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季羡林深情谈济南:每一寸土地都会有我的足迹


来源:济南时报

自传中,季羡林先生说:“到济南求学后,说句老实话,我当时并不喜欢读书,也无意争强,对大明湖蛤蟆的兴趣远远超过书本。在济南有众多老师让季老念念不忘,其中就有两位国文老师,一位是著名作家丁玲的丈夫胡也频,另一位叫董秋芳。

原标题:季羡林深情谈济南:每一寸土地都会有我的足迹

“我6岁就到济南求学,从小学到中学,前后13年,清华毕业后又回到济南教书,对济南,我的感情很深,很深……”3月11日下午3:30,在北京301医院季羡林先生的病房里,谈到济南,季老眼神和语调里流溢着一

“我6岁就到济南求学,从小学到中学,前后13年,清华毕业后又回到济南教书,对济南,我的感情很深,很深……”3月11日下午3:30,在北京301医院季羡林先生的病房里,谈到济南,季老眼神和语调里流溢着一种暖暖的温情。

济南:人生转折点

“……到济南去,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否则我今天仍然会在故乡种地……”

———《季羡林自传》

到北京探望季老之前,记者阅读了季老的相关文章和自传,对季老和济南的渊源,也由模糊到清晰。季老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济南的经历,让人读后颇感温暖。

季老6岁时,从老家临清到济南投奔叔父,正是在济南,季羡林的人生开始了重大转折,从一个最初只是想浑浑噩噩做一名小职员的少年,一步步走向今天世人尊崇的大师、泰斗。

从小学到高中,季羡林先生在济南先后读过一师附小、新育小学、正谊中学、北园高中(旧山大附中)、省立高中(济南一中前身)五所学校。这些学校的校园和老师大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季老的自传中,他能清晰地回忆起济南求学期间的众多老师:王寿彭、胡也频、董秋芳、鞠思敏、王祝晨、张默生,郑又桥、徐金台、祁蕴璞、王昆玉等不下二十余位。正是这些老师,正是在济南求学期间的经历,让季羡林先生培养起了一生的读书习惯,严谨治学的态度,奠定了国学基础以及做人的高尚品格。

自传中,季羡林先生说:“到济南求学后,说句老实话,我当时并不喜欢读书,也无意争强,对大明湖蛤蟆的兴趣远远超过书本。”

然而,在济南求学期间经历的一件事,却对季老一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季老在自传中说:“在北园高中读书期间对我一生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夸大一点说是一种质变。”当时的北园高中附设于山东大学之下,当时山大校长是山东教育厅长王寿彭——— 著名书法家,前清倒数第二或第三位状元。在期末考试时,“王状元”要表彰学生,奖品是“王状元”亲书的一个扇面和一副对联。而季羡林成为当时全校唯一的获奖者。正是这看似偶然的一次奖励,改变了季羡林的人生观。“我原来的想法是,中学毕业后,当上一个小职员,抢到一只饭碗,浑浑噩噩地,甚至窝窝囊囊地过上一辈子,算了。这一次表彰却改变了我的想法:自己即使不是一条大龙,也绝不是一条平庸的小蛇。”季老写到。

济南:温情年少梦

“我一闭眼,仿佛就能看到一个八岁的孩子,用一根前面弯成钩的铁条,推着一个铁圈,在济南升官街上从东向西飞跑,耳中仿佛还能听到铁圈在青石板路上滚动的声音……”

———《季羡林自传》

在病房里,记者问季老有几年没回济南了,季老略微沉吟,说:“那得有快十年了吧!”季老记忆力很好,据记者了解,季老上一次来济南应该是在2001年,当时山东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特邀季老出席。

而在季老的自传中,在写到年少时在济南求学的经历时,老人家用超然淡定的心态和不泯的童心,回忆了很多孩提时代的趣事,读来令人莞尔动容。其中,让人会心一笑的是,季老自称在济南上小学时“做过一次生意”。季老写到:济南正觉寺街东头,有一处卖炒五香花生米的小铺子,远近驰名。有一天我忽发奇想,买了半斤,再用纸分成若干包,带到学校向小同学兜售。他们纷纷抢购,结果我赚了一些零用钱,尝到了做买卖的甜头。我可真没想到,自己在七八岁时竟显露出来了做生意的“天才”。可惜我以后“误”入“歧途”,“天才”没有得到发展,否则,如果我弃笔从贾,说不定我早已成为一个大款,挥金如土……

此外,季老回忆自己当年在济南上小学期间“看捆猪”、“看杀人”(枪毙土匪)、逛庙会、听戏、给老师“造反”、偷看“闲书”、蝗灾导致蚂蚱进城等趣事,都让人倍感亲切和温馨。

济南:一生不了情

“我6岁到济南,19岁离开,一口气住了13年之久,说句夸大点的话,济南的每一寸土地都会有我的足迹。”

———季羡林《我和济南》

交谈中,本报记者告诉季老,济南今年举办全运会,城市面貌变化很大,季老连声说“好”。

季老在济南读书、教书,前后超过13年,济南之于季羡林不是故乡胜似故乡。对济南这份浓浓的情谊在他的著作中随处可见。

相关专题: 文化济南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季老 济南一中 山大附中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