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8 总第2期 编辑:曾艳 张娇娇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指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呼吁多年的公车改革,在《条例》出台后,逐步有了实质进展,各地公车改革纷纷出台了多项措施。清理超标公车成为公众关注的一大焦点。去年年底,山东省下发了《关于开展“规范公务用车管理”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管理。

山东多地现公车拍卖潮

2013年以来,山东省市纪检部门通报11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事件中,有49起涉及公车违规使用问题,所占比例约44%。在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为了遏制这种“车轮上的腐败”,山东多地出现公车拍卖潮。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指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山东:公车拍卖再度引发关注

莱商银行从2014年4月10日起,在网上公开拍卖144辆公车,其中不乏奥迪、奔驰、路虎等豪华品牌,再度引发公众对公车拍卖的关注。为期4天的莱商银行业务用车拍卖结束。参与竞拍的143辆车成交了132辆,占到竞拍车辆的九成,总成交金额1501万元,超出委托金额241万元。

从去年起,莱商银行派专人到其他金融机构学习借鉴外地车改经验,并经反复调研论证后着手车改,各支行均取消了业务用车,只有7家异地分行每家保留了2辆业务用车,总部也只留了少量的业务用车,保证正常业务运营。

莱商银行此次业务用车拍卖后,每年可以节省500多万元的开支。随后用车改革,员工会有一定的交通补贴,补贴数额与具体业绩挂钩,从而杜绝资源浪费、公车私用等问题。

不少地区早已悄然展开公车改革

其实莱商银行并不是第一家公开拍卖公车的单位,为了遏制这种“车轮上的腐败”,山东省内不少地区早已经悄然展开公车改革。

邹平: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邹平共举办了5次公车拍卖会,累计报名人数达185余人,成功拍卖公务车辆86辆,成交额达758.8万元。

沂南:2月份,沂南县人民法院对10辆公车进行了公开拍卖。车型有“雪佛兰”“北京现代”“桑塔纳2000”“普桑”等。共拍得价款33.6万元,高出底价8.5万元,所得价款全部上缴财政。

曲阜:2月28日,曲阜市对第一批16辆公车进行了公开拍卖。

枣庄:3月9日,上午9:30,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拍卖平台,枣庄市14辆公车进行了网上拍卖,包括桑塔纳轿车、别克轿车、现代索纳塔轿车等,起拍价从每辆3800元至352000元不等。

公车拍卖:问题频发 质疑不断

近期,公车改革的大幕又一次在重重阻力下揭开,并有了实质性进展,山东多地也组织了公车拍卖。

公车拍卖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各种问题:有的拍卖流于形式,区县公车淘汰后,廉价落入内部人员手中;有的起拍价定得太低,虽然走了拍卖程序,但是不对社会公开,有暗箱操作的嫌疑;有的成交价甚至远远高出同款新车价格,让人匪夷所思;还有的缺少相关服务,不仅竞购者不能试乘试驾,有的就在外日晒雨淋,轮胎瘪了无人管,导致市民想买不敢买,实际上是变相国有资产损失。公众固然希望机关公车尽快减负瘦身,但倘若要以“国有资产流失”为代价,又有何意义呢?

待拍卖车辆布满了尘土。

超标公车公开拍卖:改革还是作秀

今年3月16日,五粮液集团第二轮车改拍卖结束,备受关注的五粮液集团公务车改革正式落幕。然而,围绕五粮液公车拍卖,外界有诸多质疑:在众多参与者看来,五粮液的公车拍卖很可能是个局,目的是提升五粮液在公众和政府心目中的形象,本质上就是一次“作秀”。参与五粮液公车拍卖的竞拍者中不乏该公司经销商等利益相关方,目的是给此次拍卖“做托”,而且他们与五粮液集团存在着利益交换。

五粮液公车拍卖公开信息显示,竞拍者来自全国各地,实在令人费解。除了宜宾当地人,五粮液公车拍卖不乏奔赴千里前往的西藏、广东、上海、云南等地的竞拍者。通常情况下,二手车交易都有地域性的就近原则,极少有普通购买者奔赴千里去参加竞拍。

从目前披露的种种信息来看,五粮液公车拍卖存在诸多蹊跷之处,且有明显策划宣传痕迹。也因为此,五粮液此次大张旗鼓的公车拍卖事件被不少分析人士解读为“作秀多于实际意义”,真实目的是提升自身在公众与政府心目中的形象,为后续的销售和大客户采购增添利好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说,公车改革不应是应付上级、糊弄群众的“作秀”。 但从私下处置,到目前逐步公开拍卖,公车改革已经进了一大步,当然一些服务还应该改进,对处置公车,怎样既可以避免暗箱操作,又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有关部门都应出台规定。

超标公车低调处理:内存隐情

据悉,公车拍卖一般由专门的拍卖行负责,由于车辆流入社会涉及车主信息泄露的问题,大多数公车拍卖都会低调进行。为了“避嫌”,部分公车拍卖或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拍卖,内中存在不少隐情。业内人士称,像五粮液这样高调拍卖公车的单位恐怕为数不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周先生(化名)表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限购的一些城市,这些城市的公车拍卖往往是连车带号一起卖,通过公车拍卖的方式买车,会比正常渠道更便捷,因此一般人很难知道拍卖信息。而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假拍卖’,名为拍卖实际上只是领导把车卖给了下属或司机”。

 此外,“因为车是跟着人走的,通过车可以查到人的历史,例如保险信息等,会对个人有影响。”周先生指出,本来公车拍卖是件好事,响应党的号召,但因为有泄露个人信息的担忧,很多事情只能悄悄进行。

除了公开拍卖,还有部分公车会流入二手车市场交易。“这主要针对超编超标配置的情况,为了‘避嫌’。例如有的部门需要处理的公车是20辆,但按照规定不能有这么多车,或者是购买了超豪华车。为了掩人耳目,这些车就会被销声匿迹地‘处理掉’。”周先生坦言,公车流入二级市场的价格比一般二手车要坚挺,因为公务车的日常保养做得好。

公车贱卖:自卖自买 权力自肥

 从目前暴露的情况分析,公车被贱卖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不是一般的贱卖,而是相当的贱卖。典型的是河南中牟县去年7月举办的一场公车拍卖会,公开拍卖了43辆超编公车,成交总金额只有39.11万元,平均一辆车卖不到一万元,被指为公车卖了废铁价,仅有40余名竞拍者的事实也引起了舆论一片哗然。

公车当白菜价贱卖,公家不心疼,咱纳税人心疼。为此,笔者呼吁,要尽快给公车拍卖制定规范,各地应出台一个公车拍卖实施意见,明确规定:

一是由拍卖公司充当拍卖主体,全程参与拍卖前的评估、竞拍和拍卖后提供服务。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交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政府处置公车,应该严格遵循《拍卖法》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

二是价格鉴定有章可循。涉改的车辆应由物价局牵头,聘请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对车辆进行独立评估,采用市场法和成本法进行价格鉴定后,最终得出拍卖底价。

三是规范拍卖程序。在得出拍卖底价后,应在纸媒或网络上公示车辆的价值和基本状况,包括车辆的发动机号、行驶公里数、养路费、保险费、年检情况等,让竞拍者做到竞拍之前心中有数。为了保证竞拍过程的公正公平,必须全程公开,力求每一个环节都透明。

公车贵卖:二手公车“疯狂溢价”为哪般?

4月14日,莱商银行公车网拍结束。144辆公车共成功拍出132辆,总成交额为1501 . 07万元,平均溢价30%以上。广东鹤山市4月6日举行首批超标公车拍卖会,71辆公车成功拍出,综合溢价率高达62.5%,最高溢价近900%,部分车辆成交价相当于甚至超过购买一部同款新车,竞拍气氛可谓“疯狂”。

不过,鹤山公车拍卖溢价率之高也颇令人费解。用新车价买辆旧车,这要多么愚蠢才做得出来?但真正愚蠢的应该是这个想法,竞拍者显然不会愚蠢,这种做法一定有其不为人知的理由。有网友分析说,其中一辆丰田霸道车龄只有4年,才跑了5300公里,和新车差不多。也有市民向媒体表示,这种高溢价原因之一是“沾沾皇气”的当地习俗。

“沾沾皇气”?此言初听颇觉滑稽,细思又或许在理。试想,这车曾是某位大人物的座驾,如今归了自己,岂不相当于购买了一顶带着肃静、回避仪仗的官轿?开着招摇过市,大家不晓得,或许还以为购车者和这位大人物有莫大的交情,而这种关系的价值,也就不言自明了。

公车拍卖后:交通补贴与私人购车

按照《山东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将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没有了公务车,如何出行的问题摆在了公务员们的面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私家车市场。

待拍卖公车展示区

车改后交通补贴过高 被疑隐性福利“回潮”

公车改革直接动了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向来阻力大;而群众最担心的就是改革后出现“公车照坐、补贴照拿”的“回潮”现象。按照《山东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将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但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从目前已经实施公车改革的省市看,不同地方之间、同一地方不同职务级别之间,补贴各不相同:

江西新余市车改后工作人员交通补贴分两部分划拨:一是个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二是单位公共交通经费。该补贴标准结合了当地实际情况,比如在补贴上比沿海地区稍偏低一点。浙江温州则将在职的市级机关工作人员按照不同职级,划分成从正县实职到科员、办事员共7档,分别实行从2800元到400元不等的补贴标准。有些补贴的标准,抵得上当地职工大半月工资,不免让人思考其中是否存在变相增加干部福利之嫌。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表示,车补不宜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水平。他介绍,目前一些地区和单位的实际车补上限都达到了每月2500元。对比来看,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属于较高水平,也只有每月1400元。这种较高的车补上限,无疑更要高于当地相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这种情况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公车改革撬动私人消费市场:

公车改革后,一方面撬动了私人消费市场,使得原来没有购车的公务员不得不购买私人用车。另一方面,被取消的公务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

拉动公务员购车需求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说:“公务员实际上是挺苦恼的,因为他们有的可能年龄已经到了40岁左右,也有家庭,没了公车对他们而言确实不方便。但是由于北京的限购政策,他们买车同样需要摇号。”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公务员原来有车,但是当时买的车可能档次与他的身份不相匹配,这部分公务员会考虑置换新车。”颜景辉表示,公务车改革出台后肯定会促使部分公务员买私家车,但这部分消费能撬动多大的市场不好预计,主要是看个人需求。

公车采购同比降35%

除了淘汰部分公务车外,今年政府部门新车采购的数量也有明显下滑。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周先生(化名)向记者透露:“今年公务车新车采购的数量比去年下降了35%左右,且政府部门在采购新车的时候也越来越注意保值率的问题,以为将来淘汰更新做准备”。

“今年公务用车采购明显减少,但减少的只是政府单位通勤车的数量,专用车减少不了。”东创建国成都地区大区销售经理李经理表示。

声音: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叶青:民进湖北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南财大外国财税教研室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现任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因提倡“公车改革”而被誉为公车改革第一人。

领导干部用车标准

引入专业机构估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公车拍卖中最需要防范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流失,主要途径就是低估车价或竞拍得款去向不明。叶青说,一次合规的拍卖,必须经过第三方评估。对于二手车的价 格,有较为统一的计算公式。这个价格不应由政府部门、企业等车辆所有者制定。建议任何机构在决定公开拍卖公务车辆后,都应在官网的醒目位置公布相关信息, 包括车辆型号、起拍价格、照片等。“如果这些信息被完整公开,就能实现拍卖过程的公开透明。

分9档发放交通补贴 “杭州模式”最科学

目前公认的第一轮公车改革始于1994年,以两办下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 备和使用管理规定》为标志。在叶青看来,中国公车改革前进这么多年,各地在探索经验时,涌现出了不少地方模式。最为科学的还是杭州模式。这点,也和他的 “叶氏车改”理念不谋而合。杭州模式核心是,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实行货币补贴, 按职务层级将车补分为9档,最高2600元,最低300元,钱直接打入个人市民卡,只做交通费用,不能提现;单位设立公共交通经费,解决突发事件处理等公 务用车,全市成立公车服务中心,统一用车。“杭州的做法比较有借鉴意义。”叶青说,杭州是一个副省级城市,如果当地车改可以实现,说明省一级层面的车改是 具有可行性的。

形势展望

目前公务用车主要分为三块。第一是专车,有资格坐专车的干部为省部级,包括副省级。副省级干部退休后不再配车,仅正省级退休后仍有专车。第 二部分就是一般公务用车,是从正厅级到科员都可乘坐的车辆。车改中,这部分用车应该被全部取消。第三部分则是执法、执勤车辆,比如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 术车辆等。这类有专门用途的公车,目前仍需保留。按照中央这个整体思路,中间那部分大头取消后,公车数量应减少90%左右。但是车改从开始到最后落实,磨合期需要很多年。如地方财政承担不 起,车补补贴不到位等。“《条例》只是为改革搭出了一个大概框架。”叶青说,细则目前还属于机密。各地党政机关也处于观望阶段。今年内或将有实质性推动。

有人说,公车改革真是一锅难端的“热汤”,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给烫着了,很有点左右为难的味道。不改,百姓要骂,改了拍卖了,百姓还是要骂。可是,公车改革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是在争议和骂声中不断前行。

凤观齐鲁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凤鸣齐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