科为支撑的学科群,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1人,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63人,教授23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54人,入选学校“双百工程”一层次1人、二层次2人、三层次4人、四层次6人。具有博士学位75人,占专任教师的79.79%。拥有本科生200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300余名。学院现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4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院拥有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车辆工程学科是山东省首批重点学科、首批特色重点学科及泰山学者设岗学科,2018年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新能源汽车被列入学校“十三五”2个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方向之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学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培育建设学科。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5个。近年来先后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5项,发表论文1500余篇,其中被SCI、EI、SSCI收录300余篇,出版专著19部、教材30部,授权发明专利300余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设有新能源汽车新工科实验班,从新生中择优选拔入读。车辆工程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工程(含车辆工程)实验中心、车辆工程与交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均是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骨干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拥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现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车辆工程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车辆工程领域从事汽车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发动机原理、汽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汽车试验学、新能源汽车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以建设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科研型学院为发展目标,围绕智能农业机械技术、新能源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技术、现代工业设计等特色方向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办学实力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35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16人,省级创新团队2个。在校本科生18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500余人。学院现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3个本科专业。拥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机械(农业工程)、生物与医药(食品工程)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3个农业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农业工程是山东省首批、学校首个立项建设的省级一流学科,并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院士工作站。学院现有山东省旱作农业机械及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农产品功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10个。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纵向科研项目和经费一直居全校首位,近三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各类项目百余项,获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始建于1977年,是一所具有鲜明电力、电子特色,行业优势明显的学院。现有教职工135名,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学者等国家级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A层次)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21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室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学院具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硕士点,有能源动力(电气工程) 和电子信息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在校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0多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2006年被评为“十一五”山东省重点学科、2011年被评为“十二五”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建有山东省智能电网及装备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分布式电源并网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压电网暂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全球能源互联网(山东)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山东理工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3000多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三五”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自动化专业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是山东省最早设立的信息技术类专业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5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余人,泰山系列省级人才2人。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单位。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为省级重点试点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及实验设备条件,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注重把握本领域技术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在智能系统、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网络信息安全、通信系统与信号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化学化工学院

0

0

化学化工学院具有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化学(含师范)、冶金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点,物理化学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化学和工程学两个学科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4个本科专业获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应用化学是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冶金工程为山东省企校共建专业;建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40%以上有高级职称,近90%有博士学位;博导、硕导70余人;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3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一流课程3门。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59项,地厅级和企业委托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科技成果转化20余项,其中“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专利转让5.2亿元。学院本、硕、博在校生共2500余人,近5年,本科生在各类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156项,省级奖励332项,专利、论文62项,考研录取率35%以上,正式就业率为96%以上。

建筑工程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建筑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9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8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7人(含在读)、硕士学位的36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其中校内导师28人,校外兼职导师14人;国家注册执业工程师14人。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厚泽院士为特聘教授。目前全日制本科生2171名,研究生74名。学院设有测绘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测绘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和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山东省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精密工程测量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有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山东省淄博市数据与应用中心、地理信息工程研究所、卫星定位及空间信息研究中心、道路工程研究所等市级及校级研究机构;有骨干学科实验中心1个,面积33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300余万元,校外本科生教学科研实习基地20余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0个。学院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单位之一,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完成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试点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主编教材15部,其中国家级优秀教材1部,省级优秀教材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省部级基金26项,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纵向课题60余项,主持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20余项;出版专著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索引100余篇,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获得厅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以矿业工程为龙头,围绕资源行业形成了勘查、开采、加工、环境保护一系列专业组成的学科群。学院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300余人,其中采矿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学院一直奉行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学生就业率高,毕业生供不应求,累计为我国矿山、地勘、环保行业输送包括研究生在内各类技术人才5000余名,毕业生已成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学院拥有采矿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矿物资源生态化利用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山东省矿山尾矿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采矿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勘查工程骨干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骨干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400余万元。学院现有教职工近80人,其中教授11人,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1人,副教授24人,博士52人。长江学者、国际知名矿物加工工程专家陶东平教授担任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金翔龙教授担任我院名誉院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6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达到77%。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山东省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二级学科,另有1个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山东省教改试点、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立项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学院为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陶瓷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组成单位,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技术支撑单位。建有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山东省超高温材料与测试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陶瓷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十三五”高校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室。实验室面积7137平方米,拥有用于材料制备和分析的大、中型设备150余台套,资产总额4000余万元。学院立足国家和地方社会特色经济发展需求,围绕淄博“陶瓷品牌”与“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紧跟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在先进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固废材料化利用科学与工程、纳米功能材料物理化学、金属材料高品质设计与低耗制造、高分子改性与复合技术等5个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近五年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27项,科研总经费6300万元;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13篇,授权专利285件;获省部级奖励8项。解决了企业生产、产品研发技术难题7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20项,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25亿元。学院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两届荣获“教学工作先进学院”称号, 大学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达到92%,六级通过率达到30%;考研录取率平均超过35%,2019年考研率达到46.2%。

生命科学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生命科学学院设立于1988年,是一个集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强办学实力的学院。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十二五”山东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3个本科专业,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制药工程是学校新工科建设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062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0人;省部级以上人才6人;入选学校“双百”人才11人,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94.9%。学院拥有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研究院、发育与进化生物学研究所、抗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近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30余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获山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学院设有“圣海”和“金城医药”等奖学金,学习优秀的学生还可申请进入制药工程“新工科实验班”。近年学生就业率90%以上;38%的毕业生出国或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深造。毕业生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冯思广烈士,“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邢美孜、王光中,自主创业的“玫瑰大王”于景堂等优秀代表。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教授14人,副教授45人,博士5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中青年学术骨干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省级人才3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哲先先生为我校特聘教授。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400余人;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数学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是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11月,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国家二级认证顺利通过专家进校现场考察。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2支。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240余篇;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学院实施“理学讲坛”学术活动计划,年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30余人次,积极组织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学术氛围浓厚。与美国宾州布鲁姆斯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及台湾高雄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境外高水平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现有物理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点,设立了功能分子材料研究所、计算物理研究所、超导与先进电子材料研究所、低维光电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先进集成光子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教授8人,副教授29人,博士5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6人。近五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可支配科研经费1600余万元。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承担企业委托成果转化项目60余项,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物理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专业,学院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实验室“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设有近代物理实验室、普通物理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和功能分子材料实验室等分实验室。学院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面积4500余平米,能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经济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现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3个本科专业,学院为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理事单位。目前,学院共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07人,硕士研究生375人。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3人(含兼职外聘9人),具有博士学位37人,占教师总数的51.4%,2人荣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有7人次在国家级学会担任常务理事,10人次在省级及其以上专业学术团体担任会长、副会长等职务。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获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遴选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1人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管理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管理学院是山东理工大学招生规模较大的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省级一流专业)、工业工程(校级一流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6个本科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MBA、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6个与专业对应的教学系,现有山东理工大学新旧动能转换研究中心1个校级科研机构,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绿色低碳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1个,设置科技与创新管理、现代财务与会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与创业、资源环境与管理、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等6个研究所,有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管理与智能科学两个校级教学团队。学院立足山东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在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为各级政府、智库、企业界提供决策支持、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外籍教师2人),其中教授10人,海外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4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人。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000余人(含MBA研究生)。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项,省级专项资助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出版包含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内的高水平教材12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等教学优秀成果奖励30余项。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95余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百余项;在《Science》、《Journal of ConsumerResearch》、《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软科学》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SSCI、EI、CSSCI论文612余篇;出版著作41部;荣获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科研成果奖励40余项。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下设中文系、广告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广告学两个本科专业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广告学专业含新闻学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了本科和研究生两级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共116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20余名。学院还设有实验中心、广告学研究所、山东作家研究所等教研机构,戏曲文艺研究所挂靠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教授7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8人,省级学术骨干1名。学院高度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坚持教学科研相互拉动的战略,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和检查与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共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百余篇,多篇被EI、ISTP、《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检索或摘编,出版专著与教材60余部,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优秀社科奖等30余项。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开展了作家进校园、博士论坛、读书节、文学作品大赛、中华经典朗诵、国学达人挑战赛、汉字听写大赛、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社团特色突出,功底深厚,现有国学社、蒲公英文学社、三月剧社、支点广告学社、影视艺术协会5个优秀社团。多次获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红旗团总支、优秀学生会等荣誉称号,构建了学生综合发展的良好平台。全院师生秉承“淡泊宁静、志存高远,崇尚学术、追求真知”的理念,潜心教研,发奋学习,努力工作,共同开创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美好未来。

外国语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79年,下设5个专业系和5个大学英语教研室,1个研究生英语教研室。专业设有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两个方向)、英语(师范类)、朝鲜语、日语4个本科专业,为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招收对比语言学、英美文学两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承担全校大学外语教学任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余人;教职工14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9人,博士22人,外籍教师12人,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教师72人。融汇中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大力倡导“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积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英、澳、新、日、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开展学生交换和师资交流,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外语人才。4次被评为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学院;教师近5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4项和各类校级教育教学项目68项;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各类校级教学成果奖和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7项;获省级及以上外语教学竞赛奖15项,获学校教学质量奖131人次,教学优秀奖23人次。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统考成绩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40余名学生在“外研社杯”演讲大赛、阅读大赛、写作大赛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100余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学院多次获优秀人才培养奖。

法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法学院是山东理工大学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的文科学院,现有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三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以及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工实验室和电子政务实验室等教学辅助机构。设置有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四个招收方向)和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本科在校生14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3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教授13人,副教授23人,博士25人,硕士生导师25人。其中,省部级人才称号1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1人,山东省优秀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项目17项,教育部项目13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学院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美国布鲁克林法学院、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俄罗斯米宁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环太平法学院院长论坛秘书处”设在我校,实现了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国际化课程等领域全面合作。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三个教学系,设置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环境设计(中韩合作办学项目)四个本科专业,拥有“艺术硕士”(MFA)硕士点,美术学学科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5人,师资力量充实。目前在校本科生1132人,硕士研究生22人。美术学院教学楼建筑面积达12400余平方米,设有临摹拷贝室、计算机机房以及摄影、陶艺、模具等实验室,独立的图书资料室拥有专业图书3千余册。美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近年来,学院出版专著、主编教材1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2项,其中含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文联项目2项、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1项。多件教师作品在国家级展览和大赛中获奖,其中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主办的展览作品20余件,曾荣获泰山文艺奖。学生作品在全国及省内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奖400余人次。

音乐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88年,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3人。现设音乐学(师范类)、音乐学民乐方向(非师范类)、舞蹈表演3个本科专业(方向)和专业艺术硕士学位点,其中音乐学为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550余人。学院下设研究生与国际交流部、实验技能中心和音乐理论、声乐、键盘、器乐、舞蹈5个教研室,拥有1个标准音乐厅、242间琴房、2个实验室、7个排练厅等。近年来,学院出版专著、主编教材13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6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3项,获省部级奖励7项。在国家、省级重大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奖百余项。其中民乐《龙腾虎跃》、舞蹈《雨打芭蕉》分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一等奖。围绕学校“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五有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坚持打造具有音乐艺术特质、充满琴韵书声、特色鲜明、晴朗和谐的学院文化和“教学、科研、艺术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格局,努力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30多年来已培养出毕业生2000余人,分布在各类学校、机关、部队、文艺团体、广播电视等机关企事业单位,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体育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体育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建成省内前列、贡献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学院。是山东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和“共建足球人才基地”,与青岛黄海足球俱乐部共建青岛黄海山理工女子足球队,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学院设设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基础理论系、公共教学一部、公共教学二部5个系(部),设场馆管理、竞赛训练、大学生体质测试、群体活动、实验室5个中心,另有1个体育社会学研究所。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国家级以上裁判7人。近年来,我院教师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余篇,完成专著20余部。学院设有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生948人。学院以围绕学校“五有”人才培养为引领,以培育“五彩体育好学生”为目标,人才培养水平居山东省高校同类专业前列,连续三届获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团体一等奖,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考研率达20%左右。先后培养了奥运冠军杜丽、大学生运动会射击项目亚军张博文,全国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乒乓球冠军王丽倩等优秀学生。毕业生考研究生、考教师编、应征入伍(部队文职)、参加西部计划、入职上市企业等高质量就业人数逐年攀升,近几年综合就业率达97.86%以上。竞技比赛成绩突出,女足晋级中国女子足球乙级联赛;女篮蝉联CUBA山东赛区冠军(五连冠);田径队获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专业组)总分第一名(三连冠)。

鲁泰纺织服装学院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报考指南

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由山东理工大学与全球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国际一线品牌衬衣制造商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合作组建,是山东理工大学正式建制的学院之一,由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全日制在校生566人。学院设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工程、舞蹈表演(服装表演方向)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一个,2011年纳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点和优势: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的培养理念,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该培养模式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工学交替为手段,融学校专业知识培训和企业工程实践为一体,旨在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纺织服装专门人才。二、优厚的奖助学金:为鼓励全院学生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奋发成才,服务社会,同时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之外,由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学院另外增设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先锋奖学金、助学金四个项目,奖助学金金额更高、覆盖面更广。三、明显的就业优势:通过“3+1”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培养具有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大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的学生将被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优先录用。学习过程中能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就业渠道更趋通畅。四、对接世界最先进的科研技术:借助企业卓越的研发和创新平台,学生直面世界纺织服装领域内最尖端的生产技术与设备,零距离接触国际最前沿的流行时尚与创新,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