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我认为应把“中医药”写到中小学的教材里面

从中医的培养来讲,应该鼓励学生到基层去。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很多都出现就业出现困难。现在,需要学生的地方往往在基层,而且中医中药最应该在基层发挥作用。[详细]

世界传统医药日由来
10.22

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专家和22个国家的卫生部高级官员参加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建议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

2218篇

大会收到2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论文2218篇。

江泽民

总书记的题词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

李鹏

总理的题词是“发展传统医药,为人民健康服务”。

    
图片名称

春秋之前

属于自发的医学实践活动与朴素的医学理论萌芽。考古学家研究证明,新石器时代,人们死后多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作为随葬品,提示原始人相信躯体虽死,人的灵魂尚存。夏、商、周时期的医学与巫术没有进行严格区分,甲骨文中大量的问病卜辞足以说明这一点。春秋时期,很多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普遍认为吉凶祸福在于人事,而不在于鬼神,这一思想反映到医学中来,促进了唯物疾病观对唯心的鬼神致病观的斗争。

图片名称

战国至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化,使各行各业日趋专业化,这也给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对中医学影响很大,他们之中,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医学的影响尤为突出。到了汉代,由于疾病的流行,一些进步的医家在自己临床实践中,吸取了当时流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在药物学进步和对疾病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临床医学思想,其重要标志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这一巨著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形成了根据病变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来处方,奠定了临床治疗学的基础。

图片名称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至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

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的中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向成熟。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城子崖

宋代,统治者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专门设立了“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构。公元1057年,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约在1068~1077年陆续进行。目前,我们所见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到了金元时代,中医学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 。

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完善(明清时期)。

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完善(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张介宾和赵献可提出了“命门学说”,李中梓也明确的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论断,至今它们仍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明清时期形成的温病学派,发展、补充了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