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化先锋|非遗传承人杨红卫: 扎鸢30年放飞风筝文化


来源:齐鲁晚报

杨红卫纯手工制作的风筝获得广泛赞扬,他表示,自己想要做的就是一个传统风筝的守望者

原标题:文化先锋|非遗传承人杨红卫: 扎鸢30年放飞风筝文化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随着国家对文化的日渐重视,非遗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人们口中的“小玩意儿”风筝,如今已成为文化传承的代表。

生于风筝之都潍坊,长于风筝世家,杨红卫注定与风筝有着解不开的情缘,作为国家级非遗潍坊风筝的省级传承人,杨红卫三十年如一日坚持纯手工制作,用双手赋予风筝以温度与生命,也诠释着工匠精神的真谛。

杨红卫教小学生制作风筝

风筝之都“龙王”轰动世界

8日,前来济南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杨红卫带来的龙头蜈蚣风筝“百子呈龙”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声。这只风筝有52个腰结,每个腰结上都是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个憨态可掬的胖娃娃。有不少观众觉得这些娃娃很是眼熟,杨红卫解释说,他们取材自杨家埠的童子类年画。

提起杨家埠,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年画,但是它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潍坊风筝的发源地。生于杨家埠,又长在风筝世家,对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杨红卫而言,风筝可以说是根植于血液中的。“每次去爷爷家,就看到他在那里做风筝,在我的印象中,爷爷就是一个做风筝的人。”杨红卫的爷爷就是被称为“风筝王”的杨同科。“爷爷从8岁开始学做风筝,早先学做这个是迫于生计,爷爷非常痴迷。”

杨同科的这份痴迷也遗传到了杨红卫身上,她是这个风筝世家的第三代传人,也是他们这一辈中的唯一一人。“我们家兄弟姊妹6个,两个叔叔家还有姐弟,但是他们都对做风筝并没有深入进去,干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那么赚钱,就都转行了。做这个东西,首先你要喜欢,如果不喜欢肯定是做不下来的。”

龙形风筝

童子仙鹤风筝

大凤凰

虽然潍坊一直有着做风筝的传统,但直到1984年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后,当地才真正兴起了一股风筝热。1986年,杨红卫的父亲协助杨家埠村里建起了一座风筝厂,因为热爱,当时在做印刷工作的杨红卫毅然回到老家进入了风筝厂。此时恰逢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在即,这也是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作为风筝发源地的杨家埠自然想一展身手。“一开始我们想做个50米的风筝,因为以前的风筝也就是20来米,后来想干脆就做一个最大的,于是决定做一个360米的龙头蜈蚣风筝。”这样的风筝谁都没见过,更没有做过,20多个人加班加点做了两个月才完成。“那年4月1日在潍北放飞场,我们用8吨重的东风大卡车做牵引,40多个人帮着我们,终于成功放飞,接着就轰动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美国的《洛杉矶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都做了整版报道,把我们的风筝叫做‘龙王’。”回想起30多年前的这一幕,杨红卫的眼中依然闪着光。

第三代传人坚守以风筝传承文化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个个擅扎鸢”,心灵手巧的杨家埠人擅长多项民间技艺,兴于明代盛于清代的杨家埠风筝也兼容并包年画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放到空中是风筝,挂在家里是年画”,杨红卫这样总结杨家埠风筝的特点。“杨家埠的风筝跟年画是姊妹艺术,杨家埠的风筝很多都是取材自年画,而杨家埠年画的特点是‘头比身子大,鱼比孩子大’,比较夸张、喜庆。”由于取材的原因,杨家埠风筝往往包含了许多典故,比如耳熟能详的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老鼠嫁女等故事。“我们做的是风筝文化,以风筝为载体,同时也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而杨家埠风筝到了杨红卫手中,又多了一些独特的标签。坚持单只试飞,是杨红卫独有的原则,虽然现在风筝越来越工艺品化,越来越讲究装饰性,但是在杨红卫的理念中,风筝必须要能飞得起来,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风筝。以前的风筝以硬翅风筝居多,只要做到竹条均匀、骨节周正、上下对应、左右对称,基本上就能起飞了。但由于硬翅风筝不方便携带,他们现在做的多是折叠风筝,这种可拆装的风筝想要起飞就比较复杂了。“骨架的左右对称、纸面的厚薄、幅面的松紧、竹子的软硬度等等都会影响到。”杨红卫做的风筝不仅保证每只都能起飞,而且是“一级风飞起,五级风不折”,“看到自己做出来的风筝放飞起来,那种成就感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

用料考究也让杨红卫的风筝脱颖而出,“我们用的全部都是真丝材料,竹子都是一年半或者两年以上的毛竹,而且要选用福建一带的,因为那边的竹子柔韧性比较强,做起风筝来挺拓好看,不容易变形。” 

纯粹手工坚持品质不忘初心

到现在为止,杨红卫的风筝还是坚持纯手工制作,不掺杂一点机器成分在其中。她认为,传承风筝最主要的是传承一种技艺,而这种技艺就体现在手工上面,“从手里出来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机器做的东西千篇一律,是替代不了手工的。”

纯手工打造也让杨红卫的制作速度和数量受到了限制,在成批量制造的工业化大潮下,如何保持这份初心考验着杨红卫的定力。1994年,有个德国客户想要从杨红卫那里买40万元钱的风筝,这在当时来说收入是十分可观的,但是注重质量的杨红卫决定自己能做多少就接多少,最后她只做了不到4万元钱的风筝。当时有代理商说她傻,就不会接了活分下去找别人干?杨红卫则说,我只能保证自己做的风筝的质量,不敢保证别人的,尤其是在农村,大家的质量意识都比较差。“我要求自己的风筝每只都能飞得起来,就算100只风筝中有99只都能起飞,但是买到剩下那一只的客户是百分之百不起飞的,即使有再多的钱如果我做不出来,我是不会去赚这些钱的。”

金鱼风筝

这几年杨红卫的小作坊中人手更少了,只剩下三四人,原来跟她一起干的几个姐妹都当姥姥带外孙了,不过外甥女徐洋的加入让她的小团队又有了些朝气。“现在干这一行的年轻人真的不多了,干这一行要耐得住寂寞,做这个每天都是重复的工作,没有耐心可不行,而且这一行做久了肩周、手部等关节都不行了,比较辛苦。好在徐洋比较喜欢,毕业之后就干了这一行,一做就是十几年。”从杨同科开始算起,杨红卫说,到了她这一辈的第三代传人就只剩下她一个了,现在她从外甥女徐洋这个第四代身上看到了希望。

现在杨红卫经常会免费到学校传授风筝制作技艺,为的就是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只要有人喜欢,将来就可能会去传承。”虽然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但是杨红卫还是自称一个手艺人,与风筝打了一辈子交道,她表示,自己想要做的就是一个传统风筝的守望者。

[责任编辑:徐梦梦]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