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名士(1):济南7旬相声大师 心脏搭8个支架仍每晚演出


来源:齐鲁网

原标题:名士(1):济南7旬相声大师 心脏搭8个支架仍每晚演出

编者按:齐鲁大地号称“文化之邦”,是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自古至今,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名传千古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这些名士既有生于齐鲁成就于齐鲁者,亦有祖籍于齐鲁之外,为齐鲁昌盛献出毕生精力者。他们为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无尽的智慧,谱写出光辉的篇章。

时值今日,齐鲁大地的文化大舞台上,依旧活跃着许多大家。他们或名震四方,或默默坚守,不变的是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即日起,齐鲁网推出本地人文艺术类新闻栏目——《名士》,讲述那些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文化名家。

齐鲁网济南12月6日讯(记者蔡晓彤)济南素有“书山曲海”之誉,从济南走出去的相声演员不胜枚举。说起至今活跃在济南相声舞台上的大师级人物,张存珠的名字不得不提。

入冬的芙蓉馆里稍显冷清,三两桌客人喝着茶,等待晚上的演出。7点半,72岁高龄的张存珠带着一众演员登台亮相,台下顿时热闹起来,叫好声一片。晚上9点,压轴登台的张存珠再次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舞台背后:心脏搭8个支架老伴儿子先后患病

近60年的从艺生涯让张存珠不费功夫就能将全场观众逗乐,然而,舞台背后的生活,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历城广播电视局旁边一条泥泞的小巷,通往张存珠居住的老楼。曾经光鲜亮丽的艺术家和妻儿蜗居在一户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而张存珠却完全不在意居住环境,甚至很满足。 “我们这里集中供暖,你看家里多暖和!”在张存珠看来,自己的家不大却温馨。

张存珠的墙上挂着“广结善缘”“知恩报恩”的书法作品,这也正是张存珠的“座右铭”。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本子,一页页为记者讲述个中故事。张存珠血糖低,一旦饿了就额头冒汗。芙蓉馆馆主李涛得知此事,一直在后台为他备着零食,还多买一些让他带回家。“你看看这点心的包装,我每一张都留着,这都是我们馆主的一片心意啊!”张存珠动情地说。

今年4月,从报纸上得知一位济南的老人家境困难,只能靠做布鞋补贴家用。张存珠二话不说,揣着600元现金送到历城区老龄办,委托工作人员转交给那位需要帮助的老人。

事情曝光后,馆主李涛坐不住了。“他自己家庭那么困难,还去帮助别人……”可张存珠却说:“600块钱我还是能拿出来的,人家可能连60块都拿不出来。”

原来,张存珠近些年做了两次心脏手术。前些年,老伴儿和儿子先后患上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一座又一座大山压在这个原本欢声笑语的家庭上。谈起自己,张存珠淡淡回应着,指着心脏说“这里面搭了8个支架”;被问起家人的身体,张存珠也不愿过多提及,只是强调着“越来越好了”。

“如果芙蓉馆关了,这些老先生们可怎么办?”李涛告诉记者,芙蓉馆是济南唯一的规模相声团体,坚持了那么多年,成为很多老曲艺家的港湾。现在,山东剧院每天一场的频率演出,还是入不敷出。但是,每当看到老艺术家在舞台上光彩焕发,台下叫好声一片时,李涛都坚定了把芙蓉馆办好的信念。

追忆往日:“撂地儿”时每天都能吃上肉

张存珠不愿过多提及自己的家境,说起过去的经历却是滔滔不绝。

说起自己与相声的渊源,张存珠说大观园是他的启蒙地。1958年,14岁的张存珠登台,60年进济南市曲艺团正式拜师。同年4月,张存珠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袁佩楼为师。不久后,郭德纲的师父,中国四门抱曲艺大师金文声先生看到张存珠的天分,收他为义子。

说起“撂地儿”的那段往事,张存珠说,现在已经没有人“撂地儿”了。它的形式大体与现在街头歌手相同,表演者在路边、集市演出,周围的观众觉得演得好,就给艺人打赏。

张存珠当时“撂地儿”的主阵地,叫做新市场,也就是如今经二纬一路附近。后来,又在大观园、西市场等地表演。

那时候,听来的故事都成为张存珠创作的源泉。他每天晚上看电影,一边学普通话,一边寻找素材。身穿小白褂,脚蹬锃亮的皮鞋,用普通话讲述战斗故事、革命故事的张存珠收到老百姓的欢迎。在全国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时,雷锋的故事出了不到一个月,张存珠就开始在舞台上讲,大家听得自然新鲜。

60年代正值相声在济南发展的鼎盛时期,十几岁的张存珠已经攒了几十个相声段子,还在市场交了不少朋友。

“冬天赚得多,人们穿得多,有口袋装钱。”回忆起那段时光,老爷子爽朗地笑起来。当时,他一天能挣2块钱,一个月就4、50块。这对于一个年青人来说已经能过不错的生活,用张存珠的话说就是“天天喝豆腐脑,天天都能吃上肉”。

艺术传承:学相声,首先要做个好人

熟悉芙蓉的人知道,馆里有一对活宝:五龙和四凤。身为郭德纲徒弟的五龙,在参加《笑傲江湖》栏目后,更是一举成名。

下一代相声演员慢慢成长起来,重振曲山艺海的重担也落在他们身上。对于晚辈,张存珠总是想把浑身的本事都传给他们。

他的本子上有这么一句话,“百年老店为什么干的好,就是一样东西做得好。”张存珠一辈子只说单口相声。同样,“别学太杂”,也是张存珠对年轻学艺人的期许。

这些年来,张存珠收了11个徒弟。张存珠说,师父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欲娱人者学艺则成,欲牟利者学艺则废。”这也是他对自己和徒弟的要求。想着给别人带来快乐,学艺就能学好,否则将适得其反。

如今,芙蓉馆成立了辅导班,不少孩子来这里学相声。张存珠说,现在带学生,经常是“速成”。想学说相声,就教几个段子,往后靠自己刻苦来练。但是有一点,想跟张存珠学相声,首先一定要做个好人。

张存珠说,他在舞台上讲的都是歌颂相声,弘扬正能量。“说相声不是耍贫嘴,不能胡说八道。”他告诉学生,相声演员思想要根正苗红。有天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天才。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张存珠先生那个有些发旧的厚本子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剪报、点心包装、生活小窍门,甚至是电视上一句让他有共鸣的话都被他记在这个本子上。他说,电视和报纸就是他的老师,“求老师还要称二斤鸡蛋糕呢!”老先生开心地说。

见面的时间约在了下午,不知不觉聊到5点时,张存珠先生的额头开始冒汗。老先生常年患有低血糖,一旦饿了,就心慌冒汗。于是记者停下采访,叮嘱先生先吃饭。他却去阳台拿了一块薄荷糖塞进嘴里,安慰记者说“吃了立马就好”。

张存珠的夫人看到后,示意他确实到了吃饭的时间,接着端上已经准备好的晚餐。晚餐很简单:一盘青椒炒肉丝、一碗粥和一个半馒头。老先生还跟夫人打趣地说了句“谢谢您”。

来到后台的张存珠就是个普通的老头,含笑看着正在嬉戏的五龙和四凤,像是看着相声这门艺术的未来。一旦装扮好,走上舞台,他立马变得神采奕奕。台下的叫好声为他充满了能量,让人一点也看不出这个老人在几分钟前刚刚吃下速效救心丸。

知足,感恩,乐观,执着。这是记者在张存珠先生身上看到的几个关键词。他说,他依恋舞台,不让演出就难受。他又说,不渴望大红大紫,但不轻易甘拜下风。

芙蓉馆主送的糖、夫人准时备好的饭菜、搭档燕东每天风雨无阻的接送。张存珠的生活中充满了别人对他的爱,或许这也是他给观众带来快乐的源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宋佳]

标签:张存珠 济南 相声大师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