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观齐鲁2018丨威海:一座精致城市的理想与追求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与追求。这种追求,不但折射出城市的内涵与气质,更成为城市向上发展的不竭动力。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与追求。这种追求,不但折射出城市的内涵与气质,更成为城市向上发展的不竭动力。

去年6月在威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威海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威海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威海将精致城市的建设摆放到在史无前例的高度,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结构和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威海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理想付诸现实,外界看到了威海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精致城市的打造,在提升人们福祉和幸福感的同时,逐渐成为这座宜居海滨城市的新名片,推动着威海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城市品质,助推精致城市内涵升级

精致城市一词,离不开生态环境“高颜值”的支撑。多年来,威海凭借着它的“碧海蓝天”,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最宜居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数据显示,2015年,威海“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342天,2016年359天,2017年362天,均为全省第一;2016年、2017年威海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位居全省第一位。

如果你在春季来到威海,你会看到,文登区峰山公园内的紫荆、樱花、连翘、丁香等各种花儿次第开放,与峰山东侧的山体连成一片。

这片“花海工程”是文登依托城市资源优势打造的景观亮点之一,围绕做好“山、水、亮化”三篇文章,打造城市新的景观带,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威海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以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为方向,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东部滨海新城开发建设,促进文登城区、南海新区、临港区与中心城区对接,有序推进双岛湾科技城开发建设,实现同城融合发展。

城市品质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大工程。城乡一体、左右联动、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才能实现共享、共荣。

威海坚持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威海被确定为山东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市)中唯一的地级市,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治理等,农村饮水、垃圾、污水、河流、养殖及面源等得到了有效治理。

不破不立,精致二字的背后是大刀阔斧的整改城市痛点。

近几年,威海深入开展城乡载体建设行动,推动重点区域建设项目,突破老城区薄弱环节,全面开展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三年行动。据了解,全市改造棚户区11.3万套,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2.6万户,建设海绵城市22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约36公里,建设健康绿道1427公里,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2.7%。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于胜涛表示,下一步,市住建局将以“城市双修”为抓手,统筹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和市民群众的民生需求,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城市花化亮化等重点工程。同时,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对市政、园林、环卫、物业等各领域工作环节逐一梳理、研究,细化工作标准,力争把城市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打造成美丽风景。

蓝色产业,提升精致城市综合竞争力

一城繁华三面海。从“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滨海生态宜居城市,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骨干城市,海洋,给予了威海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作为海洋大市,威海的海岸线长度占全省1/3,近海海域面积是陆海面积的两倍,远洋渔船保有量占全国的1/5,海产品年产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抓好精致城市建设与海洋产业腾笼换鸟‘两个统筹’,做好经略海洋的大文章,颇受关注。

科技兴海是支撑,产业强海是关键。

2018年7月,威海市统筹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8100万元,为推动重点海洋产业率先突破,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良好、海洋特色鲜明、处于行业或区域领先水平的项目,重点向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产业倾斜,全力支持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大手笔的动作,足以看出威海市向海图强的坚定步伐。

为推动重点海洋产业率先突破,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将用于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良好、海洋特色鲜明、处于行业或区域领先水平的项目,重点向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产业倾斜,并对发展涉海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等予以支持。

近年来,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威海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攻克了一批涉海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不竭动力。同时,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新增2处省级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24个。新增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9个,休闲渔业产值增长15.1%。压缩近海捕捞产能1.8万千瓦,远洋捕捞产量占捕捞总产量的比重超过40%。

创新是第一动力,精致城市应该是具有创新活力的城市。在出台的《威海海洋强市建设总体方案》中,威海聚焦海洋产业转型、产业链条延伸等五篇文章,用“5+2+2”的海洋产业提升工程,探索一套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

不仅如此,威海还明确了打造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路线图,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40亿元,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4.5:33.5;到203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0%;到2050年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海洋文明先进、海洋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强市。

未来,威海将精准发力,集中培育海洋及临港装备、海洋生物及健康食品、海洋新材料、海上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五大海洋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突出海洋特色、壮大海洋规模、强化海洋支撑,用蓝色产业拔高“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综合竞争力。

红色文化,精致城市建设突破口

精致的威海要有经济发展的‘身’,也要有文化积淀的‘心’。在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精神文化应当成为“精致威海”建设的突破口之一。

作为甲午战争的主战场、“红色胶东”的源头、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威海是一座光荣有着革命传统的城市,它几乎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所有元素。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视察时曾深切叮嘱。

2016年,威海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资源,自觉扛起弘扬红色精神,打造了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近千公里海岸线上,12个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串珠成链,浓缩了自甲午战争以来120年的沧桑历史。基地建成至今,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万多名学员前来接受教育。

同时,在威海的乳山区胶东育儿所原址民房的基础上修缮了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将革命战争年代,乳山儿女用血肉抗击敌人,与军人生死与共的浓烈情谊展示的淋漓尽致。

更有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八路军胶东兵工厂诞生地等赋有历史印记的景点在革命之地熠熠生辉。乳山还将着手复原“胶东八路军兵工厂”等革命遗址,将红色人文景观与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聚力打造胶东地区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集散中心。

利用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乳山科学规划旅游线路,从过去的主打“观光休闲游”过渡到“红色文化精品游”,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文化之旅”带热了“精神之旅”,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红色文化的同时,让红色文化基因融入现代城市的血脉,为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在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山东省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中提到,山东将打造以威海、青岛、烟台为依托的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的黄金海岸文化旅游带,培育国际一流、开放创新的海岸旅游目的地体系。其中,以刘公岛等胶东党性教育基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将被重点打造成为胶东红色旅游专线等线路产品。

将文化内涵融入城市灵魂,用红色精神提升城市品位,以文旅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讲好威海故事,带动威海真正成为既宜居又宜游、既宜商又宜业的充满活力、清新美丽、独具魅力的精致城市、旅游城市。

对精致城市建设的孜孜以求,让威海这座建市32年的城市,看上去更加年轻和青春,浑身散发出着迷人的气息和活力,加速推动着这座城市的动能转换,成为威海超越发展的新动力。

[责任编辑:陈静]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