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以房养老”落地难 老人不接受险企难执行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新闻背景:“以房养老”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养老问题,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新举措。它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60周岁以上有房屋完全产权老年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

评论:“以房养老保险”试点推行起来还有不小难度。 

7月1日起,我国“以房养老保险”开始在北京(楼盘)、上海(楼盘)、广州(楼盘)、武汉(楼盘)4地进行为期两年的试点。对此,市场反应不一。有人认为这种养老方式不可取,房产为何不留给子女反而抵押给保险公司?有人担心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后,房价上涨了怎么办?也有人质疑,是不是政府就此卸下了居民养老的责任?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以房养老”这种保险方式?“以房养老保险”适合在我国普遍推广吗?

“以房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在该模式下,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据了解,目前开展的试点产品分为“参与型”和“非参与型”两类。“参与型”产品指保险公司可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增值收益依照合同约定在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进行分配;“非参与型”产品指保险公司不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抵押房产价值增长全部归属于投保人。

目前来看,“以房养老保险”试点推行起来还有不小难度。

首先,表现在观念上。应该说,“房产留给子女”的传统观念,是我国开展“以房养老”最大的争议之一。老人上了年纪,不把名下房产留给孩子,反而抵押给保险公司,是许多家庭不太能接受的。但在国外,这种门槛并不常见。“像在美国,个人财产的私有属性较强,没有房屋必须由子女继承的观念。尤其是对于和子女不在一起居住的老人来说,这种保险产品比较合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国军说。

其次,房屋估值难及房价波动等问题,是目前市场对“以房养老保险”认可度较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房价走势不明朗,尤其是试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房价近些年来猛涨,下一步何去何从分歧较大。”中诚信国际保险分析师悄然表示,开展“以房养老”业务的保险公司需对房价走势有一定预期,以便做成一个系数放进保险费率核算公式里,而目前市场预期的分歧成了此项业务的最大干扰。

最后,险企能否承担得了“以房养老保险”中的长寿风险,是众多保险公司态度谨慎甚至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4.9%。“自我感觉寿命越长的老人,越倾向于选择以房养老,那么,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就越小,风险就越大。”王国军说。

“中小型险企不太有能力和数据支撑‘以房养老’业务,大型保险公司基于产品线完整的考虑可能会去尝试。”悄然说。

种种风险,决定了“以房养老保险”业务目前在我国还仅仅是处于探索阶段和小众化的尝试性产品。

实际上,“以房养老保险”在国外也只是小众产品。“在保险业比较发达的英国,虽然这项业务已经成熟、房产行业也比较稳定,但是以房养老的客户也并不多,基本都是中低收入人群。”悄然介绍说,这主要是因为英国的养老体制比较健全,居民的选择可以多元化。

目前,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压力加大,但养老保障体系却不完善,需要创新多种方式来丰富和补充养老保险体系,“以房养老”保险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比如,对名下有两套房以上或是没有子女的、商业养老保险意识较强的老年人来说,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应该看到,“以房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进程中的一种市场化有益探索,开展这项试点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卸下养老责任。正如保监会相关人士所说:“开展此项业务,有利于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选择,也有利于保险业发挥优势,更好地参与养老服务业。”(来源:和讯)以房养老:房子押了钱难支取梦想如何照进现实2014年6月2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该险种的投保人应为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

“以房养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居住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屋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然而网上一项“你愿意以房养老吗”的调查显示:愿意者仅有367人次(8.79% );不愿意者却有3809人次(91.21%)。业内人士分析: 以房养老模式解决的只是谁给付养老金的问题,而不是谁来照顾老人的问题。老人在哪里养老,如何度过晚年时光,谁来照顾他们的起居,谁为他们排遣孤独,这些困扰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核心问题并不能因为“倒按揭”而得到妥善解决,仍需官方政策支持和银保服务配套。

房子押了钱却难支取

2012年10月,时年79岁的四川省成都市孤寡老人钟海泉,与当地社区管理机构签订协议:由社区出钱出力帮自己养老送终,百年之后,自愿把房子赠送给社区。“以房养老”在全国尚处于理论探索的阶段,钟海泉老人因其这一举动,被媒体解读为“成都以房养老第一人”。

今年6月17日,四川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该意见立刻被业内人士认定为“以房养老”在该省处于正式试水阶段。“以房养老第一人”钟海泉老人如今过得怎么样?

“他们就想宣传,我就说不来他们的好话,害我哦……”时隔一年半之后,记者回访钟海泉老人,没想到他却说自己对“以房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后悔了: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没有用到社区的钱,自己的钱都很难支取。

老人说自己同社区的协议签订不久,搬到了新家,目前租住的屋子只有30多平米见方,卧室只摆放着一张一米宽的床、一张小桌和一台书柜。堂屋里的灯泡坏了,还没人来修,“每个周一和周五有人来帮忙打扫卫生,洗洗衣服,想等他们来了再换,前两天公司说换人了,结果昨天没有来。”老人所说的公司,是由社区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机构每周派人来照顾钟大爷两次,每次半天时间。

社区对钟海泉老人的养老模式主要是“邻里守望、社区帮扶”为主,由社区安排人员照顾钟大爷,管好他的衣食住行,帮其看病就医。“只有逢年过节能够献上一点爱心。”

老人抱怨道,开头几个月仍旧照旧领着低保。开始说每个月700块钱生活费,自己没有拿。“他们拿我的钱帮我买了保险叫他们负责吗?买了"工资"过后,就没得人管了。”“专账”里的钱都是自己的拆迁补偿款和奖金,并非社区给的钱。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以房养老 老人 接收险企难执行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